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研程”让教师学会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研程”让教师学会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为教研员,我们常常组织和引领教师结合课例进行教学研究,或情境创设、或小组合作、或教师展示等。在组织多次这样的教研活动之后,我们发现: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往往不高,教师所谈观点大多浮于表面,缺乏深度思考,回到自己的课堂又恢复原状……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陷入深深的思考:怎样才能让教师自主发现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基于问题解决的研究?于是,我们尝试创建一种以教师为主体的教研文化,通过具体的、可操作的“研程”让教师学会研究

情境与任务结合,驱动研究主体

一位德国学者曾做过这样的比喻:将15毫克盐放在面前,你无论如何也难以下咽,但将15毫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毫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任务,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要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任务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易于理解。

在对概念教学进行探讨的过程中,我们首先明确任务——探讨概念教学的有效教学模式。在每位教师提出自己的研究思路的基础上,学校教研组开展研讨,镇大学科组再结合课例深入研究。最后,全市组织展评,探讨形成概念教学的有效模式。为确保任务的有效落实,我们在各个不同的环节设置相应的情境,激发教师的参与热情。

比如,每位教师在进入教室前都要在门口抽一张扑克牌。在研讨过程中,组织者可以根据参与的人数或扑克牌的花色、数字进行分组;也可以随机点扑克牌的花色或数字进行即时发言,让每一位教师都有参与的机会。

再比如,在研究前有一个“研前渗透”情境,也就是提前让教师了解活动内容,对研究有一个初步认识,基本能做到心中有目标、有方向。

开发有效的研究工具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始终强调每位教师都是研究者,做自己的研究,研究自己的教学,如何才能真正实现呢?

1 开发研究程序与工具。

作为研究的组织者,我们首先开发了概念有效教学模式的主题研究程序。该研究程序包括三个环节:①课前,学科教研员搜集和分析教学模式的文献资料——界定专题性的有效教学模式研究主题——提出明确的基于问题的假设模式;②课中,设计课堂教学有效模式的观察表;③课后,汇总观察结果——执教者讲教学意图——基于观察结果展开集体研讨——形成改进建议——二度教学设计。

研究程序的开发使研讨内容更为具体,如课前提出明确的基于问题的假设模式,便于大家有针对性地讨论,避免了研讨过程空、散、漫的情况,也为课中观察提供了载体。课后的二度设计,为研讨结果的实践提供了保障。

另外,为了提高研讨的针对性,我们开发了课堂观察表,引导教师进行课堂观察。我们把重点放在观察学生的“学”,从观察一个小组或部分学生的学习状态、投入程度等方面来观察、分析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科学、有效。

为了让每位教师都学会研究、观察和思考,观察表中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提示。比如,有没有提前完成任务的同学,完成任务后他们做什么?再如,小组交流时,组内有没有话语霸权现象,如果有,其他同学是什么表现,弱势群体是否参与讨论,后面发言的同学有没有针对前面同学的发言进行补充,小组汇报的内容是小组意见还是个人意见,等等。这些细致的观察为有效的研讨提供了支点。

2 制定研究的实施进程。

针对研讨的具体环节,我们与各个研究小组一起制定可操作的“进程板”,提示大家把握研讨进程,不偏离主题。

一是总进程板。假设模式分析(交流各环节的观察结果)——小组研讨(各环节实施策略讨论)——交流汇总,并形成改进建议。

二是小组发言进程板。我观察到的——我分析到的——我提出的建议。每名教师轮流发言,不能重复,大家相互补充。

三是小组汇总进程板。提出组内认可模式——结合日常教学形成模式的实施策略(简洁语言,逐条呈现)——对模式实施的风险预测及策略推荐。

“进程板”的提供,让教师明确了不同环节的研讨目的,知道自己该怎样发言,怎样讨论,怎样形成结论。

3 在研究过程中适时加以引领。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既要调动参与者的主体性,也要发挥组织者的主导作用,观察各组的研究进程及研究内容,适时进行调控。如,在小组研讨环节,我们发现,尽管一些教师能够按照“进程板”中的提示进行交流,但所谈问题多浮于表面,缺乏实例支撑,有些想当然。发现这一情况后,组织者适时进行调控,统一进行了以下的“捕捉课堂中的研究点”的研究策略引领:

请各研究小组暂停一下。我发现各小组在讨论的时候空对空发表看法的比较多,究竟该如何深入地思考,进而形成自己的看法?我们一起来研究概念有效教学模式中的一个“小”环节——“自主建构”。我捕捉了《认识周长》一课中的一个镜头,我们一起回忆一下:教师指着学生课前制作的毛线画,其中的一幅是大石头图。学生纷纷说“它没有周长”。这个镜头或许就是一闪而过,可是在讨论的时候,我们就需要捕捉住,这是学生自主建构的“周长的概念”。请老师们想一想,为什么学生会认为这样一个弯弯曲曲的线围成的大石头图案会没有周长呢?

(教师陷入了思考)

师1:这可能是学生下意识作出的反应,说明他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就是这样的。

师2:可是,孩子对周长的概念是第一次接触,尽管孩子们有一些生活的经验,但是联系他们的生活经验去认识数学的周长是第一次,这个时候老师提供的让学生自主建构的感性材料就非常关键。我觉得这与老师之前提供的感性材料有关。

师3:我也这么认为。老师之前提供的感性材料全是直的图形,一个是三角形,一个是普通的四边形,还有就是五边形,其边都是直的,通过这些得出了“周长”的概念,所以才会给孩子造成一种印象,周长都是直的。

(老师们都点头认可)

主持人:是啊,这就是说在自主建构环节,教师所提供的感性材料要丰富、全面,避免学生构建错误的概念。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任何表现都不是没有缘由的,希望大家能借鉴刚才的思路,在真实的案例中去深入剖析、提炼观点。

交流分享,碰撞教学智慧

为了保证研究的深入,我们有意识地将研究内容分得更为具体、细致,让教师自主结成研究小组,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在组内研究的基础上,各个小组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成果的展示以实施策略的方式进行,避免理论讲解。在交流的过程中,其他小组的成员可以进行实施策略的补充,直到大家都认同,形成较为完善的策略为止。以下就是经过研讨,碰撞出的概念有效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1 前置渗透。教师提前一天给学生布置“前置作业”,探明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生活基础,发现与利用学生学习新知的“最近发展区”。

前置渗透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调查类。让学生进行有意识的调查。如在学习新数之前,教师先让学生调查“生活中的大数”、“身边的小数”、“我见到的百分数”等。课上,教师以检查作业的方式,利用这些调查内容导入新课。②操作类。让学生进行操作实践。如学习圆柱表面积前,教师请学生“找一个圆柱体,为它穿上一件漂亮的衣服”。课堂上,在学习圆柱表面积的过程中,学生就能主动地联系“前置作业”,理解圆柱的表面积。这样,在学习过程中“前置作业”能帮助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③复习类。安排学生练习与新知相关的题目,为新知学习作准备。如学习“百分数应用”前,教师可以让学生练习对应的分数应用的题目。

2 情境导入。教师围绕提出新概念的必要性和概念的本质去创设简单的、有现实背景或数学背景的情境。在合理的情境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验概念、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指导学生联系已有经验建构并迁移。

3 自主建构。在充分的感性材料中,学生自主建构概念构成的要素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教师既可以“自主活动”为主体,为学生提供感性活动材料,组织观察、操作等活动,也可以“问题串”为主导,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的思维。

4 交流理解。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活动,深入理解概念,从而丰富概念的内涵,扩展概念的外延,把分散学习的各个概念串成线,织成知识网络。

5 应用发展。教师设计应用练习题,有目的性、针对性、成效性地进行训练,形成“基本练习一变式练习一综合应用”的结构。

基本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概念的基本属性。变式练习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概念各要素之间的新关系。如在“图形的周长”概念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求正方形变式图形的周长,学生会得出形变周长不变的结论,这样的综合应用可以使学生在概念的发展中理解概念。

6 后置测评。下课前,教师对学生进行当堂的概念学习检测,一般提前5分钟。教师可以用2~3分钟的时间进行检测,利用2~3分钟的时间进行反馈和查漏补缺。

研后反思,践行常态教学

就像我们在每个小组的展示纸上所写的“从这里开始——我们作为研究者”一样,研究不是随着活动的结束而结束,而应该是新的开始。之后,每位教师所要开始的第一项任务就是进行二度设计,针对课例进行后续设计,上传到网上共同分享,并开展进一步讨论。第二项任务就是将研究成果在自己的课堂中去实践,进行深度的实践研究,每周上传一份教学案例。第三项任务就是践行研究的方式与方法,捕捉教学中的问题,寻求解决策略。

在这样的研究活动中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体性。另外,与看得见的实施策略相比,那种教师内心的研究意识的激发、研究方法的渗透虽然是看不见的,但这些会给教师带来可持续发展的、深远的影响。

(作者单位均系山东省栖霞市教学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