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朱立光:从地震孤儿到国家栋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朱立光:从地震孤儿到国家栋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为人质朴、待人厚道、亲和力强,在北京科技大学与唐山都有着良好的口碑。他,就是将志气、正气、才气融为“人气”的冶金专家朱立光,现任河北联合大学副校长。

亲人教导 成就栋梁

朱立光出生在一个书香之家,生长在艰苦的农村。他的父母是普通教师,在那样一个年代,出身教师之家的朱立光家庭条件很一般。对此,朱光立有自己的见解,他说:“父母给孩子提供的最好养料,应该是精神层面的满足,而非物质上的逢迎。”

朱立光很小的时候,父母就教育他要立志成才。一副对联凝聚着父母对他的殷切期望:“立志、立大志、立鸿鹄大志;考学、考大学、考名牌大学。横批:成人、成才、成器。”父母在单位都是工作的好手,在朱立光印象里,父母都非常爱学习,有时候做饭也书不离手。饭桌上,父母也经常讨论数理化问题,以及人生奋斗之类的话题,这些不经意的谈吐,却对朱立光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耳濡目染之下,小时候的朱立光便养成了好学、勤思的良好习惯。虽然当时的生活条件很艰苦,但是他从未放弃过读书成才的信念。直到今天,有所成就的朱立光都十分感念父母的教诲和影响,小时候形成的良好习惯,不但帮助他成就了自己的事业,而且让他终生受益。

1976年唐山大地震,那是朱立光心里永远的痛。在那场灾难中,正在上小学的朱立光永远失去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妹妹,一同失去的还有他无忧无虑的童年,朱立光成了一个孤儿。“当时地震发生的一瞬间,给我的感觉,现在想起来还像一场梦。一睁开眼,身上全是木条、土坯,一摸后脑勺起包了,鼻梁骨也砸折了,我这才从梦中惊醒,当时就蒙了。两个小时以后,应该说开始清醒了,才开始呼喊自己的父母,那时候什么都晚了……”

从地震所带来的痛苦中走出来,对于11岁的朱立光来说是何其艰难。为了照顾他的生活,其父生前所在的单位,给他安排了一个在学校打钟的工作,但目不识丁的姥爷坚守着朴素的观念:只有读书才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孩子的父母不在了,我一定要把他培养出来!”姥爷做主,放弃了这个当正式工的机会,让他返回学校踏踏实实念书。这个当时看似很小的选择,却给朱立光带来了人生的大转折。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那时,和其他孩子一样,朱立光也贪玩。有一次逃学,姥爷知道后十分生气,可又舍不得打他,一气之下掀翻了饭桌,小立光从来没见姥爷发过这么大的脾气。这件事给朱立光很大触动,之后他就不再贪玩,将注意力完全转移到了学习上。从那天起,他的学习成绩一路攀升。从大学到研究生,他的成绩一直遥遥领先,几乎将校级奖学金与荣誉称号包揽。

姥爷经常鼓励朱立光要勇于面对挫折,要乐观向上、笑对人生。如今,朱立光已从哭泣的地震遗孤成为国家栋梁。2006年7月30日,作为地震遗孤中的佼佼者,朱立光做客中央电视台。他将自己骄人的成就归功于自己的姥爷:“在别人看来,他是位平凡的农村老人,但在我心里,他是一位忠厚的长者和伟大的智者。”

父母的教诲与期望在朱立光心里种下了立志成才的“种子”,而姥爷的执著与呵护则让这颗种子生了根、发了芽,最后,终于成就了朱立光一个远比打钟更精彩的人生。可以说正是这位可爱可敬的老人造就了朱立光的精彩人生。朱立光坦言:“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一个人活着本身就是幸福的,能够为了志向而活着,不但是幸福的,而且是快乐的!”

饮水思源 感恩图报

1982年7月,朱立光顺利考取了河北理工大学(当时叫河北矿冶学院)。从此,他与钢铁为伴,也与河北理工大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1986年9月,本科毕业后,朱立光又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攻读钢铁冶金学科硕士研究生。硕士毕业时,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他没有选择马上读博:一是不能再劳累供养其多年的亲戚,自己应该自立了,于是他想“先生存后发展”。二是他也想走出课堂到实际工作中锻炼一下自己。所以,毕业后朱立光进入了唐山钢铁公司,做了一名现场技术员。

唐钢的这段经历,对朱立光后来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其人生中不能忘怀的又一段记忆。1993年,朱立光考入了北京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主攻在世界8大炼钢国家占据主导地位的高科技项目——连续铸钢和高速铸钢。

1997年3月博士毕业后,朱立光本可选择留京发展,但他毅然选择了回唐山,留在母校——河北理工大学。母校严谨的学风和特有的文化精神,培养了朱立光勤奋求实、自强不息的品格。

对于母校以及老师的培养,朱立光说:“是党和国家及亲人给了我一切,支撑起我的信念、理想和精神,也才有一个地震孤儿的今天。在读书期间,我的导师是宋迟教授,她在生活上、学业上给了我很多帮助。我就当着老太太的面叫过母亲,因为她像妈妈一样,给我改善生活,甚至买衣服,我始终忘不了自己的恩师。河北理工大学不但给予我温暖的家,还为我开启了知识的大门,将我培养成才,我要用学到的本领为母校增光添彩。”

朱立光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他用自己不凡的业绩回报了母校,回报了给予他关爱的人。在科研领域,朱立光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重点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国家“九五”攻关项目在内的近30项科研课题,惠及培养自己成长的母校与增长自己实力的唐钢。他已有十几项科研成果通过省部级鉴定,是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项目2项。

事实证明,他爱母校,母校更爱他这个“孩子”。1997年,博士快要毕业的时候,母校任命他担任冶金系副主任;2000年他受命担任科研处处长;2002年通过省委组织的副厅级干部公开选拔,他走上了校级领导岗位;2004年3月~2004年9月,母校公派他赴英国剑桥大学做访问学者,使他眼界更加开阔、受益良多。

之所以事业如日中天,是因为朱立光始终用一颗感恩的心回报社会。对于分管的工作,他费尽心思,用尽气力,丝毫不敢懈怠。如今,他主管的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已成为全国十大名牌独立学院。除了干好行政工作,他业务也没丢,不但没有丢,还更上一层楼。十几年下来,他取得了不少的科研成果,发表了80多篇论文,获得了多项科技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