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武安市县城80后出嫁女与娘家的关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武安市县城80后出嫁女与娘家的关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总结了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时期以来传统社会中出嫁女与娘家关系及其特点,以及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后城市和农村社会中出嫁女与娘家关系较传统社会的发展,突出了武安市县城80后出嫁女娘家关系的特殊性,并讨论了武安市县城80后出嫁女与娘家的关系。最后,以女性主义的视角分析了武安市县城80后出嫁女与娘家关系的普遍意义。

关键词:出嫁女;娘家;传统社会;县城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6-0082-02

一、传统社会出嫁女与娘家的关系

在姻亲关系的研究中,对出嫁女与娘家关系的研究大致有两种分析路径。一种分析路径主要关注它与父系社会的关系,将姻亲关系作为父系传承子嗣的“副关系”看待,这种分析视角只是从制度的层面进行了分析;另一种分析路径是在实践的而非制度的层面,从实践中分析出嫁女与娘家之间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关系。

我国的婚姻制度经过了乱婚制、群婚制、对偶婚和单偶婚这几个阶段,最终发展为现在的一夫一妻制。本文所讨论的传统婚嫁制度主要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时期以来的一夫一妻制。在传统社会中,嫁女在父系宗族文化体系之内被娘家排斥、疏离出去,这种排斥和疏离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在婚姻礼仪上,结婚时女子从娘家被迎娶到婆家;在居住地点上,婚后嫁女婚后主要居住在婆家,回娘家需征得婆婆同意,如果嫁女长期生活在娘家,则会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在后代方面,父系宗族文化中嫁女被认为是婆家人,其所生子女随夫姓,也被认为是夫家的子女。

婚后嫁女在娘家的身份由父母的“女儿”转变为娘家的“亲戚”,但这并不意味着嫁女与娘家就完全脱离了关系,这一转变的过程中,女性扩张了其父兄及其夫家的关系网络,嫁女造成的姻亲关系对联姻双方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嫁女与娘家在非正式文化特别是日常生活中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嫁女与娘家人相互熟悉了解,对娘家产生依赖感,娘家因此成为嫁女的依靠,为女儿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帮助。出嫁后,嫁女面临着对婚姻生活的适应以及融入婆家生活的问题,嫁女生育前很难获得婆家的信任,而在这段时期娘家的调节疏导作用不容忽视。当嫁女与公婆、丈夫或其兄弟发生矛盾的时候,她也总是首先诉诸娘家,向娘家寻求保护。如果嫁女对分家结果不满意,嫁女长期居住在娘家,娘家便成为他们反抗父系制度的工具。此外,传统社会,嫁女十分重视与娘家兄弟的关系,嫁女除了关心自己的儿女,最关心的就是娘家兄弟家的儿子。这实际上是把自己平辈的姻亲关系传递给了下一代,当嫁女娘家父母去世以后,她和娘家的关系主要依靠她的儿子和娘家侄子的关系来维持,这是平辈的表亲关系。

二、城市与农村80后出嫁女与娘家的关系

(一)城市80后出嫁女与娘家的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现代社会受到新思想与新文化的影响,妇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放,在新时期男女平等思想的潮流之下,出嫁女与娘家关系与以往也有所不同。独生女家庭中,娘家对女儿的关爱与重视都要远远地高于传统社会,女儿也因此对父母更加依赖。由于嫁女在父母的保护下成长,父母在其婚后不仅在经济上对其支持更是在生活中和情感上为其提供帮助。嫁女在婚后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多会向自己的父母寻求帮助,甚至有些嫁女对父母的信任高过其丈夫。而嫁女的父母与女婿的关系却比传统社会更为密切,嫁女的娘家通常会把女婿当作自己的儿子看待。

(二)农村80后出嫁女与娘家的关系

农村社会中80年代后出生的人群大多为一儿一女、两女或两儿家庭,虽然子女数量较传统社会有所减少,但是农村80后出嫁女与娘家关系较多地保留了传统社会时期的特点。在一儿一女家庭中,出嫁女婚后嫁入夫家,多与婆家生活在一起,在村民的意识中将也更多地将其看作是夫家人。但是农村80后出嫁女与娘家的联系不再受限制,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回娘家。子女数量的减少增强了娘家对嫁女的关心,在婚后娘家与嫁女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那些外出打工农村80后嫁女,长期在外工作,平日里既不在娘家生活也不在婆家生活,在生活中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其首先想到的还是娘家。在双女户或者独女户农村家庭中,女儿出嫁后也多住在婆家,但也有女儿和女婿住在娘家的情况。与传统社会相比,现代农村嫁女与娘家关系的变化是显著的,但是在一些习俗以及礼仪中仍旧留有传统社会的影子。

三、县城80后出嫁女与娘家关系的特殊性

(一)县城80后独女户出嫁女与娘家关系的特殊性

县城80后独生女与城市相似,出嫁后大多独立居住,或婚后与父母或者公婆同吃不同住。婚后不单独居住的,多与公婆居住在一起。但嫁女婚后与娘家联系密切,更有县城独生女为了与父母相互照顾放弃了去大城市发展的机会。本次研究在武安市进行访谈时调查对象刘女士就谈道:

“我家就我一个女儿,本来在石家庄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但是父母还是愿意让我回家来工作,留在县城。我从小到大太依赖父母,外面工作压力也比较大,父母这边年纪大了也需要我的照顾,就回家了。现在我结婚一年多了,在家工作还比较顺心,还一个月到预产期了,怀孕期间一直是我妈妈在照顾,我妈比婆婆了解我。”

从与刘女士的谈话中观察到,在情感方面,出嫁女对娘家依赖性较大,也并未把自己看作是娘家的亲戚,依然把自己当作娘家的女儿。

县城80后独生出嫁女与娘家关系在结婚前后并无太大的变化,娘家仍然将女儿作为自己的女儿而不是亲戚。而在情感方面,娘家则更关心嫁女在婆家的处境,以及嫁女与婆家的关系,而娘家在调节嫁女与婆家关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与传统社会以及现代城市社会都是相类似的。

与城市独生子女不同的是,县域经济、文化落后于城市,县城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也不及城市,在县城中嫁女出嫁后虽与娘家保持亲密的联系,在情感上也依然是娘家的女儿,不像农村那样成为夫家的人,但是县城中仍保留了一些传统社会中的说法,张女士在访谈中这样说道:

“刚结婚的时候想结完婚就去旅游,可是我婆婆迷信,非说过完九天才能去,最少也六天,那几天也不让我喝饭,说喝了饭会犯错误,对我老公不好,可讲究哩!”

(二)县城80后双女户出嫁女与娘家关系的特殊性

双女户与独女户出嫁女与娘家关系基本相同。一些特殊的双女户要求其中一个女儿与女婿婚后在娘家居住,但女儿仍被认为是婆家的儿媳妇,只是居住地点还在娘家。娘家这样的安排只是为了生活中相互照顾。

“我家就我和我姐姐两个女儿,爸妈想生个儿子,没能如愿。我姐结婚了,先领了证明年办酒席,我爸妈让我和我老公以后在我家住,我婆家开始不同意呢,后来打听才知道也有家里俩闺女的留一个在身边照顾,这才放心了。”

娘家仍将嫁女当作婆家的媳妇,但在生活中又将其作为自己女儿,在这样的家庭中,在传统外婚制下更注重实际生活中嫁女与娘家关系。

(三)有儿有女户出嫁女与娘家关系的特殊性

县城中有儿有女家庭出嫁女与娘家的关系与农村中有儿有女家庭不同。婚后娘家不仅仅将女儿当作女儿看待,更是将女儿当亲戚看待。正如张女士谈婚后与娘家关系时所说:

“结婚以后每次回家,家里总准备一堆好吃的,我妈说是因为我回家特意准备的。以前在家都是有什么好吃的让着我弟吃,现在待遇比以前高多了!”“我妈说就得对我好点,怕我在婆家受欺负!”

其母亲也提到“女儿和女婿回家准备吃的总是应该的,要不让女婿觉得太不像话了,家里也不招待着点儿。”由此可见其母亲对男权制的明确认识以及对女儿的关心,嫁女从娘家离开,组建了自己的家庭,虽然娘家不将嫁女看作是婆家人,娘家与嫁女的关系在女儿的基础上又加上一层亲戚的情感,而不仅仅只是女儿了。

在县城有儿有女家庭中,嫁女与其兄或弟的关系是相当复杂的。出嫁时的住房往往多由夫家提供,而自家的兄弟婚后住房大部分由父母负担,从社会舆论的角度来讲,嫁女对房产没有继承和享有的权利。虽然娘家人并不认为嫁女婚后已是婆家人,但是嫁女的身份在娘家却发生了变化,从情感的角度衡量,娘家对嫁女的情感较出嫁前更为复杂。县城出嫁女重视与娘家兄弟之间的联系,其中一方面是受到传统社会中姻亲关系传递的影响,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则是少子女家庭中所培养出的亲情的影响,而并非传统社会中以姻亲关系传递为重点。

四、从女性主义视角理解县城出嫁女与娘家关系的普遍性

女性主义倡导男女之间性别的平等,并认为男女的性别并没有本质的区别而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被建构的,在这种性别建构的过程中女性逐渐培养出温柔、善良等女性气质,而男性具有刚强、勇敢等男性气质。女性主义者认为现存男女两性之间并不是平等的地位,而是女性处于被男性压迫的劣势地位。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县城出嫁女与娘家的关系,嫁女这类女性在男权社会中,处于被弱势的地位,无论是娘家还是婆家嫁女的地位都受制于男权社会制度。

现代社会嫁女与娘家无论是在情感、经济、日常交往中都密切相关,娘家与嫁女的关系与以往相比有了巨大的进步。女儿不再是传统社会中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女回娘家也不再受到传统社会习俗的限制,在女儿出嫁时,娘家也会为女儿出嫁举办仪式,宴请宾朋,如同儿子娶亲一样热闹。这些现象都表明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女性地位的提高。但在女性主义者看来,女性仍然生活在男权社会之下,在社会中处于弱势的地位,嫁女与娘家的关系,也因为女性的弱势地位而受到影响。而嫁女与娘家关系这问题本身就是在男权的宗族统治之下所提出的,这也是嫁女与娘家关系的普遍性所在。

参考文献:

[1]杨华.传统外婚制下娘家与出嫁女关系问题的再认识[J].南方人口,2011,(5).

[2]鲍踪豪.婚俗与中国传统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刁统菊.娘家人还是婆家人:嫁女归属问题的民俗学研究[J].文化研究,2012,(1).

[4]李霞.娘家与婆家――张村妇女的亲属关系[D].北京:北京大学,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