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当“秀才”遇到“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当“秀才”遇到“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里面有这么一个“小兵”,常常会明目张胆地哭闹,又或是理直气壮地耍耍小性子。他们可不管什么国法家规、文明修养,玩的就是我行我素。常常搞得妈妈们不得不放下自己的“淑女形象”,采取武力镇压,制服这些不服管教的“小兵”。可是,当“秀才遇到“兵”,真的有理说不清吗?

很多妈妈都在抱怨,“对付”宝宝,是一件艰巨的任务,因为宝宝的顽皮、任性、淘气。没少对着他们苦口婆心地讲道理。可每次的感觉都总像是鸡同鸭讲,完全在做无用功。难道“秀才”遇到“兵”,就注定有理说不清了吗?当然不是了!只要掌握谈判技巧,“和平解决”也是绝对可能的哦!

秀才妈妈第一计――放低身份

很多爸爸妈妈在宝宝小的时候,理所当然地忽略宝宝的意见。认为宝宝还太小,根本听不懂大人在说什么,跟不谙世事的小孩子交流。根本是件没必要的事情。

其实不然,小孩子虽然语言表达上还受能力的制约,但心里可是清楚得很呢!宝宝很聪明,只要爸爸妈妈肯放下那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平时耐心地和宝宝做些互动式的交流,很快你就可以发现,宝宝可以听从你的指令做些事情了呢!

实战演练

小兵:萱萱(15个月)

从萱萱呱呱坠地起,我们就开始常常对着她说话,比如,换纸尿裤的时候,我一边准备纸尿裤,一边对她说:“萱萱啊,妈妈给你换裤裤好不好呀!这样萱萱晚上可以睡得舒服些哦!”这样的话,她开始也许听不懂,但说得多了,她就慢慢地懂得话语的含义了。

平时我们还会指着一些东西,把东西的名字说给萱萱听,这样,当她1岁左右的时候,用语言指挥她去远处拿东西,萱萱就会乖乖地把东西拿来交到我的手中了,很聪明、很听话呢!

秀才妈妈第二计――树立榜样

两三岁左右的宝宝,他们常常会情感重于理智,心理活动和行为往往受情绪冲动所左右,最常出现的就是从众行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起哄”,看别的小朋友做什么,自己也会饶有兴致地去做。所以,对待他们,最好的最浅显易懂的道理就是――给他找个参照对象,一般情况下,宝宝都会放弃“抵抗”,兴致勃勃地去和那个参照对象“比赛”了。

实战演练:

小兵:芮芮(1岁10个月)

以前,让芮芮乖乖吃饭是个大问题,每次都是爷爷奶奶哄着,爸爸吓唬着,我这个妈妈还要在后面追着,一顿饭喂下来,大家都累得筋疲力尽。后来我发现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和邻居妈妈商量好,让两家的宝宝一起吃饭。只要芮芮不愿意乖乖吃饭,我就说:“你看,那个小哥哥吃得多香啊!看人家多棒,吃了那么多了!芮芮也要乖乖吃饭哦!这样才能长得像小哥哥一样高呢!”

芮芮看见有个小哥哥“登门挑战”,顿时来了精神,痛痛快快就把饭吃了个精光。从那以后,只要芮芮不乖乖吃饭,我们就提那个小哥哥,可管用了。

秀才妈妈第三计――平心静气

宝宝难免会犯一些错误,有些错误,在他们眼里,根本算不得是错误,他们常常只是因为好奇、贪玩或是没有“你、我”的概念,才会小错不断的,像是打碎茶壶,弄乱玩具箱、拿着其他小朋友的玩具不愿归还等。

遇到这种情况,爸爸妈妈没有必要一上来就劈头盖脸地数落宝宝。简单粗暴的打骂既伤了孩子的自尊心,也并不能让孩子真正明白自己错在哪里,有时反而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像讲故事一样,平心静气地慢慢告诉宝宝究竟哪里错了,那才算是上策呢!

实战演练:

小兵:彬斌(2岁4个月)

彬斌2岁多的时候,有一次带他去小姨家玩,回来时,发现他手里多了一个小玩具车(是小姨家那个小哥哥的玩具)。看见的那一瞬间我很生气,气他这么小竟开始“顺手牵羊”了。可转念一想,书上说,他这么大的孩子,不太具有“你、我”的概念,是有可能会因为喜欢、想占有便随意拿走别人的东西。

我想,如果我板起脸,严厉地批评他,再讲一番“不要拿别人的东西”的大道理,一来他可能会知道错了,但同时也会怀疑,是不是自己是个坏孩子啊!二来,有可能这样的训斥,会造成逆反心理,以后明知是错的还要做,那可就糟了。

所以,我选择了心平气和地对他说:“彬斌,如果小哥哥拿了你的玩具,又不告诉你,你会不会着急呀?我们明天去把玩具还给人家好不好呀?”

小贴士:不要踏入讲道理的“雷区”

1,吓唬法:孩子不睡或不听话,就用“大灰狼来把你叼走”、“妈妈不要你了”等话来恐吓孩子。这些话也许当时很有效,但这样的方法会使孩子变得胆小、怕黑暗、精神紧张,有点小事就惊慌失措。

2,打骂法:有的家长认为不打不成器,孩子有点小错误,就又打又骂。可这样不但不能使孩子认识错误。还会使孩子为了不挨打骂而变得不老实,爱撒谎。同时会产生对立情绪。变得倔强,更不听话。

3,诱骗法:为了使孩子听话,常常哄骗孩子,说:“你好好吃饭我带你去动物园”、“你上幼儿园我给你买个泰迪熊”。这种教育方法危害很大,小孩子将会变得贪婪。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以物质标准来衡量,丧失了正确的道德标准。

4、挖苦法:孩子有某些缺点。或某件事情没有做好,大人就挖苦讥笑孩子。妄图用这种方式激励孩子。可这样的做法,往往会适得其反,让孩子产生自卑感,无自信心。并对笑他的人产生反感。

5、迁就法:毫无原则地。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这样做不但对宝宝明白事理毫无帮助,还会助长孩子的任。使孩子变得骄横、目中无人、为所欲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