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银耳芽孢内源gpd启动子的克隆与功能鉴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银耳芽孢内源gpd启动子的克隆与功能鉴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利用反向长距离PCR技术从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芽孢gpd基因出发克隆上游gpd启动子序列,将预测的gpd启动子片段与多功能纤维素基因(mfc)连接构建表达载体,与潮霉素抗性质粒pBgGl-hph共转化银耳芽孢,对拟共转化子进行酶活发酵试验。结果表明:4轮反向长距离PCR克隆得到了1761 bp的上游序列,经预测启动子落在上游1000 bp左右区域内,包含两个高分值的起始转录位点,将gpd启动子分成gpdTre1(885 bp)、gpdTre2(708 bp)、gpdTre3(466 bp)3段区域,分别与多功能纤维素基因(mfc)构建表达载体pgTre1-mfc、pgTre2-mfc和pgTre3-mfc。拟共转化子酶活发酵试验结果发现3个表达载体的转化子均能检测到多功能纤维素酶活,转化子T1-2包含gpdTre1启动子大片段,整体酶活最高,CMC酶活为 14.12 U/mL,比出发菌株Tr01提高34.3%,比工程菌株yLes3提高25.7%,木聚糖酶活为34.8 U/mL,比Tr01酶活提高26.3%,略低于yLes3。3个启动子片段均具有表达活性,相比之下 885 bp的大片段gpd启动子表达活性更高。

银耳; 芽孢; gpd启动子; 反向长距离PCR; 多功能纤维素酶

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俗称白木耳,是著名的食药用真菌,隶属于真菌门(Eumycota)、异隔担子菌亚纲(Heterobasidiomycetes)、银耳目(Tremellales)、银耳科(Tremellaceae)、银耳属(Tremella)。近年来,关于银耳栽培技术、加工及药用价值的研究取得了快速发展,然而,与其它真核生物相比,银耳表达系统的研究基础还相当薄弱,特别是关于启动子方面的研究。

银耳担孢子芽殖产生酵母状分生孢子称为银耳芽孢。银耳芽孢单核,后代遗传稳定,能像酵母那样快速生长且容易培养,已有较完善的液体深层发酵培养技术[1],具有完整的蛋白表达修饰系统,是一种优良的外源基因表达宿主。启动子是外源基因表达系统表达调控的重要顺式元件,是影响转录起始效率的重要因素,很大程度上决定基因的转录速率及基因表达效果。

在异源表达中,使用同源或近源的启动子有利于受体细胞调控因子的识别,减少甲基化,促进外源基因整合到染色体上,提高转化及表达效率[2-4]。目前在银耳基因工程中广泛应用的启动子均为异源启动子,如CaMV35S启动子,构巢曲霉(Aspergillus nidulans)gpdAn 启动子、香菇(Lentinus edodes)gpdLe启动子、灵芝(Ganoderma lucidum)gpdGl启动子 [5-8]等,经常会出现无法启始转录或启始转录活性很低等现象,从而导致银耳转化效率低,外源基因表达水平低等难题。gpd (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 基因是糖酵解途径的关键酶基因,其启动子具有很强的调控异源基因表达的活性,最早从酿酒酵母中分离并被证实[9]。目前食用菌遗传转化的最常用的启动子为ras启动子和gpd启动子,1999年,HIRANO 等[10]首次从香菇中分离得到gpd启动子,并证实了gpd启动子能有效地调控外源基因在香菇中的表达,且后代遗传稳定,比ras启动子具有更高的启动子功能活性。目前,已相继从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云芝(Polystictus versicolor)、草菇 (Volvariella volvacea)、灰树花 (Griflola frondosa)等[11-15]食用菌中分离得到gpd启动子,且在各自的同源转化中表现出很强的功能活性。但是目前还没有从银耳芽孢中克隆分离得到完整的gpd启动子的报道。

本研究采用反向长距离PCR(LD-IPCR)克隆银耳芽孢内源gpd启动子,该技术克服了传统IPCR中扩增片段小、假阳性多的不足[16],与巢式PCR技术结合,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及灵敏度[17],是克隆启动子序列快速、简便、经济的方法。银耳芽孢内源gpd启动子的克隆不仅可以解决银耳外源表达的问题,还可为食用菌表达系统提供更多可选的有效强启动子。

1 材料与方法

1.1菌株

银耳(T. fuciformis)菌株Tr01购自福建古田食用菌研究所;yLes3为香菇(L. edodes) gpdLes启动子驱动表达多功能纤维素酶的银耳芽孢工程菌株,由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生物炼制实验室构建。

1.2质粒

质粒pgLes-mfc 含多功能纤维素酶mfc基因[18]及香菇gpdLes启动子,质粒pBgGl-hph含潮霉素抗性hph基因及灵芝gpdGl启动子,均由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生物炼制实验室构建。

1.3培养基

PDSB培养基(1 L):200 g去皮马铃薯,20 g葡萄糖,3 g KH 2PO 4,3 g MgSO 4?7H 2O, pH自然;PDSA培养基(1 L):PDSB培养基另加入 20 g琼脂;CMC刚果红固体培养基(1 L):10 g羧甲基纤维素钠,4 g (NH 4) 2SO 4,2 g刚果红,1 g KH 2PO 4,1 g NaCl,0.5 g MgSO 4?7H 2O,琼脂粉20 g;纤维素酶发酵培养基(1 L):20 g甘蔗渣粉末,4 g酵母浸膏,1 g K 2HPO 4, 1 g MgSO 4?7H 2O,0.46 g KH 2PO 4。

1.4银耳芽孢总DNA的提取

采用PDSA平板于28 ℃活化培养银耳芽孢4 d,从中挑取单菌落接种到装有100 mL PDSB培养基的250 mL摇瓶28 ℃培养3 d,4629 g离心培养液收集银耳芽孢,采用FDEB法提取芽孢的总DNA[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