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学生应怎样对待各门功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学生应怎样对待各门功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是一个高三的学生,在我们班上,同学们在学习上的偏废现象很普遍,尤其是大学分科考试提出以后,这种现象更严重。老师虽然给我们作了报告,但有同学说,难道中学生的学习就是要面面晓、广而不精吗?这一说,我自己也有点怀疑,重点抓一门,其他各门兼顾一下有什么不对?

浙江读者 江松林

江松林同学:

你所提的问题,确实是目前许多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学习上的偏废是不正常的现象,是不符合我们国家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的方针的。实际上,这种偏废现象已在某些中学生当中产生了不良后果:有的学生由于自己过去忽视语文的学习,现在不仅拿起笔来表达不出自己的意思,就是对数、理、化的课本也往往看不明白,在看问题和思考问题方面也显得思路不广,社会知识贫乏。有的学生由于过去忽视了数学的学习,现在不仅学习物理、化学感到困难,就是在考虑问题研究问题上思想条理也不够清楚。为了正确认识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明确中学教育的性质。

中学教育是普通教育性质,也就是一般人必须具有的各科基本知识的教育,它关系到我们今后的工作和升学问题,是我们参加工作和深造打基础的教育。从工作上说,要是没有这些基本知识,参加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工作就会感到困难,因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异常复杂的,它要求每个建设者具有丰富的知识。比如当一个技工,要是语文、历史、政治知识都差,连工作计划都写不通,连一般历史发展规律都搞不清,那该多亏糟糕呢?一个建筑工程师,他不仅要掌握数、理、化,而且对艺术也要有修养、不然,设计出来的建巩物将会是丑陋不堪。当一个语文教师何尝不是如此,看起来好像工作很单纯,只要懂得些语文知识就成了,实际上语文课本里包含着许多政治、历史、地理、以及自然科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要是不掌握各方面的基本知识,把匈牙利看成资本主义国家,把锡兰当作欧洲的国家,把彼得大帝当作法国人,把“合金”当作金子,那不仅是笑话,还会给工作带来很大的损失。就说毕业以后到农村参加劳动生产,基本知识也是十分宝贵的,它可以帮助你更好去学习和掌握农业技术与先进的农业生产经验。使科学知识与劳动经验结合,对农业增产作用是很大的,吕根泽、杨明汉就是很好的例子。目前在各个建设岗位上有许多同志由于过去没有机会受中学教育,知识面狭隘,在实际工作中增加了不少困难。为了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国家举办了许多业余学校,他们一面工作一面参加业余学校学习。难道我们正在接受中学教育的同学们准备将来进业余学校补习现在丢下的功课吗?,从升学方面来看,中学的课程,到大学或专科学校就不能再学了,中学课程就是为将来进大学继续深造打基础,要是目前不注意给自己打好稳固的知识基础,将来就会在学习上给自己添上很多困难。再从学习本身说,各科都有连带关系,物理离不开数学,历史离不开地理,至于语文,和各科都有密切的关系,数学和各科的关系也很大。语文是学习各种科学和表达思想的必需工具,数学是锻练思想的体操,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都是构成一个人文化程度不可缺少的细胞。如果学了几门丢了几门,那就会成为文化上有缺陷的人。另外,从生活上说,我们经常要接触到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科学问题,也要接触到社会科学和艺术方面的问题。中学各科知识对于人的重要,就像人的身体需要各种营养一样,缺少了哪一部分,都会影响人的健康。

有人问:“难道中学生的学习,就是要面面晓,广而不精吗?”中学是普通教育,不是专业教育,要求专业的精是不可能的,如果所说的精是指把中学某门课程学得更好一些,那是可以的。广和精不应是对立的,各科知识都学好了,才能给精造下好的条件。多钻研某门功课并不是坏事情,问题在你是不是对各门课程确实已经学好。在学好各门功课的基础上对自己体会较深较有兴趣的某门功课多钻研一些是完全可以的。我们许多学校里都有各种研究小组,这就是便于同学们的深造,同学们可以在学好各门的基础上选择参加。如果你不是全面发展,为了专一门而放弃或放松其他各门的学习,那就是偏废现象,而且,没有各科的基础,要想专学好。门也是不可能的。

大专学校分科考试,是为了减轻同学们的负担,使同学们在考试前能集中精力温习所选专业需要的知识,给以后学习造成更好的条件,并不是轻视某门功课。体育课在入学时是不考的,难道平时就该敷衍了事吗?有的同学说:“我也知道偏废思想不对,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对某门功课老不想搞。”同学们!你们是受新社会教育有觉悟的青年,要懂得:明知不对而不努力控制自己,这是让自己的惰性发展。不克服惰性,让偏废现象继续下去,就可能使自己变成在文化上跛脚的人。跛脚的人是走不远的。一个好学生,应该首先踏踏实实地学好各科知识,然后根据自己的长处更好地去钻研某门知识,同时在思想品德和体育锻练方面对自己也要有严格的要求。(丁丁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