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推动城镇化发展的村企融合新体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推动城镇化发展的村企融合新体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山西联盛生态农业文化园区是联盛集团由资源型企业向生态农业转型跨越发展的战略选择。该园区位于柳林县城东南40公里处的留誉镇,辖18个建制村52个自然村,19626口人,耕地面积41477亩,总面积154平方公里。园区内村民以户组建土地合作社,并将自己的承包地流转到合作社,村委会将村集体机动地、四荒地、林地等公共土地也流转到合作社。合作社用土地经营权出资(占40%),集团用现金出资(占60%),组建山西联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承担园区建设任务,以“产业化提升农业、城镇化带动农村、工业化致富农民”为指导思想,坚持生态和谐、市场导向、效益优先、科技支撑的原则,拟构建四大产业体系,以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工人化。

研究山西联盛生态农业文化园区前期的发展轨迹,不难发现它实际上是一个体制与机制逐步破解与创新的过程,综合起来看就是联盛“三三三”模式。

农村基层管理的三大突破

“村委主任”跨村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13条规定:“村民委员会选举前,应当对下列人员进行登记,列入参加选举的村民名单:户籍在本村并且在本村居住的村民;户籍在本村,不在本村居住,本人表示参加选举的村民;户籍不在本村,在本村居住一年以上,本人申请参加选举,并且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同意参加选举的公民。”第15条规定:“选举村民委员会,由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直接提名候选人。候选人的名额应当多于应选名额。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组织候选人与村民见面,由候选人介绍履行职责的设想,回答村民提出的问题。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的村民过半数的选票,始得当选。”

但是,联盛农业园区内18个村的实际情况是邢利斌(集团董事局主席)已成为留誉镇18个建制村的“村委主任”。显然,这是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组织法》对候选人资格的要求的。邢利斌的当选既是对现有法律条文的突破,也是对基层村委会管理模式的突破,但他却是村民的自愿选择,也是破解农村体制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尝试。这一尝试开始了留誉镇154平方公里土地的综合开发,也开始了山西联盛农业园区的建设。

土地承包经营权资本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2条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

可以看出,法律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仅指“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经济组织”。

柳林县槐树沟土地专业合作社的成立是对现行法律条文的突破。其具体做法为:一是对1999年二轮承包实施以来的土地全面调查摸底,对享有土地使用权的农户进行信息登记。二是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自愿将土地以入股的方式,加入槐树沟土地专业合作社,农户与合作社签订土地流转合同书。三是村委会将村集体机动地、四荒地、林地等公共土地流转到土地专业合作社,由村委会出面与合作社签订合同。四是留誉镇农户授权委托柳林县槐树沟土地专业合作社对外进行土地经营权的投资。

土地专业合作社的成立使其具备了对外投资的可能,由此也就有了村民通过土地经营权在山西联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占有股份的开端,也就有了农民转变身份、移居城镇的可能。

基层管理企业化。由于村委主任本身就是企业法人代表,加之区域内土地经营权的企业化,使农村管理走向了企业化。

山西联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农业园区的建设与管理工作,从目前的建设情况看,联盛农业开发公司承担了以下责任:一是代表山西联盛能源有限公司按照园区已有规划使用与管理资金;二是代表柳林县槐树沟土地专业合作社将154平方公里土地依据国家法律与政策规划好、开发好,使土地与资本实现完美结合,从而形成生产力;三是负责好合作社社员居住区的建设和搬迁工作;四是完成留誉新城的规划和建设工作;五是园区农业产业化项目的筛选、企业的引进。

农民与企业利益共享,实现农村分配制度创新。农业园区农民的利益分配通过山西联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股份构成完成,联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由柳林县槐树沟土地专业合作社与联盛集团投资组建。合作社通过土地作价入股,按40%的比例参与联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收益分红,合作社按人头把合作社的收益进行平均分配。经济与社会发展方式的三大突破

农业发展企业化。农业生产采取农场化经营模式。农业的发展构建了四大产业体系,即以特色经济林栽植为主的生态产业体系、以特色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化生产体系、以特色地形地貌综合开发为主的旅游产业体系、以发展现代科技为核心的产业服务体系。以此为框架实施了六大项目建设,即一是土地治理:初修整地8万亩,人工梯田1万亩,人工条带4万亩,造坝地1.5万亩,配套田间道路300公里。二是林业产业:栽植核桃林8万亩,钙果林5万亩,白皮松、樟子松等生态树4万亩,通道绿化带300公里,防护林带30公里。三是水利水土保持:年引用1000万立方米黄河水工程;河道治理美化工程30处,蓄水800万立方米;可供浇灌13万亩农田的提灌工程。四是农业:轮茬种植马铃薯、高梁、玉米各5000亩,种植1000亩山地蔬菜。五是畜牧业:年出栏20万只肉鸡饲养项目。六是农产品加工:5万吨核桃生产,2万吨核桃油、5000吨活性炭、万吨核桃蛋白加工;7000吨钙果酒生产,万吨白酒生产项目和有机肥厂生产项目。

农村建设城镇化。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山西联盛集团以农业园区建设为契机,以整合土地为突破,股份合作为纽带,产业发展为核心,城镇建设为抓手,将城镇化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加工园区建设、旅游资源开发相结合,在留誉镇规划5000套农民新居、2000套产业工人住宅,配套学校、卫生院、幸福院、办公楼、体育场、酒店、文化楼、公园、广场等公共建筑以及相关水、电、气、绿化等公共基础设施。将52个自然村农户集中居住,为偏远山区农民打造了现代生活的中心区域;对搬迁后的52个自然村进行整体改造,对偏远的村庄通过土地整理,还原耕地,节约土地。对交通便利、建筑整齐的村庄,整体规划,恢复生态,保护农居,开发旅游。

这种农业园区建设的新模式,初步回答了现代农业发展与城镇化建设如何整体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与土地流转如何和谐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与农民就地就业如何同步进行、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如何协同推进、大型企业在城镇化推进和现代农业发展中如何发挥作用等突出问题,而且通过农村城镇化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旅游资源开发相结合,促进区域第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创造社会非农就业机会,改善人居环境,为推动农村城镇化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样板。

农民管理社区化。农民进入城镇后,将其划分成不同社区进行管理。建立以完善社区组织为核心,全体居民为主体,村级各类组织共同参与、共同创建的社区化组织格局。按地域和行业的不同分布,保持村经济合作社原有的责、权、利不变,合理调整组织设置,发挥其在社区化建设中的管理作用。建立社区工作站,具体实施社区化管理工作,确保社区化运作规范、管理有序。加强对外来人口管理,适时组建外来人口组织系统。建立外来人口管理委员会,主任由社区主任兼任,吸收外来人口进管委会班子,加强对外来人口的管理与服务。组建村社共建理事会,理事会成员由村级班子主要领导及辖区内企事业单位、有威信的外来务工人员代表等组成,对社区化管理中的重大事项进行协商、议事、监督,充分挖掘、有效盘活共建单位的人、财、物资源,完善村企结对工作,着力形成共驻共建的工作格局。按照统筹整合、精简高效原则,农村社区配备专职社工,建立专职社区工作者选拔、录用、培训、评估、考核等工作制度。通过区镇(街道)下派、整合现有村干部资源、公开招聘等方式,根据村规模和外来务工人员等实际,按比例配备专职社工,具体人数报镇(街道)及区民政、财政部门核定。按照分片包干、条块结合原则,明确社工在片区内治安、救助、计生、卫生、文化、教育等工作职责,通过网格化管理模式,着力实现对辖区内全覆盖管理目标。区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三大突破

投资主体多元化。园区从开始组建土地专业合作社就得到县政府的支持,县委、县政府针对园区的实际情况,提出土地流转中,在保障农民不失地、不失权、不失利的前提下,支持园区先行先试、创新模式。园区所在地柳林县政府给予大力支持,—是在园区土地整治中,利用增减挂钩政策,为园区解决建设用地指标2400亩。利用占补平衡政策确认园区新增耕地8000亩,可换取补贴资金1.6亿元。二是探讨管委会管理模式,撤销乡镇,园区与管委会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三是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作为补贴拨付园区。

在园区建设规划的形成过程中,就有市政府、县政府和农民土地专业合作社的参与。市政府根据全市产业布局情况,建议园区将肉鸡、核桃和钙果产业作为发展的主导产业。物流园的建设是在吕梁市发改委、柳林县委和政府的参与下启动的。

在政府的参与下,园区建设先后得到国家土地整理资金、保护性耕作切块资金、粮食补助金、中低产田改造金、绿化工程等专项资金的大力支持,省级以上部门累计投资约9500万元。

组织管理企业化。整个区域治理是依托企业为主体进行的,山西联盛农业园区的管理主体是山西联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主体是山西联盛能源有限公司。2010年以来,在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山西联盛能源有限公司已累计投资20亿元,用于园区的基础设施和产业开发。

联盛农业发展公司按照“产业化提升农业,城镇化带动农村,工业化致富农民”的思路,打造农业园区,既可保障农民得实惠、企业增效益、发展可持续,又可实现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发展。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一方面便于科研院所、大学等单位结合自身的技术人才优势,与园区及入园企业等联合建立产学研联盟,培育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加快新技术、新成果的组装配套,集成创新,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农民积极采用新技术;另一方面通过建立科技特派员制度,定期组织科技特派员到科技园区,围绕三农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切实提高区域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促进当地农业龙头企业摆脱“小、散、低、弱”的状态,解决辐射面狭窄、带动能力不强,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能力较弱等问题,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有效带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治理模式综合化。包括生态恢复、产业开发、整村移民、工业化生产和城镇建设同步进行。黄土高原地貌主要由暴流沟谷冲刷疏松黄土所致。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一直以来处于两个恶性循环之中:一是生态环境恶化制约社会经济发展贫困加剧单纯追求多产粮食毁林开荒水土流失加重生态环境恶化;二是人口持续增长人均耕地减少,燃料需求增加破坏植被,开垦荒地环境恶化,灾害频繁农作物产量下降,再扩大荒地开垦人口持续增长。

多年以来,面对黄土高原日益严酷的生态环境,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遵循尊重自然规律、尊重科学,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存与发展双赢的新理念,由征服自然转为适应自然,坚持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在大力开展农田基本建设的同时,坚持走“种草种树、发展畜牧、治穷致富”的生态建设路子,使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终因自然环境严酷、人民生活困难、投入资金不足,生态环境不良的原因仍未得到根本改变。山西联盛能源集团凭借强大的资本实力,设计了生态治理、产业发展、村民聚集居住、工业保就业融为一体综合治理的模式,将传统“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的线性物质流动模式改造为“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一再生资源”的循环流动模式,将生态治理经济化,农业发展工业化,产业发展科技化,为农民得实惠、企业增效益、发展可持续走出了新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