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在低调平静中求新求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在低调平静中求新求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如果说2005年确实是中国报业经营的一个拐点的话,那么,到今年五六月份,迎来这个拐点刚好两年了。在这个时候,堪称中国报业高地的广东报业情况如何呢?

相对于喧嚣的新媒体,广东报业明显地比以往平静了;相对于稳定增长、呈上升趋势的广电媒体,广东报业是低调的。尽管如此,这里依然有着国内最厚且不失精彩的的综合性日报,依然有着广告收入名列全国首位的报纸,从未来走势看,这里也依然有着令人看好的理由……因为,广东报业仍在不断的求新求变中谋求竞争优势。在此,笔者选择了广州、深圳4份报纸作为观察对象。

《南方都市报》:以“报系”谋求扩张

今年的头几个月里,《南方都市报》展开了一系列的庆祝活动。1月1日,是该报改为日报10周年;3月1日,是《南都周刊》出刊1周年;3月31日,是奥一网正式上线1周年。加上去年10月推出的高档时尚杂志《风尚》周报,一个堪称“南方都市报报系”的队伍渐现雏形。

在南方日报传媒集团内部,相比“南方周末报系”、“21世纪经济报道报系”而言,“南方都市报报系”是来得最晚的了。这种最晚不仅反映出该报的扩张路线,也是新的传媒形势下的必然之选。按照《南方都市报》领导团队与南方日报传媒集团之间的一个协议,该报的经营收入每年必须实现10%的增长率,近些年来该报基本上算是完成了这样的目标,但是要不断实现这样的目标却需要不断地付出。对于《南方都市报》的领导团队而言,成长是他们不断证明自身合理性的证据,也检验并锤炼了其办报指针。

扩张,是《南方都市报》2003年以来开始渐生渐长的冲动。2002年,以《华商报》为代表的跨地域办报风生水起之时,也有人问过《南方都市报》领军人这个问题。而在那时,尚未占领广州及广东,遑论四面出击。2003年《南方都市报》成立珠三角新闻部,出版佛山、东莞、珠海、中山等市地方版,《南方都市报》至此才算是完成自身修炼;当年11月11日,在北京与光明日报报业集团合作创办《新京报》,是其向外扩张的重要标志。下一个扩张点在哪里?再办一份报纸吗?随着时间的推移,让人越来越难以作出这样的选择,《南方都市报》转而寻求其他形式。

一是出版《南都周刊》。分“娱乐”、“生活”两个周刊,以每册2元的“推广价”低价出击,拿下了还算可观的发行量,因此创刊当年每册便有数千万元的广告进账。

二是创办奥一网。奥一网的前身是“深圳热线”,由中国电信深圳分公司创办,作为中国电信行业创办的第一批综合性门户网站,1999年还曾获得CNNIC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1998年度中国互联网络十佳网站”称号。但是,在赢家少输家多的互联网行业,深圳热线虽然号称深圳本地第一网络品牌,日子却是过得没有盼头。所以,2005年8月就有了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和中国电信的牵手。该网站由《南方都市报》派出采编和经营团队,有人说是不懂技术的一帮人在做网站。所以,这个网站也是在磕磕绊绊中前行,据说上线一年有约2000万元的广告收入,不管数字中有多少水分,声势已渐起。

三是推出《风尚》周报。其前身是《TOP风尚》,本来是一本由《南方都市报》广告部操作的直投杂志,没有刊号,仅限于向一些高档消费场所免费投放。2006年10月改为高档时尚杂志,打出“中国一线品位读物”旗号。这本发源于广告部门的杂志有个明显的特点,广告收入不成问题,倒是如何经营好内容是当务之急。在报业艰难转身的时候,《南方都市报》打造了一个包括网络、周刊以及高档时尚杂志在内的“报系”。这些媒体虽然基本上仍处在投入期,但是所蕴藏的潜力让人看好。

相对于《南方都市报》的扩张式增长,更多报纸选择的是收缩式生存之道:置长期效益于不顾,而一味地追求眼前的利益。为了完成广告收入指标,有的报纸不惜血本,竭泽而渔,透支未来的广告资源。当然,多数报纸能够完成利润指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压缩成本,报业前些年在巨量的增长中留下了许多利润压缩空间,这是现实,但是若只剩下压缩成本一途而增收乏力,则恐怕意味着不妙的前景。

《广州日报》:为广州而战

广州、深圳是广东省的两座中心城市,也是广东报业的两个中心,最近一两年间,报业竞争的聚光灯却只射向广州,因为精彩只在那一边。从去年起,《新快报》放弃了在深圳市场拓展发行的任何努力,在拥有千万人口的深圳没有发行,而是以主攻广州市场的方式进行了一次重大的改版。同年,《南方都市报》也进行了改版,这次改版最根本的变化要算发力广州市场,A2叠的广州新闻版从过去的16个版增至24版,甚至在副刊部分也增加了专门面向讲广州话读者的“白话广州”版。这两张报纸的举动不能不引起《广州日报》的警觉。

近些年来,《南方都市报》不断扩张,对此最不能无动于衷的当然是《广州日报》,《广州日报》占据着广州报业广告收入的头把交椅,同时也是中国报业的头把交椅。但两者的竞争是不对等的,《广州日报》拥有巨大的经营惯性和优势,而《南方都市报》却在部分报道上领先《广州日报》。就报道框架而言,《南方都市报》已经呈现出近乎新框架的格局(在时评版及深度报道、部分时政报道上有着清晰的体现),而《广州日报》顶多只是对传统框架作了部分修正。因此,《广州日报》选择了在另外的战线上布兵。

一是力推“移动数字报纸”。近年来,《广州日报》下决心投资新媒体。该报旗下的大洋网与广州金蟾科技研发中心、广州清华数字电视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共同合作的《广州日报》移动数字报纸采用了数字微波发送技术,不同于传统广播电视的数字广播方式,将报纸自动存储在用户的使用终端(阅读器),方便用户随时调读。大洋网称:“此项技术的应用,将使《广州日报》成为全球第一份通过广播微波发射方式‘发行’的数字报纸,这是传统纸媒的一次里程碑式跨越。”这项技术的尖端性可能要专家来解释,但这种方式至少不像手机报要借助于移动通信商的技术通道,因此是一种独享的“发行渠道”。在推广上,该报也采取了大手笔,今年4月15日到5月15日,该报发起了邀请10000名读者参加数字报纸“三年体验一天一元”阅读体验的活动,参加者一次性订阅3年《广州日报》移动数字报纸(1080元),可免费获得零售价2380元的《广州日报》移动数字报纸掌上阅读器的使用权。虽然耗资巨大,但是若能成功,其收益也很可观,毕竟,这是一场争夺未来的战争。

二是广州首张免费报纸《羊城地铁报》形势渐好。去年10月1日,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和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联手打造了这份报纸,不叫“广州地铁报”而叫“羊城地铁报”,解构了“羊城晚报”的品牌。以乘坐地铁的人群自然地组成读者对象,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年轻的上学、上班一族,与整个广州的时尚人群有巨大的交集。其中,很多人聚集在新商业区―――天河区,该区是“新客家人”最集中的区域,如果把《广州日报》所在的荔湾区视为其“根据地”,天河区也可以视为《南方都市报》的根据地,那里是《南方都市报》的主要发行区和广告来源区。《羊城地铁报》对于狙击《南方都市报》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经过了半年多的运转,该报的广告收入已明显增多。

三是《广州日报》在原来的头版之前设置“导读和索引”专页。这是对其报道框架偏于传统的弥补。其第一版借鉴了新闻网站首页的样式,按新闻板块和信息分类为框架,帮助读者选择新闻;而第二版则办成速读版,新闻标题、上百字的提示,外加新闻图片,让读者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对当日报纸内容有了整体的概观,给读者提供最大的阅读便利。这两个版还有推销作用,可以单独印刷,在人流密集点免费派发,扩大了《广州日报》的影响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潜在顾客的购买。如果说4开报纸把头版辟为导读版是很平常的做法的话,那末,对开报纸对前两个版作如此巨大的改动,《广州日报》还是第一家。

《新快报》:立足于中国报纸的创新

今年初,第二届中国传媒创新年会评出了“2006年度十大创新都市报”,其中有两张广东报纸榜上有名,一是深圳报业集团旗下的《晶报》,还有一张是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旗下的《新快报》。最近一年多来,《新快报》在报纸内容创新上屡有建树,不一定每次变化都是最好的,但是这种超越了移植的创新却能给人们留下启迪。

《新快报》一系列变化的起点是2006年3月30日的改版。至此,她终于舍弃了自创刊以来就采用的对开报纸形式,而采用4开报型。虽然4开报纸是“国际潮流报型”,但在前几年《新快报》一直执著于对开报纸的大气、美观,而迟迟难下改版决心。这张报纸内部从母报羊城晚报那里沿袭了一种精英的、审美的意识,在某种意义上阻碍了它与市场的拥抱。但改成4开报纸以后,它的新招迭出让人看到了其团队内容上的创新力。

《新快报》在中国社会新闻版面上方,推出了“TOP10•生猛新闻榜”,这好比是“新快报式”的中国新闻排行榜。该榜列出当天最值得关注的头10条社会新闻,并非所有的新闻当天都能见报(有时一天仅有一个版),而这种排行榜却提供了一种通过其他渠道查找新闻的指引。该版还推出了“疯狂跟贴”栏目,选发对当天社会新闻最特别的跟贴,寥寥数条,却需要编辑付出很大的工作量,也使该版的信息含量和可读性大大提升。

如果说上述措施是对网络的一种贴近,那么,该报还回归传统,在寻找中国报纸的表达形式上下了一番工夫。从今年的立春开始,他们推出了一个为期一年的“中国节”专版。每逢传统的24节气来临之日,该报就会推出一个版篇幅的专题,由“访谈”、“民俗”、“养生”、“气象”以及一组古诗画等5部分组成。该版以大红的中国传统色为基本色,栏头以中国结为基本装饰,再加上报道内容,整个版显现了鲜明的中华文化的传统风格。

该报的新年版面也有同样的尝试。从农历大年初一至正月十五,该报头版比往常增加了一个大红的宽框,把整个报头都包裹在里边,报头上方还加了一圈红色的吉祥图案,包括一个猪的造型,旁边是8个字的祝福语:“金猪拱门,财源滚滚”。虽然只是人们之间一句平常的话,虽然只是一个象征新年喜庆的红色宽框,但对传统文化的回归仍然显示了该报的匠心独运。

今年3月30日,是该报创刊9周年和改版1周年,该报推出了纪念特刊《2007年广州世相绘》,借鉴了《清明上河图》的艺术形式,用长卷漫画的形式展示广州商贸人文风情特点,画面涉及上千个人物和上千栋建筑景观,动感地展现了2007年羊城的时代特色。这份漫画专刊共由4名专业漫画作者,花费近一个月的时间创作而成,工作量浩大,而以此作为报庆日的纪念专刊,形式新颖,不仅为广东报业的首创,也是一种富有中国文化传统的传播形式。特刊推出当日,该报又开展了“发现广州,寻找广州新地标―――――《新快报》9周年寻宝大游戏”活动,将传统艺术形式与读者互动结合在一起。

《晶报》:“简约精致型”办报新理念

作为深圳报业集团最新锐的报纸,《晶报》也立足深圳实际,探索属于自身的办报方略。2007年初,深圳市委及深圳报业集团作出了做大做强《晶报》的决定,《晶报》编委会召开扩大会议,专门进行落实贯彻,研究推出新的改版方案,该报提出了办“简约、精致、高效型”而非“粗放扩张型”报纸的理念。

何谓“简约、精致、高效型”的报纸?该报的解释是:“简约”特指科学、合理的分叠,清晰、明朗的板块划分,以及版式的易读性、版面的简洁、广告安排的合理布局,体现均衡、整齐、大方的美学风格;“精致”是迎接挑战的新举措,也是适应绿色经济的新思路;“高效型”报纸是简约、精致基础上的总括:以高效率采编的报纸,必然由高效率的机制和人员去完成,给读者提供的也是阅读效率最高的报纸。

这个办报理念的提出,体现了对于当下时代的认识。这个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世界是平的”,正如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托马斯•弗里德曼认为,在这样的时代,绿色经济是必然的趋势,这也给办报理念提出新的挑战,必须改变报纸厚就是好的观念,而要在适当的厚度与丰富的内容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从经营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方针也合乎“1元报”的价格定位,并留有竞争空间。广东报纸目前的流行价位是每份报纸定价1元,相比内地报纸的价格已很高了。但是这个价格也仅仅收回了成本或不足收回成本。如果一味地打“厚度战”,不计成本无限扩版,则容易陷入恶性竞争的窠臼,不利于报纸的良性发展。

以上理念的提出,显示出一种前瞻意识和对于城市报纸的思考。《晶报》今年4月18日的改版,也对这一理念进行了贯彻。当然,这一理念都还需要市场的检验,也还需要与读者建立起一种新的阅读关系,有很长的路需要走。

(作者系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深圳《晶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