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以“工场背景”为教学平台培养中职生营销专业技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以“工场背景”为教学平台培养中职生营销专业技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近几年来,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人才市场对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一直高居前三位,而中职营销专业的毕业生很难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究其原因是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操作弱,缺乏实际的工作经验和能力。为了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是目前刻不容缓的问题。以工作场景作为教学平台,从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工场背景下技能教学的目的意义、具体实施、教学成效、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中职;工场背景;营销专业;技能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4-0169-03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中小型企业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从近几年人才市场的需求来看,市场营销专业的需求量一直高居前三位。而从当前企业需求看,具备协调能力、有良好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强、具有团队合作意识的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远远供不应求。并且要求从业者具有营销综合职业能力和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特别是在服务、管理、生产等一线工作的初中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最重要的是具有实际操作能力,能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而中职营销专业的毕业生发现,市场对他们的需求并不多,很难找到一份令自己满意的工作,所以,中职营销专业学生对口的就业率低,究其原因是应届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操作较弱,缺乏实际的工作经验和能力。那么,作为中职学校,如何提高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操作能力,以及与专业对口的就业率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专业对口就业为目标,必须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等。

一、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1.中职营销专业教育教学现状。我国对中等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重理论、轻实践,甚至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致使中职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岗分析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也较弱。职业教育应建立在专门的职业背景上,由于职业教育发展还不够完善,教学模式没有特色,大多参照普高模式,主要以学科教学为主和理论教学为基础,先理论后实践。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远离职业环境,对专业内容缺乏感性认识,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实践操作教学时,教师把大量时间花在案例分析和一些简单模拟活动中,且仅限于课堂内简单进行,为“动手”而动手,不仅理论与实际脱节,而且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情感得不到增进,教学实践的效率降低。目前,市场营销教师采用最多的是讲授、练习和讨论三种教学方法。营销技能教学薄弱,不符合职校生的特点,没有挖掘出营销学生的学习潜能,而且教师对教学改革缺乏必要的信心和准备。因此,市场营销教学要以就业为导向,坚持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的教学原则,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能力。

2.中职市场营销专业技能教学现状。中职市场营销专业存在的普遍性问题:经费投入有限,实训设备少,师资实力无法保障,相当一部分中职学校的市场营销专业没有建立营销模拟实训室,无法提供学生实训、实习的需要,更不可能去校外建立相应的营销实训实习基地。有的学校建立了的营销模拟实训室,但很多营销实践问题不是通过校内实训就能解决的,而且模拟实训室与现实中的营销环境有着很大的区别,以至于学生不能做到学以致用,更不能了解当今社会对营销人才的真实要求。

因此,如何认真抓好市场营销专业技能教学,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成为一直困扰着市场营销专业课教师的问题。市场营销专业“技能教学到底存在哪些问题?” 、“如何遵循就业为导向,学生能力为本位的原则,从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出发,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如何寻求专业技能操作教学的好策略,让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得?”笔者围绕这些问题,以“工作场景”为技能教学平台,探讨提高营销学生专业技能教学的措施。

二、“工场”背景下技能教学目的意义

笔者认为,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最佳方式是“工作场景”这个平台下的教学。“校企合作”在很多学校也开展了多年,但大多数学校仅体现在冠名、安排就业等学生的“进口”和“出口”上,而忽视了过程中的引导与合作。有鉴于此,笔者尝试将企业的“工作场景”引入到营销专业技能教学活动中来。希望通过实际工作环境替代课堂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以顾客或经营者的身份亲临其境,变被动性学习为主动性学习。

对于学生而言,通过学校、企业的正确引导,学习态度更加积极,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对专业课学习更有兴趣,对工作的指向更明确了,同时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锻炼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对教师而言,通过观察学生,在帮助学生的过程中,开阔了自己的视野,提高了专业技能教学水平。对企业来讲,在与学校合作培养人才的过程当中,企业招聘急需的人才时具有先入为主的优势,学生愿意到企业就业,企业可以顺利招聘到急需的人才,实现高效率的生产。

三、“工场”背景下技能教学的具体实施

针对以上中职营销教学存在的问题,对学生的技能教学实施包括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两部分。

校内实训主要有市场调研、网络营销平台的应用和沙盘实训等内容。首先,通过市场调研的实训,让学生通过调研发现顾客的需求,从而制订符合顾客需求的营销策略。这样既能初步掌握市场调研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写作能力及初步营销策划能力。沙盘实训中,学生分小组、分角色进行模拟公司的经营,在模拟激烈的竞争中学习如何协调采购、营销、生产、财务等各个部门,最终取得公司经营的收益最大化,不仅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而且能提早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沟通能力。最后,通过学生分组策划企业某一次营销活动方案,以此检验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实训成效,再展示学生营销策划的成果,进行成果交流,互相学习。

校外实训主要是通过组织学生到校外的企业,如到工业园区、百货商场、产品专卖店等实际的工作场景中进行教学活动,使学生直观地、近距离感受真实的营销活动,这种教学与生产紧密结合,利用产教结合的培养模式,让学生直接而广泛地接触社会与生产实践。利用这一途径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同时能激发自主学习、团队合作意识,这对他们今后的择业和工作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学校再邀请一些成功的企业家,让学生与企业家直接沟通和对话,使学生能够更好、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社会对营销人员素质的要求。带学生到企业旁听企业员工的业务培训,并参与企业的市场分析和经营管理等论坛活动,使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得。

四、“工场”背景下技能教学的成效

以“工场”背景作为教学平台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分析、口头表达、观察和应变、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的专业发展有很大的帮助,突破了原来的教学局限。因为利用了实际的工作场景,可以突破学习空间的界限,使学生有限的学习空间得到无限延伸。

通过“工场背景”为平台模式的训练, 在企业管理人员及教师的指导下,“以我为主”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和思考能力,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达到了一个新水平。这种模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而且进一步加强了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的有机结合,师生间形成亲密的“师徒”及“伙伴”关系,营造出更为融洽的学习氛围,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五、“工场”背景下技能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本身的问题。中职生文化基础薄弱,理解和接受能力不强,掌握技能的速度较慢。而且,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够,大大影响教学效果。中职生的整体素质不高,在现场操作难度较大。对于在工作场景中的技能教学,还存在如何做到合理安排的问题及学生管理问题等。

(2)师资存在的问题。由于市场营销专业起步较晚,不少教师属于“转行”或“跨行”,即使是科班出身,从学校毕业后很少有再次下企业实践的机会,理论和实践脱节现象严重。当前营销专业教师队伍的普遍现象是实践不足,现在的营销专业教师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尽管学校每年安排教师下企业和进市场锻炼,但由于教学任务繁重或联系不到理想的企业,在有限的社会实践时间里实际接触的东西也不是很多,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教师脱离实践的现象。因此,如何为专业教师创造更多的下企业锻炼机会成为中职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种教学模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能使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来。同时,增强了直观性,使学生能够用所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消化理论知识,使他们对知识产生了亲切感,对操作产生了亲切感,对教师产生了亲切感,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增强学习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能够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该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而且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了自主学习、独立分析、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就业会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在观察学生与帮助学生的过程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自身的专业教学水平,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李霞.营销专业技能训练课程改革初探[J].职教论坛,2005,(2).

[2]樊晋花.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之探索[J].机械管理开发,2006,(6).

[3]肖华茂.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研究综述[J].中国成人教育,2008,(2).

[4]黄元亨.推销实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