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校旅游类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校旅游类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通过对洛阳师范学院2008―2010届旅游类毕业生的就业调查,发现就业中存在直接就业率偏低、就业不稳定、毕业生求职渠道单一、就业条件物质化等问题,迫切需要政府与社会为毕业生营造宽松的就业环境、企业为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就业平台、高校应帮助毕业生奠定就业基础,努力提高旅游类毕业生的就业率。

一、洛阳师范学院2008―2010届旅游类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及流向分析

(一)洛阳师范学院2008―2010届旅游类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二)流向分析

1、旅游类毕业生从事旅游行业的人数呈递减趋势,就业方向朝多元化发展

表1表明,洛阳师范学院2008―2010届旅游类毕业生本行业就业率所占比重不但不高,而且还呈现递减趋势。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当前旅游类毕业生对就业单位的选择更加多元化,打破了以往在旅行社和酒店就业的局限,许多毕业生能够结合自身兴趣爱好发现自己更加擅长的工作领域,从而实现就业。从对我校旅游类学生的调查来看:只有52%的学生是因为自己的兴趣选择此专业,调剂录取的学生占48%,另外有一部分学生选择此专业的理由是旅游很好玩、自己喜欢旅游或旅游行业很火等,所以对旅游专业认识的错误是导致以后毕业生对此专业失去兴趣而倾向于其他行业的主要原因。

2、毕业生的就业相对集中于河南省

在调查中得知,旅游类毕业生有一半以上都选择留在河南工作。主要原因有:(1)旅游类女生占80%以上,很多家长不放心孩子出省工作,而希望他们留在自己身边,再者洛阳师范学院的毕业生大多来自河南,工作地首选本地。(2)我国的户籍制度也妨碍了毕业生的自由流动。(3)还有一些毕业生对不熟悉的环境存在一定的恐惧感,这些毕业生大多不愿离开自己生活了四年的城市而选择留在本地工作。总之,以上原因就造成了大多数旅游类毕业生选择留在河南工作,而不愿意选择离家较远的城市发展,从而使得旅游类毕业生就业相对集中在河南省。

二、洛阳师范学院旅游类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一)我校毕业生有业不就现象严重

表1中,毕业生中“有业不就”的现象严重,毕业生的择业心态不正确和就业期望过高。部分毕业生一出校门面临激烈的竞争形势不知所措;有的对自身的期望值过高,在择业期间徘徊犹豫,高不成低不就;有的盲目追求高收入,对就业信息缺乏鉴别力,以致陷入被动境地等,总之有业不就现象在毕业生中比较普遍。

(二)毕业生求职渠道单一化

从调查中发现,洛阳师范学院的毕业生在求职中,有近一半的毕业生选择了现场招聘会这种求职方式;其次是利用报纸、网络等现代化媒体进行求职;把“学生、老师推荐”作为就业途径的学生却非常少,和“关系介绍”的比例相当。这也表明了我校旅游类毕业生的求职渠道单一,且对社会就业资源掌握不足这一现象比较严重。

(三)就业条件物质化现象较严重

表2显示,洛阳师范学院2010届旅游类毕业生的基层就业率为2.3%,就业不明确的毕业生占32.7%。一是部分毕业生宁愿“有业不就”也不到基层就业,二是“经济收入”是他们就业的首选因素,热衷于“金饭碗”、高收入,对单位性质的选择还停留在行政、事业单位和三资企业上,读书功利化和就业条件物质化的思想根深蒂固。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大学生金钱观念和功利意识增强,在择业或就业时,重实惠、轻理想、重物质、轻精神的趋势在不断加强。

(四)自主创业率明显较低

调查中显示,洛阳师范学院2008―2010届旅游类毕业生的自主创业人数为1人,自主创业率很低。尽管中央和地方的政府机关、税务部门以及各个高校都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给予了相应的优惠条件,但是大学生参与的热情仍然不是很高。

(五)学校的就业指导针对性有待于提高

在调查过程中,有部分毕业生反映在校期间接受的毕业生就业指导针对性不是很强,理论阐述较多,实际操作较少,没有在实践中培养毕业生的就业技巧和技能,使得大多数毕业生“眼高手低”,在就业中往往受挫。

三、促进旅游类毕业生扩大就业的对策

(一)政府与社会应为毕业生营造宽松的就业环境

政府今后在制定高校招生政策时,要提高高等教育决策的科学性,合理调控旅游类专业的学生招生规模。另外,政府应淡化户口对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自主选择的约束,淡化单位的福利保障功能,在户口、档案管理和劳动保险等方面给予配套的社会保障。如2012年初,国务院《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放开中小城市户籍限制。对旅游类毕业生来说,可以提高成功就业的机率。同时,政府应提供优惠政策,鼓励自主创业,设立大学生创业基地,并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专业指导、法律咨询、市场分析等服务;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在审批手续、金融贷款、工商登记、税收等方面予以特殊优惠。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出台的各项促进就业的方针政策,社会要为服务业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和就业环境,消除对服务行业的就业偏见。

(二)企业应为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就业平台

企业应运用科学的用人效益观、积极接纳应届毕业生。要克服急功近利思想,学会用人,注重留人。如海底捞就非常注重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和对员工的长期投入,选人主要靠熟人引荐;用人不疑,充分授权;育人方面技术员工路线和管理员工路线,两条路线具有同等的晋升机会;靠人文关怀和合理的待遇留人。员工都把工作当成是自己的一份事业,把公司当成家一样去维护。另外,充分发挥职业中介组织在就业市场中的作用,完善职业中介机构市场准入制度,对提供公益性就业服务的职业中介机构,可以给予一定的补贴,还要注重对就业指导人员的培训。

(三)学校应帮助毕业生奠定就业基础

1、正确定位,拓宽毕业生就业领域

从表3和表4中,我们可以看出旅游类毕业生所学知识的全面化,他们对很多方面的知识都有所涉猎,给选择非旅游行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契机。所以,学校应引导旅游类毕业生进行自我剖析,认识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了解自身状况,确定适合自己的就业领域。在就业前要做好职业规划、制定明确的职业目标、确定合适的就业方向,以减少毕业生在就业时频繁跳槽,进而增加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

2、加强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

学校应从实际出发,在进行就业形势、就业政策等指导的基础上,注重进行就业心理疏导,组织必要的就业技能训练,通过讲座、辅导、模拟应聘等,端正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培养灵活多变的就业技巧。学校在就业指导上要做到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突出创新教育,达到一般性指导与个性化指导结合、素质培养与技能训练结合、校内教学与社会培养结合的目的。

3、开展创业辅导,提升学生自主创业能力

针对部分有意愿自主创业的学生,学校应加强就业辅导,让学生参加培训和实践,接受基本的创业教育。同时,学校在安排实践教学任务的时候,可以通过模拟组建和运行旅行社等方式,让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并初步了解一些旅行社开办的过程,也可以通过到酒店或其他旅游行业实习等形式,让学生切身体验创业的过程,正视创业的艰辛,减少盲目性,避免今后创业过程中走入误区,从而提升学生创业能力,促进创业的成功。

4、加强校企合作、为企业培养适用人才

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有其完整的教育体系,应当贯穿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的始终。校企合作教育的主要目标有三个:一是通过实践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巩固;二是通过实践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三是通过实际的工作实践,使学生的专业素质获得全面提高。

总之,要促进高校旅游类毕业生就业,就需要社会、企业、学校三方的共同努力。宽松的社会就业环境是提高扩大就业的基础,良好的就业平台是扩大就业的必要条件,毕业生扎实的就业基础是扩大就业的直接动力,只有做好这三个方面的工作,并将其紧密结合,才能促进高校旅游类毕业生扩大就业。

此文为部级课题“河南省政府2013年度招标课题2013B239”的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洛阳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