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苗族多声部民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序号:61类别:民间音乐
编号:Ⅱ-30
时间:2008年6月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台江县、剑河县
简介:苗族民间自然传承的、以多声部来歌唱的民歌。主要流传于台江县、剑河县,以及黔西北一些苗族聚居地。
过去,外国音乐界不承认中国民间有多声部民歌。继侗族大歌于20世纪50年代初被贵州音乐界发现并推出后,许多人不知道,我国的苗族和其他23个民族都具有相对稳定形态的多声部民歌。多声部民歌,是我国民族音乐的一朵奇葩;苗族多声部民歌是其中艳丽的一支。
前年春天,我在台江县反排村听歌手小杨说:“我出去搞歌舞表演好多年了,发现外面的人嗓子和我们不一样。我们的歌,他们学不会。一个人唱的还好点,两个人唱的根本学不会!一个人唱歌没得两个人唱歌好听!”这就是苗族人对多声部民歌最朴素的评价,也透露出一种对自己民族艺术的自豪感。
与“单声部”民歌相比,多声部民歌是一种更复杂的音乐形态。它需要从来没有接触过声调、复调、和声的苗族人对这种音乐有自然认识、自然欣赏、自然接受和独特的创造,这是一个民族艺术天赋的体现。
多声部民歌的形成,是有因可循的。在台江县、剑河县的一些大山深处,多有高排芦笙,长达4米,屋里放不下,只有支在院子里。在剑河县南甲村,当地的一支小芦笙队,除了被当地苗族人称为“老母芦”的高排芦笙外,还有两支“中爸芦笙”,两支“崽崽芦笙”,这就是根据其音色来组合的。“老母芦”是“老辈”,音调洪亮深沉;“中爸芦笙”正值“壮年”,音色浑厚嘹亮;而“崽崽芦笙”是“小辈”,声音高亢尖细。想想看,既然芦笙可以有高中低声部的组合,唱歌为何不能呢?器乐的和声,是多声部民歌的坚实根基。
走进高山峡谷,大自然的壮美常常会让人情不自禁地喊话、吹口哨、唱歌,而这一切都会有美妙的回声;那些雀鸟、虫子的鸣叫,也映山映水地组成了一种自然和谐的“多声部”。在这种自然环境中生活的苗族人,对多声部是相当熟悉的。多声部民歌在苗族地区的出现和成长,是苗族民间审美高度发育的标志。
多声部民歌的出现,还有一个条件,那就是要有好歌手。歌唱时,要求歌手之间配合默契、情感交流,使这种歌唱方式逐渐成熟,形成一种自然而然的“多声艺术思维”。
6年前的一个晚上,我在台江县南宫乡的一个山寨里聆听过苗族多声部民歌的演唱,那也不算他们真正自发的歌唱,而是为我们这些远客所做的即兴表演。但歌声一起来,他们似乎不是在表演,而是真情的投入。4个女孩子都用一只手遮着耳朵、闭上眼睛、边唱边听自己和两个后生的对歌,真嗓子、假嗓子时而转换着,还带着颤音,极为自然。
贵州苗族多声部民歌主要流传在台江县、剑河县以及黔西北一带。那里都是崇山峻岭,交通阻隔,很难与外界交流;所以,这些美妙的多声部民歌就只流传在他们有限的圈子里,而没有被传播开来。
还有一个令人不太理解的现象是:反排木鼓舞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广为人知了,还被炒作为“东方迪斯科”;而同是反排的艺术多声部民歌却一直“藏在深山人未识”。前年我曾经听反排村的小学生小杨说过:“我想学歌不想学舞,但是学校老师只教舞不教歌。我爸妈又到外面表演去了,就没人教我了。”看来,木鼓舞的表演为反排带来了很大的知名度和旅游收益,多声部民歌因为没有那样着力的推介,还停留在如今的状况。不过,正因为少有外界的介入,使得它更加纯净,更加原汁原味。
宣传、加工是必要的。但我们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时,必须要弄明白项目本身的含义,把它和外界的介入、比赛、宣传等区分开来,不能以后者取代前者。比如台江县“反排苗族大歌”获2004年“CCTV西部民歌电视大奖赛”金奖的两支歌曲,就是后者。因为当地苗族传统上并不将自己唱的多声部民歌称为“大歌”,这种称呼是策划者为适应比赛所做的、仿“侗族大歌”名称的一种“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