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添加益气健脾中药的肠内营养剂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添加益气健脾中药的肠内营养剂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观察机械通气患者使用添加四君子汤联合肠内营养对营养状况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11月入住我院ICU机械通气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肠内营养支持方案(能全力500ml),治疗组予以常规营养支持(能全力500ml)加四君子汤200ml。均于支持前和营养支持后第十日监测营养指标如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AMC)、淋巴计数等。并观察其营养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入住ICU的天数等情况。

结果:①治疗10天后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均有所改善,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健脾益气中药四君子汤辅助的肠内营养能改善和进一步优化机械通气患者的营养状况。

关键词:四君子汤 肠内营养 营养状况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523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337-01

机械通气患者的营养支持越来越受到重视,单纯的肠内营养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对危重病人而言,肠内营养的药理和治疗已经大于营养支持作用,本研究使用添加了四君子汤的肠内营养剂,通过分析治疗前后相关营养指标,探讨四君子汤辅助营养的治疗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入选标准: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icu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入住我院ICU机械通气大于10天患者为研究对象。

1.2 营养支持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试验方法,把合格病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给药方案:治疗组25例:在常规肠内营养剂(能全力500ml)加用四君子汤200ml,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人参20g、白术20g、茯苓20g、甘草10g,对照组25例用常规肠内营养剂(能全力500ml),疗程10天。喂食肠内营养剂的方法:能全力通过重力或肠内营养泵匀速滴注,开始时滴注速度应较慢,一般30-40ml/h。

1.3 测定指标:对照组与治疗组均于营养支持前与营养支持第10天测定血清学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淋巴计数、血红蛋白、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AMC)等营养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结果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者支持前后营养指标变化见表1和表2所示。

与同组前后比较,P

结果:从表2中可见至第10天后,对照组、治疗组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营养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临床上并不是供给一定的能量和氮量,机体就能逆转负氮平衡,并较好地合成蛋白质,在应激状态下机体处于一种分解、消耗状态,这种消耗单纯经过外源性营养支持常不能在较短时间内完全得到补充[1]。有研究[2]称这种情况为自身相食,这种状态降低了营养支持对应激病人的有效性,增加了治疗的困难,因此应激状态下这种自身相食严重地影响了营养支持的治疗效果。本研究显示添加四君子汤的治疗组比对照组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白蛋白是营养评价的重要指标,前两者半衰期短,分别为2~3天,8-9天,其在血中的浓度能准确而敏感地反应内脏蛋白的急剧变,本研究中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治疗前后有显著变化,表明添加了四君子汤的辅助营养支持能改善机械通气患者的营养状况。本研究中Alb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变化,这可能是因为ALb并非灵敏的营养指标,其在血中的半衰期达18~21天,因此营养状态的急性变化不能在血清ALb上反映出来,另本研究中反映营养状况的躯体指标,上臂肌围绕三头肌皮褶厚度在治疗后无明显变化,可能是本研究观察期较短,10天时间患者的躯体指标未来的及发生变化。

添加四君子汤的肠内营养剂对机械通气患者可改善营养状况,促进机体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chanden LD,CownolyAB,Hill GL,etal.Sequential changes in the metabolic response in severely septic patients during the first 23 Days after the onset of pertionitis.Ann Surg,1998,228(2):146-150

[2] Cerra FB,Thomas AL. Hypermetabolism,organ failure and metabolic support.Surgery. 1997 10(11):356-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