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词“丁克”及中国“丁克”现象的伦理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词“丁克”及中国“丁克”现象的伦理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中西文化的交流,新词丁克”从欧美流入中国,它传承着外族文化和中国文化。“丁克现象既蕴含着积极的文化内涵,又有负面的文化影响。对中国“丁克”现象进行积极和负面的伦理分析,对于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新词“丁克”;外族文化;伦理分析

词汇是随着社会发展、精神文化变迁而变化的。对外交流与日俱增,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期间,产生了一大批汉语新词。新词的产生有着其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一旦新词的产生又反映了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新兴学科的任务之一就是“探讨新词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也就是从新词入手研究中国文化,从文化学的角度研究新词”。

一、具有外来性的字母词“丁克”的产生。

外来词包括音译、意译、音译兼意译、外来字母词等。其中外来字母词是将外语词组的首字母缩略成词。如:WTO(World Trade Oranization 世界贸易组织)、CD(Compact Disc 碟片)、以及“丁克”等。 而“丁克”的名称来自英文Double Income No Kids四个单词首字母D、I、N、K的组合--DINK的谐音。“Double Income No Kids”仅从单词字面意义解释,意思是:双收入,没有孩子。“丁克”家庭是指夫妻双方都有稳定的收入,但选择不生育孩子的家庭。

二、新词“丁克”反映外族的社会文化。

“凡是借用外民族语言中某些词语的音、形、义之一者,均属广义外来词。”外来词是在本族语言的语音、语义、文字等系统制约下,从外族语言中吸收过来的,词义受到外族语言及其文化的影响。“丁克”家庭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欧美国家掀起了一股鼓励不生育的浪潮。1978年英国就设立了“全英无后组织”,“全国不育协会”也随之产生,维护那些选择不生育这一方式的夫妇的权利。199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研究中心的一篇名为《美国的家庭:1960-1990》报告中,把“一对没有孩子的双职工”作为家庭的一种组织形式。表明外族社会对于这种家庭模式已经予以一定程度的认可。也反映了外族社会,女性地位得到提高。消费主义的兴起,也带动了各种娱乐服务业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丁克”家庭的日常生活,他们更加有精力注重自我的提升。“丁克”家庭是一种生活方式,它代表了自由、叛逆以及个性等,这是新的家庭观、婚恋观、价值观和身心观产生的重要体现。

三、“丁克”现象在中国的伦理分析。

1、“丁克”现象流入中国。

20世纪80年代,新词“丁克”传入中国,外族的社会文化理念势必影响中国的社会文化,促使了中国人们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和家庭观等伦理文化发生了变化。表现为:夫妻双方以事业为重,不愿意让孩子影响自己的工作;要做“新新人类”的代表,他们有全新的婚恋观、家庭观、生育观;不让自己和孩子太累,认为自己势必会为子女成长费尽心血;希望能创造更好的经济条件,让孩子出生后有好的生活;把家庭幸福的条件放宽,认为没有儿女承欢也一样可以活得很充实;相信社会保障功能的进步,这些家庭认为“防老”未必非得“养儿”,家庭的保障功能逐步由社会来承担等。

受外族文化的影响,“丁克”家庭在中国的流入,首先是代表了新的伦理文化,新的家庭观、婚恋观、价值观和身心观,具有其积极的意义:如家庭双方更加注重自我提升,提倡“高学历、高收入、高消费”,通过运动、艺术娱乐来拓展人际交往,势必促进中国消费观念的更新和消费经济的发展;选择“丁克”,从医学角度来分析,女性易患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良性肿瘤等妇科病,势必促进医学技术的高要求发展;在中国人口较多的国家,“丁克”行为无疑缓解了中国人口的压力;“丁克”家庭把希望寄托在中国的养老保障制度上,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丁克”追求自由、叛逆以及独立等,提高了妇女的地位;家庭结构的由传统的联合大家庭,转化为小型化倾向等。

2、“丁克”现象的伦理反思。

2.1 对传统“孝”道的冲击。

《孟子离娄》中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孟子认为,无后是比陷亲不义、不赡养父母更为不孝的事。在孔子学说中,“孝”首先意味着生育传嗣,延续香火。孝的生育动机对维系宗姓的存在,促进人口发展与社会进步,对创建东方特有的家庭道德准则,培养汉民族传统的亲子情感起到了积极作用。传统“孝”道有下面多重含义:家族、民族繁衍下去是第一位的;养儿防老;维持良好的社会道德。“丁克”选择不生育,冲击了传统的生育价值取向,冲击了传统养老模式。

2.2 对女性身心观的影响。

研究表明,“丁克”女性选择不育,会增加其患妇科病的机率。不生育的女性也无法体会到生儿育女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也体会不到其中得到的乐趣,无法深刻感受到长辈对自己的养育恩情,更无法享受人间子女的亲情和家庭的天伦之乐,从而影响了其身心健康。

2.3 对人口伦理的影响。

“丁克”现象,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生育观念,缓解了中国人口的压力。但不生育已经违背了繁衍生息的自然规律,不利于人口的可持续发展。其队伍的扩大也会加剧人口老龄化及社会养老的压力 ,“丁克”大多是高素质的家庭,他们不生育,高素质的人减少,低素质的人逐渐淘汰高素质的人,社会就会出现人口逆淘汰,不利社会的发展。

选择成为“丁克”,有积极的意义,也有负面的影响。在选择生育和不生育的问题上,一个真正时尚而健康的现代人,应该冷静考虑,别盲目把“丁克”作为单纯的一种时尚追求,而应该懂得正确的树立自己的价值观、家庭观、婚姻观以及生育观等。

参考文献:

[1] 胡伟.新词新语的来源、特点及产生原因[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0,(1)

[2] 邓景滨.港澳台方言新词探源[J].中国语文,1997,(3).

[3] 李毅鹏.2006年度《三联生活周刊》外来词使用现状调查与研究[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5).

[4]刘杰森.社会学视野中的“丁克”家庭[J].社会,2003,(3).

[5]谈永珍.伦理学视野下的“丁克”家庭[J].天中学刊,2008,(3).

[6]王皓田.中国“丁克”现象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J].生产力研究,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