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体悟山水神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导语: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涉水而行,望水而思,以碧波清流洗濯自己的理智机敏;仁者在山的稳定、博大、丰富中锤炼自己的仁爱之心。山水之乐,在于拥有一双善于观察的明眸,在于拥有一颗善于感悟的慧心,在于拥有一种“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从容心态。
云山苍苍,江海茫茫,读山品水,意味深长。让我们穿行于灵山秀水中,吟一曲心灵之歌。
选文1
清江水上郁孤台
王剑冰
前面怎就出现了一个高台,在蓊蓊郁郁的树荫间耸立着。顺着一级级的台阶攀上去,渐渐地,竟然看到“郁孤台”三个大字。好一个郁孤台,是辛弃疾笔下的“郁孤台”吗?别的地方没有听到过,也没有见到过。
台子的位置,在一处古城的角上,上到楼台能看到蜿蜒而去的苍灰的城。这就是红军当年花了不小代价也没有攻下的城墙了。墙很厚实,行人可在上面往来穿行,城外就是浩浩汤汤的一江清水。
以前读到“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就感到郁孤台同“行人泪”联系在了一起,郁孤台似也成了抑郁孤独的代言。心里想,怎么就建了这样一个台子,让孤郁的旅人有一个落泪的地方,还是因了哪个人而有了这个名字?
800年前,满腔苦恨的辛弃疾曾站在这里,怅叹出一怀愁绪。这里离内地实在是太远,与我所在城市不通航,我是先飞上海然后转飞过来,这样也折腾了一天时间。到达时迎接我的已是晚上如注的大雨。辛弃疾则是从杭州出发沿长江溯赣江南上,他那时在江西任职,必在舟船上度过长长的时光。一日停船在万安造口,那里离赣州不远了,暮色中传来鹧鸪声,遂想起了郁孤台,禁不住将一腔悲悯书写在墙壁上。万安我去过,有着“惶恐滩”的险峻之地。不知辛弃疾是怎么挨过险途十八滩,生出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的感慨。
其实郁孤台本身并没有我想的那层意思。它是指台子“隆阜郁然,孤起平地数丈”,郁和孤都是美意。郁孤台占据了一个好位置,我曾在《吉安读水》中写道:“江西的南部,有一条美丽的水叫章水,有一条精致的水叫贡水,两条水流合二为一形成了更加美丽精致的水叫赣江。”郁孤台就在章水和贡水的交汇处,看着章、贡二水合为一江奔腾而下。
想起那位怀有一腔报国志的江西人文天祥,他曾做过赣州知州,必是常登郁孤台的,而且常有一种孤愤在心头。他曾写道:“风雨十年梦,江湖万里思。倚栏时北顾,空翠湿朝曦。”坡被贬惠州也是乘船溯赣江而上,中间行程漫漫,不知多少辛苦。终于来在郁孤台上,遥遥北望的心情可想而知,也提笔写下了一首《过虔州登郁孤台》。
这时我又想到,郁孤台或许也有那么个忧郁孤独的意思在其中,许多人离乡背井去向远方,走的时候会看到那个高台,不免生出郁郁之情。远离故土的人站在这个台子上,同样免不了要生出孤独的感怀。所以这台子是个很真实的台子,无论什么人有什么样的情怀,它都接受了,人们在这里看着江水落泪,而后抹抹泪水坚毅地转身。这样说来,郁孤台倒是带有了一种禅意,一种哲性。
地处偏远,郁孤台就像一个隐士,悄然躲在一片山野间。这样也好,藏在心中的那种景仰,有时比真实更显得美妙,让人能够浮想联翩,有时见了实物倒会感到坍塌了某种东西。
江水中已经没有了什么行船,以往在江边解下缆绳、拱手相别的场面远去了。
[选自《新时文》(文化卷),有删改]
品读赏析
本文虚实相生,情思绵绵。文章中有两个“郁孤台”:一个是用“雨声”“鸟鸣”“花香”浸染出的“苍灰色的土台”,这是实实在在的“郁孤台”,与红军有关系;另一个是诗词里的郁孤台,是一种抽象的存在,与辛弃疾等文人有关系。作者以真实的郁孤台为引子,极尽笔墨,抒写那个虚幻之台的古老、美好、忧郁、孤愤和禅意。两个“郁孤台”互为表里,虚实相生,增加了文章的回旋空间。本文以乐情进,以哀情出,文笔细腻,凄美忧伤,散发着淡淡的怅惘之美。
选文2
潮 魂
乐维华
秋天,带着满满的月亮来了,据说今年是60年来罕见的大潮,沿江许多乡村和城镇住满了观潮人。我呢,也怀着对大自然的虔诚来了。那是一个清凉的秋夜,我踏碎满地的月光,拨弄密密的芦苇丛来到江边,风波、水影、月色。淡淡的,是天边的远山;呆呆的,是泛光的月亮;轻轻的,是水波在拍岩。这秋夜的景色啊,真是画不尽的画中画,写不尽的诗中诗。我看得那么专一,满目的空旷清淡在胸中化为诗情画意的饱和。我真羡慕大江,在这充满幻想的秋夜里,它得到了永生。
“来了!潮来了!……”人们惊叫起来,翘首东望,乱云飞渡,白光微微地泛起。有细小的声音从远处传来,嘤嘤的如同蚊蝇嗡叫。是真的!人们左呼右喊,扶老携幼,跳的,跑的,滚的,爬的,一起涌到江边。黑蒙蒙的水天之间,啊!一条雪白的素练乍合乍散地横江而来,月碎云散,寒气逼人。人们惊叹未已,潮头已经挟带着雷鸣般的声响铺天盖地地来到眼前,惊湍跳沫,大者如瓜,小者如豆,似满江的碎银在狂泻。后浪推着前浪,前浪引着后浪;浪拍着云,云吞着浪;云和浪绞成一团,水和天相撞在半空;沙鸥惊窜,鱼鳖哀号,好像千万头雪狮踏江怒吼,乱蹦乱跳,撕咬格斗;你撞我,我撞你,一起化为水烟细沫,付之流水。波涛连天,好像要和九天银河相汇;大浪淘沙,好像要淘尽人间的污垢;潮水腾跃,好像要居高临下,俯瞰风云变幻的世界。天地间三分是水,三分是云,还有三分是阔大的气派!我解开衣襟,让江风吹入胸膛。突然,我觉得我的身躯在散开,我的心胸在升华,大江冲进了我的胸膛……
两岸的观潮人齐声叫好,许多人追着潮头狂奔,欢叫,腾跃,有人点起了纸团,挂在芦秆上投入江中,火光随着流水飞也似的去了,一会儿被抛向空中,一会儿又被沉下深渊。黑漆漆的夜空中,点点火光跃跃沉沉,飘飘浮浮,好像江底泛起了许多闪光的夜明珠……
江水易流,心潮难息。现实,往往是以历史来充实的,历史呢,又是靠现实来生辉的,现实和历史,生活的航船就是用这两支桨划动驶向彼岸。“岁月消磨人自老,江山壮丽我重来。”我沿着铺满月光声影的江岸踱步,念着古人的诗句,作为对潮魂的良好祝愿。
(选自《伊恋自然》,有删改)
品读赏析
钱塘江潮水奇观,古今许多作家都不惜笔墨描写和赞叹这天下一绝,本文是其中的佼佼者。作者共写了两个场面:一是等待观潮的场面,一是潮来时的大江场面。前者充满诗情画意,后者表现得热火朝天。本文首先抓住景物的特点,描写等待观潮的场面,充满了诗情画意,突出了远山、月亮和拍岸水波的特色,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秋夜图。接着作者又描写了另外一个等待的场面:有的把酒临风,听涛谈笑;有的席地而坐,说古论今;有的点起篝火,映红草木。最后作者运用多种技巧写潮来时的场面,极其热烈:横江而来,月碎云散,寒气逼人。雷鸣般的潮头铺天盖地而至,作者蓄足笔墨,极力铺写这一场面,共用了将近200字。特别是将潮头比喻成“千万头雪狮踏江怒吼,乱蹦乱跳,撕咬格斗;你撞我,我撞你,一起化为水烟细沫,付之流水”,精彩而又准确。
选文3
听雨听风入雁山
周瘦鹃
我平日喜欢做盆景,去年做了个雁荡山的盆景。我天天看着那盆假山假水的假雁荡,看得有些儿厌了,老是惦念着雁荡的真山真水,恰恰今年5月下旬,有个上雁荡山的机会,便毅然地走了。
一路听雨听风地进入雁荡山,来回半个月,25年相思一笔勾。
我们刚到灵峰寺,就一眼望见群峰环拱,光怪陆离,真的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雁荡的峰啊岩啊,大半是因象物象形而定名的,例如灵峰区的接客僧、犀牛望月、老猴披衣、双笋峰、合掌峰等;灵岩区的上山鼠、下山猫、老僧拜塔、天柱峰、展旗峰等,都很妙肖,有的峰岩换一个角度看,也会换一个形象。
灵峰区的奇峰,以合掌峰为最,高高地插入云霄,双岩相并,好像是两只巨灵的手掌合在一起,而腰部却又豁然开朗,造起了九层高楼,有如古画中的仙山楼阁,却又可望而可即,顿时把我们吸引上去。不知走过多少石级,就到了楼上,见有“石釜天成”一个横额,并有联语:“天可堦升,无中道而废。泉能心洗,即出山亦清”,我们当然不肯中道面废,就一层又一层地走上去,也看到了一个又一个的奇景,扩大了视野。洗心泉清澈见底,而漱玉泉水从洞顶细碎地泻下来,水珠亮晶晶的,仿佛在洞前挂上一张珠帘。最高处天开奇境,一洞空明,中供观音象,因称观音洞,从这里放眼望去,只见群峰秀,气象万千,真使人如登仙界,疑非人境了。
“簇簇群峰围古寺,陆离光怪总堪思,爱他一柱擎天表,卓立千秋绝代姿。”这是我到灵岩寺时,一见那顶天立地气势雄伟的天柱峰,情不自禁地口占了这首诗歌颂起来。跟天柱峰对立而分庭抗礼的,又是一座高大的奇峰,好像是一面大口旗般在空中飘扬,这就是展旗峰。清代袁枚有诗:“黄帝擒蚩尤,旌旗不复收;化为石步障,幅幅生清秋。”当时诗人的想象,真比喻得出奇;而现在我们看到东方红太阳照耀全峰时,真好像是一面大红旗哩。
看了雁荡不可胜数的胜景,足证祖国的“江山如此多娇”,真使人有游不尽看不足之感。在山7天,几乎天天是听风听雨,但我们还是冒着风雨出游,并不所馁,畅游之下,几乎把家都忘了。身在二灵,不无灵感,戏作一字韵诗,以谢山灵;“听雨听风入雁山,二灵端的是灵山,群峰排闼如留客,底事回头恋故山?”
(选自《感悟中国人文之旅》)
品读赏析
本文充满了诗情画意,令人读之如饮醴醪,回味隽永。作者以轻盈空灵的笔触写出了雁荡山的秀美迷人,表达了对祖国山川的欣赏与迷恋。
作者先写欲游不得,做个雁荡山的盆景聊以。山色未见,人却先迷了。后来作者登上雁荡山,因情写景,景却难绘。作者却自有妙方,不把雁荡细微全部展现出来,而是先对雁荡山作一全景俯瞰,然后将镜头重点放在灵峰、灵岩两个风景区。一幅醉人的雁荡山水画便俨然而出:合掌峰“天开奇境”,天柱峰“顶天立地气势雄伟”,展旗峰更有新奇的比喻。作者的文笔始终是跳跃激荡的,正适于表达如醉如痴的情思。
在语言上,则如哗哗流淌的山溪,鸣奏着一曲明朗欢快的乐章。文中,排比、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运用自如,相映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