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繁华落尽终成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繁华落尽终成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一代才女张爱玲的人生是独特的,正是这独特性给了她源源不尽的创作灵感。她的作品结局大都是悲剧性的,这与她的生活经历有很大的关系。本文正是从她的经历出发,分析了她作品中影射的感伤体验。

关键词:张爱玲;感情创伤;生活影射

中图分类号:I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3-0027-01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张爱玲出生于上海一个没落的大家族,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李鸿章的长女,而对于张爱玲来说,她目睹到的,是这场热闹而华美的剧目的落幕。她站在时代的边缘看着大千世界里的芸芸众生,静静地享受自己的孤独,把自己内心的悲哀,一点点地掏出来,留下了一生的传奇。

作品是作家生命经验的外现。而所谓经验,是指个人经历中一些富有典型意义的事件里所凝聚的作家对于生活的主观感受,是事件对当事人的影响或者说是经历中已经为主观感受渗透、溶解了的部分。张爱玲这样的旷世才女当然更不例外,她的小说,无不处处是人生经验的影射与放大,处处离不开她自己的影子,充满悲剧气息。在张爱玲生活的那个年代,父母离异的并不在少数,但像她那样父母都不要孩子的并不多。不管是在父亲还是在母亲的家里,她都得不到应有的人伦关爱,无家可归的环境使她的性格朝着敏感、自闭的方向走去,一发而不可收拾,阴暗无望的家庭生活给予她的孤独与寂寞成为她童年生活总最重要的情感体验,旧式家庭的贵族生活带给她难以抹去的痛苦,在她心里永远埋下了种子,所以她对一切都有着不可遏制的悲观,不管是亲情,还是爱情。

在张爱玲十二岁的时候,曾经写过《幸福的生活》,表现的是母女关系的冷漠与利益化。雍的好友,父亲早年去世了,昏庸的母亲竟然把她许配给一个纨绔子弟,她“烧起愤怒烦恼的心曲,毅然的拒绝了她,并且怒气冲冲的数说她一顿,把母亲气得晕了过去。”最后悄悄地离家出走,直到得知母亲去世才回来。她受邀来到雍快乐的家中作客,但住了一周忽然神秘地离开,留下一张字条:“我不忍看了你的快乐,更形成我的凄清!别了!人生聚散,本是常事,无论怎样,我们总有藏着泪珠撒手的一日!”十二岁的张爱玲已经把童年的不幸熔铸在文学创作中,把从未得到的亲情化作了满纸的辛酸泪。

随着年龄的增大,张爱玲的孤独感越发强烈,这种感受使她敏感自闭的心更加封闭,接受不了来自外界的哪怕一丝一毫的伤害。别人眼中的夕阳可能会美得炫目,张爱玲眼中的落日则永远只会是充满千疮百孔的凄凉,没有一点温暖气息。她冷静地看着世界里男男女女的世俗相,把人生雕琢得淋漓剔透。正是因为这种种鲜活的感觉,张爱玲的作品中才充满原汁原味的生活气息。在她的书里,写的都是琐碎的生活,上海的大街小巷、十里洋场……那些生活在她的笔尖轻轻地蔓延开来,流出的是对自己一生的淡淡悲哀。

血缘亲情原本是人类最值得珍重的情感。张爱玲的作品中也并不缺乏这一类的文章,但与以往歌颂亲情所不同的是,张爱玲的作品完全颠覆了传统的父慈母爱、子孝孙贤、兄弟手足等的伦理情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变成虚伪、自私、斤斤计较的金钱关系。文学史上,最动人的作品大部分是以家庭生活为背景的,亲情是永远歌颂的主题。很少有人能像张爱玲那样把美好的亲情描述得一文不值。她的小说中所有的人物都是在残酷的现实中挣扎,从不顾及家庭中其他成员之间的感受,在求生存过程中,爱被吞噬了。因此在她的笔下,我们可以发现破坏子女幸福的母亲、为保住自己的私房钱不惜让女儿病死的父母……读来令人心酸。这不能不说与张爱玲的童年生活密切相关。伟大而无私的母爱在她眼中是可望不可即的虚无,所谓的父亲在她的梦中是要杀死她的恶魔。心里深处的阴暗让她的笔下永远没有可以眷恋的亲情,金钱关系取而代之成为表达的主题,为了钱,一切都可为之。

曹七巧的哥哥把她嫁给残废的姜家二公子,他从没有考虑过妹妹的幸福,面对妹妹的怨恨,夫妻俩还安慰七巧:“你总会有个出头之日”。这里的出头之日不是指七巧能过上健康幸福的生活,而是指姜家的钱早晚会有一部分到七巧的手中。可悲的兄妹,全然没有了正常人应该有的温馨。如果说他从此能对妹妹真心相待的话,七巧的性格也不会发展到后来如此变态的地步。他把自己打扮成不图钱财又关心妹妹的唯一的亲人,三天两头来要钱要物。“凭良心说,我就用你两个钱,也是该的,当初我若贪图彩礼,同姜家多要几两银子,把你卖给他们做姨太太,也就卖了。”而七巧则一语道破了天机:“做奶奶不胜似姨太太吗?长线放远鹞,指望大着呢!”分家后的七巧终于有了钱,她却转而把黄金枷锁套在亲生的一对儿女身上,先后逼死儿子的两任妻子,把儿子摧残成不学无术的废物。对女儿,她又用一个荒唐的谎言硬硬扼杀了女儿的婚姻。习惯了电影电视作品中母亲的牺牲精神,这里的残忍让人不敢置信。还有患痨病死的川嫦,父母在她死后才似乎稍稍有了点死的原来是他们女儿的意识。金钱,在亲情中应该是俗之又俗的东西,可是它又那么实际地摧残着亲情的纯洁性。

爱情是张爱玲小说中要表达的另一主题。她笔下的都市女性大都生活在无爱的婚姻中,婚姻只是她们赖以生存的一种手段。“一个女人,再好些,得不到异性的爱,也就得不到同性的尊重。”《倾城之恋》中,白流苏刚离异归家时靠着手中的钱还能得到些好脸色,但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钱被哥嫂们蚕食殆尽,他们便再也容不得她了,因为她在他们眼中已渐渐成为一个脱不开手的包袱,扔又扔不得。无奈之下,流苏只能走向依附男性的道路。封建家族里中的丑陋与不堪,在这部作品里一览无遗。也正是因为她攀附范柳园的成功,四奶奶与四爷要离婚便被认为是为了寻找更好的依托。小说最后,一个大城市的陷落成全了白流苏,她如愿以偿成为范太太,范柳园对她相当客气,但他那些俏皮话留给了其他女人,再也不对她说了,她的心里未尝不是失落的。小说最后写到咿咿呀呀拉着的胡琴,依旧在拉过来拉过去,拉着说不尽的苍凉故事。在那个无尽沧桑的年代,白流苏的结局已经是好的了,没有爱情,但有了生活的保障,她也只能对现实世界无奈地认同。对她来说,以后的婚姻只能是她换取勉而为之的生存权利的砝码。

二十四岁的时候,张爱玲与胡兰成相恋,这是由于她的一篇小说《封锁》为胡兰成所欣赏,以小说为媒,从相知到相许,因此有了“才女爱上汉奸”之说。也许女人终究摆脱不了情感的束缚,不管是普通人家的女儿还是超凡脱俗的才女。然而胡兰成是个多情滥情的人,两人结婚不久胡兰成就与十七岁的小护士周训德成婚。这样的打击对张爱玲来说,无疑是致命的,但她并没有放弃,反而委曲求全,直至范秀美的出现。她终于知道,胡兰成心中的那个家并没有她的影子。《小团圆》中有这样一段话:“那痛苦像火车一样轰隆轰隆一天到晚开着,日夜之间没有一点空隙。一醒过来,它就在枕边,是只手表,走了一夜。”这应该是张爱玲的切身感受吧!正因为这样的心理折射,在张爱玲的作品中,她经常让两个人在难以自拔的爱恋中挣扎,又往往在他们相爱到最深时将他们分开。一九五一年,张爱玲创作《十八春》。在曼桢与世钧相恋到最深的时候,她成了另一个希望得到幸福的女人的牺牲品;世钧望穿秋水望不见伊人归来,不得不与他看不起的乡下小姐石翠芝结婚,过起了味同嚼蜡的生活;再次相遇,曼桢的一句“我们再也回不去了”打破了世钧企图补救的念头。感伤穿梭在字里行间,两个曾经深深相爱的人竟是再也不能够在一起了。作品中满是无奈,爱情最后只幻化为苍凉的手势,心痛也罢,无奈也罢,在残酷的现实中,爱情是得不到的奢侈品,谁都谈不起。

正是由于生活经历的创伤性体验,才影响了张爱玲对人情事物的看法,她笔下的人物才有了独特的风貌和特点。这种感情创伤在她的作品里影射为另一种不同寻常的格调。她的生活经历实际上是她艺术经验世界的全部,她的创作基本上可以称得上是现实生活的全部倾泻。在理解作家生活经历的基础上看作品,我们才会有更高层次的发现。

参考文献:

[1]李海燕.冲出围城的艰难与女性命运的变异――张爱玲与张洁的婚恋叙事[J].山东师范大学,2004.

[2]张爱玲.传奇[M].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