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求是”与“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求是”与“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章太炎认为:“求学之道有二:一是求是,一是应用。前者如现在西洋哲学家康德等是,后者如我国之圣贤孔子、王阳明等是。顾二者,不可兼得。以言学理,则孔子不及康德之精深;以言应用,则康德不及孔、王之切近。要之二者各有短长,是在求学者自择而已。”所谓“求是”,即是对文字、词汇、句式、章法的确切了解和深入把握,颇接近语文工具论者的观点。所谓“应用”,即“经世致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或可看作人文性的体现。

语文教学是母语的教学。中国传统书院的语文教学中,文史哲不分;鸦片战争以后,经洋务运动、,西学东渐,旧学逐步让位新知,新式学堂文史哲分家。由于“科学”在当时中国学界的崇高地位,无法实证的“主观之学”明显受到压抑。时至今日,更是将这“主观之学”全部纳入“实证之学”的轨道,语文演变为一种纯粹的工具,并以标准化考试进行强化。这种“傲慢与偏见”指导下的语文教学,依赖语文教参为标准,强化习题训练为手段,以应试高分为目标;其结果是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索然,考试机器应运而生,学生一个个被训练得呆头呆脑。熊十力当年就指出,现代中国的教育体制,使得“学者各习一门知识”,缺乏通识与悟性,“无大道可归依”。他认为,语文乃智慧之学,精神之学,力图解决的是人生之根本问题,故需拓展心胸、究竟真理,至于考核之业,只是“余事”。熊十力之论不仅是教与学的方法问题,也关涉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语文的本质是语言,语言与思想紧密地交织而不可分割,语文紧密地关联人类生活的知情意行。没有情感就没有语文学习的触动,没有思想就没有语文学习的认知深度,没有审美就没有语文学习的境界。所以语文学科的特点在于它的人文性,即人的精神性,是对普遍人性的终极关怀,是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彰显。

观照当今语文教学工具论者,其实并不是主张认真地求是、做学问,也并非乾嘉学者的以文字训练求经史大义的治学途径,更没有无征不信,言必有据的治学态度。章太炎说:“学在求是,不以致用;用在亲民,不以干禄。”意即读书做学问不是为做官显贵。但工具论的语文教学很明白,是瞄准考试需要而进行的字词句章的针对性训练。

时康有为“托古改制”,倡“我注六经”“经世致用”,对讲究识字――通经――达道的治学途径很不以为然,认为“以此求道,何异磨砖而欲作镜,蒸沙而欲成饭哉?”他认为改变这一“甚不智”的治学途径,首先不是从“文字”而是从“古圣贤之心志”入手,先读通“微言大义”,然后再谈考证训诂。

康有为的主张,似可对当前的语文教学有所启发。由文字而辞章,由部分到整体,是一条路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掌握语言工具。由整体到部分,居高而临下,纲举目张,于“微言大义”中见世道人心、圣贤哲理,如此读书“把柄在手,天下古今群书皆可破矣”(梁启超)。是感悟、体验、迁移的路子,这是语文学习的另一途径。

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做学问求其“精微”,做人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襟怀,二者的统一,这便是《中庸》之“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境界。此境界或可视作“求是”与“应用”的统一,或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章太炎认为“学者在辨名实,知情伪,虽致用不足尚,虽无用不足卑”,强调学问以真伪定高下,不以时用分尊卑,意在“求是”。但他早年提倡佛学济世,并非“求是”于佛教典籍,晚年批评佛法未足救时弊,着眼点也还是在“致用”。

“求是”与“应用”尽管路途不同,前者由“求是”至“应用”,后者由“应用”释“求是”,但读书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古今都是一样的道理,关键在于“应”什么之“用”。语文作为工具,不应沦为求取功名的敲门砖,而是对学问的“求是”; 所谓人文,决非言不及义曲解经典或意识形态化的枯燥说教,而是个体生命的饱满、社会进步的追求与人类精神家园的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