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农村人力资源迁移性开发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农村人力资源迁移性开发的现状与趋势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以迁移性开发为重点,对农村人力资源进行系统有效的开发,这将有利于农村人力资源专业技能的提升,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健康素质的改善,进而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长三角地区农村人力资源迁移性开发的演变历程为迁移数量增加、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以及向本地城镇企业的迁移为主,其发展趋势是建设工业型新农村,加强教育和培训,促进户籍制度的改革。

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源;迁移;长江三角洲

中图分类号:F30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0-0090-03

1 迁移性开发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影响

1.1对专业技能的影响

据江苏省农村经济调查局统计,2003年转移劳动力中按照小学毕业6年、初中毕业9年、高中毕业12年、中专毕业15年、大专及以上毕业16年计算,全省转移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2年,相当于初中毕业以上的文化程度,比全省农村劳动力高0.9年。在转移劳动力中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占25.4%,比全部农村劳动力受培训的比重高10.2个百分点。这些素质相对较高的农村劳动力通过迁移流动,对各地不同的行业工作,通过岗位培训和自己在工作中的学习,可以学到相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接受并掌握先进的管理方式,通过这个过程可以为今后的创业和发展积累相应的知识。这些都有利于劳动力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为以后回来创业、发展二三产业提供良好的人才资源。

1.2对思想观念的影响

农村人力资源的迁移性开发,是城乡之间劳动要素的相互吸引和互动过程,表现为追求在城市扩大视野、增长见识、掌握技术等人力资本积累。当广大农民从封闭性及自我循环和自我发展状态中走出来之后,面对现代城镇的文明,伴随发达的科技、便捷的交通、丰富多彩的文化,促使广大农民生成全新的生存观念、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生价值观。同时,到经济发达地区务工经商的农民,带回了城市现代文明,通过自己行为方式和生活观念的转变给家乡带来了影响,人们的思想和意识观念开始转变,对于社会变革、法制观念、新技术采用、接受教育以及计划生育等思想观念比较容易接受。

1.3对健康素质的影响

农村人力资源的迁移,使得农民收入明显增加,用于家庭医药及卫生保健等健康投资的支付能力不断增强。在1980―2004年的25年间,不论是长江三角洲地区还是全国范围,农民每年用于医疗保健方面的费用占当年全部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都呈现上升趋势(见图1),并且长三角地区的医疗保健费用的增速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1980年上海市农民用于医疗保健的生活消费支出人均8.1元,占当年人均总生活消费支出321.8元的2.52%,1990年,2000年和2004年这个数字分别上升为2.67%,5.05%和6.7%。同属长三角地区的江苏省,2004年农民的医疗保健支出比1980年增加158.9元,在总生活消费支出所占的比例是1980年的2.47倍。浙江省的同一统计数据在25年间增长了4.97%。另外,由于农民在外出求业、就业的过程中文化素质提高了,他们的吃、穿、住、行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更加合理和科学,充分认识到吃好和吃的有营养的重要性。而且,长期在城市生活,也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这些都有利于劳动者健康素质的改善,进而推动农村人力资源质量的提高。

2长三角地区农村人力资源迁移性开发的演

2.1总量和就业结构的趋势变化:迁移数量增加,就业结构不断优化

大量的农民从第一产业转移到发展速度更快的二三产业,促进了劳动力与生产资源结合,提高了人力资源的配置效率。近年来,上海市政府把促进就业的责任列入政府考核体系,以“三个集中”(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带动农村居民非农就业。2004年上海市以73.7%的非农业就业人员占农村就业人员的比重排全国第一位,浙江省和江苏省分排在第三,第四位。就整个长江三角洲而言,1998―2004年平均每年新增的非农就业人口为52.4万人,而同期增加的农村就业人口只有年均18.27万人;非农业就业人员占农村就业人员的比重由1998年的46.39%上升到2004年的60.76%,年均增长2.05个百分点(见表1)。劳动力在产业间和地区间地自由流动和组合,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迁移,促进了包括劳动力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在更大的区域内自由组合,也使得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结构不断优化。以浙江省为例,1985年的就业结构为第一产业69.7%,第二产业21.6%,第三产业8.7%;到2004年已经调整为36.7%,37.2%和26.1%。按照江苏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富民强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以及到2020年全省城市化水平达到50%的要求,今后几年,江苏每年新转移农村劳动力要达到50万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推进农业现代化。有序地对农村人力资源进行迁移性的开发,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只有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或城镇,大量减少农民,土地的使用和农业的经营才更具有规模效益,农业才能实现现代化。所以,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长三角地区农村人力资源迁移性开发的数量还将不断增加。

2.2收入趋势变化: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

农村人口向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迁移从事务工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Hicks,J.R.)在1932年就指出:“区域间的经济利益差异,其中主要是工资差异,是劳动力迁移的首要动因”。农村劳动力的迁移是由于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产业之间的种种落差造成的,但其中最主要的还是收入落差。2001年江苏省实现1 241万农村劳动力的迁移,务工总收入高达750亿元,相当于该省财政收入的71%。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包括其在非企业组织中得到的收入,在本地企业中得到的收入,外出(本乡以外)打工或从业得到的收入和其他收入四个部分。2001―2004年4年间,长江三角洲地区农民外出务工的收入持续增长,由2001年的人均1 206.63元提高到2004年的2 177.6元,平均每年增加242.74元。2002年外出务工收入占长三角农民工资性收入的比重为17.12%,比上年提高2.99个百分点,对农民总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47.23%(见表2)。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主要来自人力资本存量的差别。农民由工资性收入所获得的收入增加值高于务农收入,原因在于进行迁移性开发后的农民具有比其在原行业或地区更高的人力资本存量。以江苏省为例,2002―2004年3年中,外出务工收入平均每人增加了108.69元,对工资性收入增加的贡献率平均为53.12%,而工资性收入的增加额平均占全年农民收入增加额的64.43%。可见,农民外出打工或从业得到的收入增长支撑了工资性收入增长,而工资性收入增长又支撑了总收入的增长。

人力资本是人力资源的资本形态。我国多年来的实践表明,人力资本的内涵(文化程度、技能水平) 与人的收入水平成正比例关系。根据社会学原理,农村家庭的收入与农村人力资本内涵的高低之间将产生“马太效应”,家庭收入越高的家庭,在人力资本方面的投入会越大,并且形成良性循环,具有加速效应。农民由于迁移而促进总收入的增加,不仅使得其有能力加大本身在健康医疗、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投入,也激励其对下一代人力资本的投资,还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一种示范效应,刺激着周围人群着手提高自身素质,从而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充分、持久的开发。

2.3迁移区域的趋势变化:总体以向本地城镇企业的迁移为主

“九五”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一系列城乡开通政策的实施,农民迁移和进城的门槛低了,农民转变为市民的步伐加快,农村人口在减少,江苏省农村劳动力也在大量的流进城市和闯入全国各地打工创业。抽样调查显示,2004年江苏省外出从业劳动力中在本省迁移的占67.5%,转向省外和国外的占22.5%。江苏省农村劳动力的迁移存在鲜明的地区特色,苏南农村劳动力迁移以本地就业为主,苏中本地和异地并重,苏北以外出为主。根据抽样调查资料,在从事非农业的农村劳动力中,苏南有78.16%的劳动力在本乡就业,苏中只有51.41%,苏北是48.68%。

浙江省的县域经济是大量吸纳农村迁移劳动力的重要主体。工业园区,个体私营经济,专业市场等乡镇企业发展形式使得浙江省的农村人力资源迁移性开发取得巨大成功。具体而言,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杭州嘉兴湖宁绍地区由于乡镇企业发达,就业机会较多,农村劳动力远距离外出就业相对比较少。温州地区最早打破行政区域划分的块块限制,形成了大批离土离乡但不背井的劳动力队伍,遍布全国各地,温州成为外出就业比重最高的地区。

2004年住户调查资料显示,沪郊农业劳动力迁移多在本市范围内,其非农就业在本乡镇的占82.1%,镇外区内的占10.7%,区外市内的占6.8%,本市以外的仅占0.3%。沪郊的乡镇工业企业对上海市农村人力资源迁移性开发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除个别年份外,沪郊乡镇工业吸纳农村转移的劳动力比重一直在70%以上。2002年,上海市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机制,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可以预测未来上海市农民迁移的地域将主要转向城镇或郊区。

3趋势与对策建议

3.1建设工业型新农村,拓宽和稳定农村劳动力迁移的主渠道

长三角农村劳动力以本地乡镇企业的迁移为主,而长三角地区本身的经济基础和产业发展又促使其走向工业型新农村的发展道路。工业型新农村的迅速发展,将吸纳和引导农村劳动力加快流动,这是农村人力资源迁移性开发的主要趋势。因此,我们应当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以工业反哺、城市支持为条件,以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各类工程为主线展开工业型的新农村建设,有效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并且以工业经济实力为基础,整合农村的土地、人力等资源,实现共同发展。

3.2教育和培训是农村人力资源迁移性开发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现代的工业企业和其他非农企业都需要更高知识和技能水平的劳动力,这也对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他们加快人力资本存量的储备,具体而言便是加强自身的教育培训。首先,必须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建立健全农村教育保障机制,广泛挖掘可供使用的教育资源,建立起更加公平公正的教育投资体系和回报机制。其次,增加对农民职业教育业余教育、短期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投资,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与职业技能。

3.3户籍制度的改革将进一步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迁移性开发

2007年3月,公安部召开全国治安管理工作会议,会议议题之一是讨论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近年来广受关注的取消农业、非农业的二元户口制度问题有望得到解决。这意味着农民可以得到更大的迁移自由,从而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需要指出的是,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城市中,如果马上取消全部的户籍制度,可能在管理上会造成一定的难度,因此户籍制度改革应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200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2]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农村经济调研报告――200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3]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01―200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2006.

[4]国家统计局,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0―200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06.

[5]刘福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效应[J].经济问题,2005,(1).

[6]张呈琼.人口迁移流动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J].人口研究,2005,(1).

[7]傅江景.WTO与我国劳动力的国际转移[J].学术交流,2002,(2).

[8]汪发元,等.农村人力资源现状与开发途径探讨[J].农村经济,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