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给读者更多的视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给读者更多的视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笔者至今对2008年末的一则新闻记忆犹深,那就是上届美国总统小布什离任时的电子档案存储量,据纽约时报报道,“布什政府电子档案存储量为大约1亿GB,这一数值约为前总统比尔・克林顿两届政府档案总量的50倍,是国会图书馆2000万册编目图书内容总量的5倍。预计仅电子邮件一项就可占2万GB至2.4万GB存储。相比之下,克林顿执政时期电子邮件总量不到1000GB”。

全球的电子文件的发展态势从中便可管中窥豹了。计算机的大量普及、操作系统的简易便捷化、管理软件的日臻成熟,加之各级领导对电子档案的重视,使得电子档案事业近年来在我国的发展势头也十分迅速。各级档案馆数字化项目纷纷上马,对档案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也提上日程,一批批的纸质档案通过数字化建设项目拥有了电子版,通过档案馆网站定期向社会,通过此项工作,延伸了服务领域,扩大了服务范围,是档案馆融入民生的重要一步。

但是,我们在满怀激情的同时,有时会力不从心。因为一方面纸质档案作为一种传统档案形式,在档案载体行列中占居统治地位由来已久,对纸质档案保管利用已轻车熟路的档案队伍来说,对电子档案的管理在技术上和观念上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另一方面,虽然电子文件在某些方面有着绝对性的优势,但是在保密性、安全性等方面,现阶段内电子文件的这些硬伤都是很难克服的,而在这一点,传统的纸质档案表现卓越。

这难免会令广大的档案工作者迷惑,究竟我们该何去何从?我们有很多问题:从宏观上讲,我国电子文件管理战略的定位与基本特点是什么?我国电子文件管理的体制是什么?电子文件管理标准体系是什么?回归到实际具体操作,我们也有疑惑:工作人员是主动地学习电子文件这个新事务,还是被动地接受?在进行工作思路设计时,如何做才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所以说,这不仅是技术的较量,更是观念的博弈。

6月下旬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的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各国专家给许多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和意见。本刊记者对此次研讨会组织策划了一组专题文章。希望通过此次专题策划,读者可有机会与专家享有同样的视野,对电子文件有着更新的认识。

7月28日,国家档案局和国资委联合召开中央企业档案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近几年来中央企业档案工作的经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研究和部署今后中央企业档案工作,促进中央企业档案工作更好地为中央企业服务,同时实现中央企业档案工作的科学发展。此次会议的召开,对中央企业档案工作的深入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此外,我们对第2期所刊登的“一战华工”专题进行了后续报道,本期的文化遗产栏目组织了《去寻回被遗忘的历史》、《欧战赴法华工寻踪》两篇文章,对读者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进一步解读。7月,季羡林、任继愈两位学术泰斗的相继去世让我们哀叹不已,在怀念大师的日子里,我们同时也要躬身自省、审视本心,本期《音容犹在德泽长存》一文便是叙述了作者悼念季羡林先生的佳作,值得一读。我们希望读者通过阅读本刊,能够获得更全面的信息、前沿的学术知识和新的业务研究,扩展视野,那么编者们的意愿也就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