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亲笔信 第2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如今伊妹儿和手机短信盛行便捷,传统的信,早已经没什么人写了。据统计,现在邮局里只有不到百分之十是私人信函,这些信封和信瓤,不知又有多少是打印出来的。
所谓传统的信,是需要自己用笔来手写。过去写信时常用的一句话,是“见字如面”,那是要看见信上亲笔写的字才是,每个人的字体都不一样,即便写的字再歪歪扭扭,也是自己写的,沾着心情和体温,让收信人亲切,一望便知,而为自己独有。所以,过去才有鱼雁传书的美丽传说,才有“家书抵万金”的动人诗句。
在最近一期的《万象》中,看到前辈学者陈乐民先生的遗作《给没有收信人的信》,全部毛笔书写,信中拳拳心意是随蝇头小楷字字花开的,和电脑键盘里机械打出的信件无法同日而语。陈先生这样的信,大概是一襟晚照,属于最后的古典了。
一个一辈子没有亲手写过一封信的人,或一辈子没有收到过别人亲笔写给自己一封信的人,都是不完整的人生。如今电脑非常发达,点击几下键盘就可以轻松地发出一封信。最可怕的是手机短信,它是“伊妹儿”的缩写版,那里早已经储藏着无数条短信,按你所需,任你所取,就像是一副扑克牌,可以来回地洗牌,组合成不同的条目,供你在任何节日里发给任何人。据说,编纂手机短信已经成为了现今的一种职业,和过去替人书信的职业相似。不过,也不像,过去书信,总还带有者手上的一缕墨香,带有属于你自己的一份真实,手机短信却如烟花女子一样,很可能在刚刚发给你之后,又马不停蹄地发给了另外一个人,在几乎同一时刻大家不约而同地接受到同一条一字不差的短信。有时候,真觉得科技是人类情感的杀手,用貌似最迅速的速度和最新颖的手段,扼杀人类心底最原始的也是最朴素的诉说。
我要说,还是要珍惜手写的家信,特别是在春节的大年夜前,起码该给自己的亲人亲手写一封平安的信、祝福的信。家书抵万金,家书抵万金呀,仅仅从电脑或手机里发出的信,还能够抵得上万金吗?
三十多年前,我突然收到母亲请邻居帮忙拍来的电报,得知父亲病逝,忙从北大荒赶回北京奔丧。一路上心里都奇怪,母亲不识字,家中只剩下她独自一人,慌乱之中怎么会找到我的地址并能够一眼认出来?回到家,看见母亲的床垫底下,压着的都是我写给家里的信。母亲不认字,但熟悉的字迹让她知道那就是我,枕在那些信上睡觉,让她心里踏实。她就是拿着床垫下其中的一封信,请邻居打的电报。
可能正是看到了亲笔信的力量和意义所在,有人想竭力挽住已经渐行渐远的亲笔信。看最新的一期《TimeOut》杂志上介绍,有一网站,举办这样一个活动,叫做“陌生人,让我手写一封信给你”。它这样说:“你多久没收到过信了?你多久没给人手写过信了?让我手写一封信给你,让我的心情化成字迹、装进信封、贴上邮票、扔进信筒,让邮差交到你的手里。现在开始,留下地址,让我写一封信给你。”我不知道会有多少人能够给他们留下自己的地址,换取一封久违的亲笔信。因为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还在乎一封亲笔信。
不管怎么说,还得是自己亲笔写的信才好。亲笔写的信,无论对于看的人,还是写的人,感觉都不一样,滋味都不一样。就像清风和电扇或空调吹来的风不一样,就像鲜花和纸花或塑料花不一样,就像肌肤之亲和隔着手套握手或戴着口罩亲吻不一样。
独下千行泪,开君万里书。亲笔信,只有亲笔信,才能让你有这样的心情,又能让你如此的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