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动因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动因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从利益相关者博弈的角度构建博弈模型,通过分析公司之间、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公司与政府之间的博弈关系,推导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利益相关者;动因;博弈

1、会计信息失真的动因分析

(1)会计信息披露的博弈主体

会计信息披露的博弈主体包括政府、债权人、所有者、经营者以及其他与企业相关的个体。其中,经营者作为会计信息的披露者,是主动方;而剩余其他各方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是被动的接受方。各方因为利益、地位的不同而展开博弈。

(2)基于利益相关者角度的博弈分析

1)企业与企业间的“囚徒困境”

如果将“囚徒困境”中的具体数字换成任意的X、Y、W、S,将模型改为:假设博弈方换为企业1、企业2,X、Y、W、S分别被赋值为12,、8、4、2,他们若都提供真实信息,则各自得益为8;若一方提供虚假信息,则其得益为12,对方为2;若都提供虚假信息,则得益均为4,如表1:

根据表1,纳什均衡为(虚假,虚假),即存在企业会计造假行为。企业作为理性个体选择提供虚假信息的策略进行会计处理,说明在企业之间的博弈中,造假带来的利益大于不造假。进一步分析,其原因在于会计行为约束条件过松,企业造假遭受的损失太小,抵消损失后的收益仍大于不造假的利益。可见,我国目前的会计约束机制不够健全,造成企业之间进行博弈时,最佳策略就是造假,不造假反而成了次优策略。

2)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的博弈

假设董事会与经理人员每年年末签约一次,董事会将根据经理人员本年度内的经营绩效决定其报酬及是否与其续约,可以得到:

年末经理人员面临着真实和虚假会计信息两种选择以谋求自身利益。董事会则面临着续约和解聘两种决策。当不存在内部审计和经理人市场时,二者的决策可以看作两个完全独立的活动:①当经营者预计董事会选择续约时,他们选择虚假信息,这时将获得45的效用。②当经营者预计董事会选择解聘时,他们仍将选择虚假信息,在离任前大捞一把,此时其效用降为35;董事会收益降为75。③当董事会认为经营者诚实可信,他们将选择续约,收益为85。④当董事会认为经营者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时,他们将选择解聘,以避免收益进一步下降至65。因此,从短期来看,不存在内部审计和相应的监任、惩罚机制时,提供虚假会计信息以谋求个体利益最大化将是经理人员的最优选择。如果双方在第一次签约时便已明确经理人员的任期为N年,第N年合约到期时经理人员将被解聘,他们会提供虚假信息;而在前N-1年中,只要不犯太大的错误就不会被解职,因而他们会利用占有的信息优势而产生“道德风险”。

3)经营者与政府之间的博弈

对于经营者与政府的博弈,可以通过下面的模型来加以分析。

U1:政府监管的收益C1:监管成本U2:经营者操纵利润收益F:罚款C2:操纵利润的其他成本H:贿赂审计人员与经营者合谋的费用

有效的政府监管应做到U2-F-C2-H

但是,如果将模型稍加改动,结果将完全不同:假设F+C2+H足够大(∞),则(操纵,监管)的得益将为(-∞,U1-C1),不管政府监管程度如何,经营者一定会选择(不操纵)。可见,加重对经营者操纵利润的处罚和贿赂审计者合谋的成本,或建立有效的职业经理竞争和证券市场退出机制,会有效抑制信息失真的状况。

2 、对改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启示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改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

(1)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造假成本,降低其综合收益。根据“理性经济人”假设,上市公司经营者的行为遵循成本收益原则。因此,应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提高其造假所丧失的道德成本,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使提供失真会计信息者得不偿失,从而消除其提供失真会计信息的动机,从根本上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2)健全社会监督体系和内部监督机制。监管机构要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的质量监督,使注册会计师在工作中提高风险、责任和职业道德意识,守住会计信息失真的最后防线。上市公司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理论和业务水平,从而有效的发挥内部审计对公司业绩的监督作用,防止经营者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行为。

(3)完善证券市场,促进投资者对真实会计信息的需求。发挥市场监督作用,疏通信息渠道,形成公开、公平的市场环境,减少经营者占有、垄断信息的可能。引导投资者进行理性投资并帮助其疏通信息渠道,防止盲目投机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推波助澜作用,促进投资者对真实会计信息的需求,为建立长期诚信的资本市场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顾晓,卢蕾: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失真现象的经济博弈分析[J].财会通讯(学术),2006(4)

[2]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3]李心合:利益相关者财务论[J].会计研究,2003(10)

[4]韩素芬: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J].财会通讯,2007(2)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