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传递信念与希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传递信念与希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为大众日报政教新闻中心的一名记者,受报社派遣,我有幸成为省内首批进入抗震救灾一线的记者,也是报社唯一一名两次入川采访的记者。

5月13日,我和摄影记者房贤刚一起,登上了飞往成都的班机,然后冒着大雨到达重灾区都江堰。一次次艰苦的采访开始了。都江堰、汶川、北川、彭州、绵阳、绵竹、青川、安县,几乎所有的重灾区,都留下了我的足迹。

5月16日上午,我们赶赴彭州小渔洞镇采访。出租车行至一座大桥前停住了。桥已经垮塌,要想到达,必须趟过齐腰深的河水。时间耽误不起!我和房贤刚挽起裤管,脱下鞋子,举着相机、采访本和鞋,互相搀扶着趟了进去。河底都是被泥石流冲下来的碎石,赤脚踩在上面钻心地痛,但急流不容我们停下来。这条宽20米左右的河,我们走了近半个小时。

汶川是震中,映秀则是震中的震中。映秀到底怎么样?所有人都想知道。经过4次努力,19日一早,我们终于从都江堰出发,踏上了通往映秀的道路。这条国道213线,被当地媒体称为“恐怖死亡线”。路的左侧是连绵陡峭的山峰,右侧就是咆哮的岷江。山上不时落下的碎石提醒我们:稍有不慎,我们的车辆就会被砸扁,或者摔进滚滚岷江。小心翼翼,提心吊胆,余震还是来了。车辆行至漩口镇寿江大桥时,我猛地感到车子前的景象剧烈晃动,车辆也开始不听使唤,那种感觉像是坐船。这时,山上的碎石开始不断砸到车顶上,令人毛骨悚然。机警的司机反应奇快,猛踩油门冲了过去。身后,更多、更大的石头掉了下来。

经过10个小时跋涉,我们终于在下午6点到达映秀镇。虽有心理准备,眼前的景象仍令我震惊。这座昔日的阿坝州第一镇,完全成了一座废墟。遇难者的尸体被不断挖出,幸存的人们,已经哭干了眼泪,哭肿了双眼,面无表情地呆坐着,让我不忍心去打扰他们。

5月20日,报社安排我回济南休整。6月2日,我再次飞往绵阳,赶赴北川。此时,山东对口援建北川的工作已经全面展开。我要做的,就是跟踪报道山东的援建情况。

6月7日,我与摄影记者汤序民一起赶赴北川香泉乡的淄博援建点。行至流溪村时,我们被两名士兵拦住了:再往前走就是地势低洼地段。一旦堰塞湖发生1/3溃坝,这里所有道路都将是一片。为了我们的安全,两名士兵任凭我们好说歹说,就是不让进。几经周折,我们趁他们不注意,步行溜了进去。将近1个小时后,迎面开来一辆农用三轮摩托,司机是当地村民。得知是山东来的记者后,他无论如何要送我们过去。于是我们站在三轮车的车斗里,颠簸到达了淄博援建指挥部。在刺眼的“堰塞湖溃坝警戒线”前,坚持施工的援建人员对我说,“地震都不怕,还怕什么堰塞湖?只要能让老百姓赶紧住上板房,我们什么都不怕。”

6月8日,农历端午节。北川曲口镇任家坪村的村民吴德民,拿着一篮粽子,赶到青岛援建指挥部,逐个剥开,递到援建队员面前。这位在地震中失去儿女的老人,把山东援建队员当成了自己的孩子。这样的情景,在我脑海中久久定格。

从5月13日到20日,从6月2日到14日,我共在灾区工作了21天。回头计算一下,两次入川,平均每天的行程达到300余公里,经历的余震近万次,有强烈震感的就达40余次。5月18日凌晨1:10,我正在电脑前整理采访资料,便觉得地板剧烈晃动。余震!我一下子跳了起来,迅速到卫生间墙边躲避。大约六七秒钟过后,晃动结束,外面开始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跑不跑?跑出去,就没法继续工作了,于是我选择留在房间。这天晚上,除了我,宾馆里空无一人。后来得知,这次余震的震级是6.0级。

在这里,我还想说一说母亲。她的身体不太好,开始时,我并不想把去灾区的事情告诉她,但这不可能。因为她每天都会看我的稿件,一篇都不落。当我登机前打电话告诉她时,她只是轻轻地说:“去吧。好好工作,注意安全,每天早晚打个电话。”在映秀镇,手机一直没有信号,当我晚上10点赶回都江堰时,一下子收到18条短信,内容是相同的:“儿子,你在哪里?安全吗?妈妈惦记你。”我赶紧把电话打过去,听着她急切的询问,我却泪流满面,什么都说不出来。只是一句:“妈,对不起。”此时此刻,我想,我不是个合格的儿子,但我是一名合格的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