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理解与丰富 重组与超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理解与丰富 重组与超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材(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载体,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新课程倡导“用教材教”,“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是区分新旧教学的分水岭。作为化学新课程实践者的教师,如何落实“用教材教”,实现教材价值的最大化呢?笔者现将自己的实践和思考进行简单的总结,希望能给教学一线的化学教师一些启迪。

一、理解教材,明确学习目标

与传统教材相比,高中化学新教材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学习内容具有选择性。教材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可供选择的必修和选修课程模块,同一学习主题的内容,按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分解在不同模块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及未来发展的需要,学习必修模块和不同的选修模块。二是学习目标多元化。新教材赋予学习内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因此,准确理解教材是实现“用教材教”的基础。

理解教材。第一要通读教材,从整体上宏观把握教材的编排体系,掌握教材知识结构,明确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准确界定同一主题学习内容在不同模块的广度和深度。第二要深入教材,钻研教材。明确所要学习内容的三维目标的具体要求,领会教材的编写思路、知识建构的途径、达成目标的方法、难点突破的策略等。

例如,原电池在《必修2》《化学反应原理》《实验化学》三个模块中均有涉及。但三个模块的学习目标不同,《必修2》要求“通过学生的实验探究活动,认识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初步认识原电池反应的原理”。《化学反应原理》要求“通过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探究活动,了解原电池的构造特点及工作原理,能正确书写电池正、负极的电极反应式及电池反应方程式”。《实验化学》则要求“通过对不同材料构成原电池放电效果的比较,初步认识电池的极化作用,加深对原电池工作原理的理解”。教学过程中要准确把握好教学的侧重点,必修教学要注重基础性,防止一步到位,增加学生的学习困难;选修教学要注意转换视角,变换重点,形成知识体系,加深对原电池原理的理解。

二、丰富教材,拓展思维空间

杜威认为“所谓教材,就是在一个有目的的情境发展过程中所观察的、回忆的、阅读的和谈论的种种事实,以及所提出的种种观念”。也就是说,教科书不是教材的全部,它仅是教学的一种媒介、一种工具、一种资源。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从生活、社会等各方面挖掘学习素材,丰富教学资源。

例如,在讲《必修2》“原电池”内容时,向学生介绍电池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航天航空等领域的应用;增加“水果电池”的趣味实验;播放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动画视频等。在讲《必修2》“铝的性质”时,将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设计为探究实验,增加铝热反应的微型实验等。

丰富教材的目的不是增加学习的难度,而是通过丰富教材,拓展思维空间,激发学习的兴趣,转变学习视角,感受学习知识的过程,最终达到易化、活化、深化教材的目的。

三、重组教材,优化知识结构

新教材重视学习内容的“社会性”,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教材栏目形式多样,令人耳目一新。如:活动与探究、观察与思考、交流与讨论、信息提示、拓展视野、资料卡、问题解决、整理与归纳等。教材编写方式的改变,使新教材出现了知识系统性不强,前后内容衔接不到位,实验探究缺乏知识性结论等问题。对新教材出现的新问题,教师不能一味地埋怨,而是要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打破教材局限,重组教材,优化知识结构。

例如,在学习《必修1》专题1第一单元“氧化还原反应概念”时,学生对常见元素化合价、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确定的方法存在知识的漏洞,教学中要及时进行有关化合价知识的“补偿”教学,实现初高中学习内容的有效衔接。在学习《必修1》专题2“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时,可以将《必修2》中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内容调整到《必修1》专题1第三单元进行教学,为学生认识化合价变化的本质,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转移做好知识的铺垫。在学习“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时,将教材内容重新整合为铁及其化合物和铜及其化合物两个部分。从缺铁性贫血的治疗与防治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学习Fe3+、Fe2+的检验及相互转化。

重组教材不是抛弃教材,而是在尊重教材、服务学生学习的前提下,调整知识的学习顺序,补充相关知识的“间断点”,删除不适宜的教学内容,优化教材知识结构,使教材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四、超越教材,构建活动方案

教学过程不是教师照本宣科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师生对话、交流、沟通与活动的过程。因此,教师要超越教材,将静止的、统一的文本素材,转化为动态的、个性化且富有弹性的师生活动方案,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学习的舞台。

例如,在讲《必修2》“化学反应限度”内容时,笔者设计了如下活动方案:

[课题引入]人们常说:“忍耐是有限度的!”你们能解释一下“限度”的含义吗?

[学生活动]查阅词典中有关“限度”的解释。

[教师设疑]化学反应是否存在限度呢?能否用实验来证明化学反应存在限度呢?

[学生活动]交流讨论教材中“探究FeCl3溶液与KI溶液的反应限度”的实验方案。

[教师活动]解答学生对实验方案的质疑,并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

[学生活动]分组完成实验,交流讨论,形成实验结论。

[过渡]实验证明,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有一定的限度,只是程度有所不同。

[教师设疑]化学反应为什么存在限度呢?

[学生活动]以合成氨反应为例,交流讨论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生成物浓度,正反应、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

[整理与归纳]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当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不再发生变化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教师设问]化学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日常生活中是否存在动态平衡?请联系实际谈谈你们对“动态平衡”的理解?

[学生活动]交流讨论。

[问题解决]钢铁生产是17世纪从英国开始的第一次产业革命的两大产业之一。生产中发现,炼制1吨生铁所需焦炭的实际用量,远高于按照化学方程式计算所需的量,且从高炉顶出来的气体中含有没有利用的CO气体。开始,炼铁工程师们认为是CO与铁矿石接触不充分之故,于是设法增加高炉的高度。然而,令人吃惊的是,高炉增高后,高炉尾气中的CO的比例竟然没有改变。这成了当时炼铁技术中的科学悬念。你们能破解这一科学悬念吗?

[学生活动]交流讨论后形成如下结论:C(焦炭)+CO22CO和Fe2O3+3CO2Fe+3CO2均为可逆反应,条件一定时,反应最终达到平衡状态,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

总之,“用教材教”要求教师对于教材既要“钻进去”,又要“飞出来”。钻进教材之中,吃透教材、理解教材;飞出教材之外,建构教材、超越教材。最终实现用教材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根本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