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解析职业院校物流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解析职业院校物流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职业院校物流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面向理论与实践统一性教学,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特征,转变教学模式,以实践教学为关键手段,以实现学生能力与技能的提升。

【关键词】职业院校 物流专业 一体化教学模式

随着市场经济多元化的发展,市场化、专业性、复合型物流专业人才已成为市场所需,然而现代社会中物流专业人才质量仍不能满足物流发展要求,这就对提供人才资源的职业院校教育提出了新挑战,促使其进行物流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推行与实施。

一、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教学立足点

在市场环境下,物流专业人才不仅仅要掌握专项物流知识,如包装、仓储、运输等知识,而且需要掌握市场动态、产品养护、资源调配、供应链管理等多方知识和技能,而物流专业的实践性质,则要求教学必须关注于实践教学,以促使学生进行具体化的实践与技能应用。

(一)教师“教”与学生“学”相统一

现代教育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物流专业作为深入市场经济的专业性教学,要实现其专业技能和知识的传授,必须要将教师“教”和学生“学”统一起来。一体化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其具有互动性、主动性特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角色,改变教师主宰者的身份,下放自己,以有效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教学指导者的身份进行教学,以实现学生参与到课堂之中,进而实现物流专业一体化教学的职业性、互动性特征。

(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统一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直接表现。物流专业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而且其涉及知识面较广,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实现实践教学的支持,以有效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具体操作实践的能力。其一,实训环境的创设。将教学放置于物流实训室、模拟物流情境、物流企业等环境中,将教室、试验、训练等多种功能融于一体,实现有效实践情境的创设。其二,教师理论与操作力的提升。要实现教学实践的有效性,必须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尤其要实现理论教师与实训教师的一体化,以便在进行实际教学指导中,规范、指导学生的实际操作,促使学生将理论正确运用到实践操作之中。

(三)技能教学与能力教学相统一

职业院校教学集中面向专业性技能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但是,在教学中,一些教师只关注技能与知识的实现,而忽视学生能力培养,这就丧失了一体化教学的本质要求,进而阻碍了学生能力的有效提升。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一体化教学以实用性、有效性、全面性等要求,促使教学实践实现技能与能力双向教学。

二、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途径

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实现现代物流教学效果实现的有效途径,其关注到学生技能与能力、理论与实践、学生与教师等方面的有机统一,而要实现其教学模式构建,也必须深入到教学要素上,关注教学实践、学生主体性,以及教师技能与知识组合。

(一)以市场为依托,优化教学内容

现代物流专业所涉及的知识、理论和技能不断增多,而且物流内部涉及环节众多,且每一环节包含知识众多,如送配环节中运输工具的选择、路线安排、资源调整、产品检验、物流包装、仓储管理等,而在市场环境下,物流专业不仅仅是原来对物流运输的管理,而且涉及现代物流中的很多知识,如商务物流、市场管理理论等,这就要求职业院校结合市场动态化要求,进行教学内容的优化和课程体系的重构。

其一,优化教学内容,进行内容创新。在已选教材的基础上,将基础内容、专项内容以及综合内容进行有机调整和组合。以基础性内容为重点,进行理论优化,如将理论度高,难于理解的理论,以边讲述边操作的方式或是以口语讲述的方式,降低理论难度,帮助学生理解,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安全教育、报表、单据等基础性知识;以流程操作为物流专项教学内容展开调整的标准,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业务流程;根据市场现代物流内容的更新进行新内容注入,如现代信息物流、管理物流等,以实现市场化教学内容的调整。其二,面向市场,打造岗位教学模块。这是直接“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在市场岗位的要求下,调整课程设置,进行专项化定位,并进行对应的目标和技能训练,使每一个岗位模块都有相对应的技能侧重点,以实现专业技能和知识教学。

(二)以学生为根本,实践人本教学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现,要求学生与教师互动效能的发挥,同时,在其实践性的教学中,必须以教师的影响力和组织力进行推动,以将学生的原有知识和新知识进行结构链接,通过优化的知识结构,实现良好的学习活动。其一,抓住兴趣点,提升学生参与力。物流专业课程较多、内容差异性较大,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以学生的心理需求为基础,通过小组教学、物流任务布置、物流项目教学等方式,加强物流知识的传授。在其中,学生不仅是知识的接受者,而且通过已学知识,对任务进行分析,并将其理论进行实践验证,这就提升了学生的探究力,同时作用于教学效果的实现。其二,转变教师角色,实现学生能动性学习。教师要转变以往的“说教”模式,而采用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其中要求教师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份和职能,提升学生的自学意识和实践意识,变“讲述――问答――解答”的教学方式为“疑问――探究――解惑”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掌握知识。

(三)以技能为手段,提升学生能力

在一体化教学中,不仅要实现学生技能的培养,而且要实现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市场分析能力、思维能力等全方位能力的提升,以实现物流专业教学的根本性目标。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资源,进行实践性的教学,让学生在进行具体技能操作的同时,实现其能力的提升。如进行物流运输演示教学中,教师将产品检验――包装――运输――保管――到达环节的流程讲述后,让学生根据教师提示进行实际演示,并对其操作中的问题进行指正,这就有效实现了学生操作技能的提升,而学生在操作中,所表现出的合作研究、问题探索等现象,也正作用于学生实际运用理论能力的提升。

【摘 要】为更好地满足医药企业用人要求,实现学校教育与企业生产的“零对接”,要将医药企业要求与学校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起来。本文分析高职教育的不足,指出了目前高职院校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几个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革方向,探索将医药企业用人要求与高职学校人才培养结合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高职教育 企业要求 创新

职业教育承载着满足社会需求的重任,是培养为社会直接创造财富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的教育。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高职院校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要想培养出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就必须要将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职业能力建立起有机的联系。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来说,教学体系、教材、教学过程要不断地创新,这样学校才能发展,学生才能学到真正专业的知识。

一、以企业岗位需求为导向确定培养目标,构建教学体系

职业能力的生成离不开实践教学,离不开企业的资源依赖,而工学结合是利用校企资源实施实践教学的最佳途径。医药类的高职院校要以医药行业为依托,以企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在深入调查岗位需求的基础上对其岗位群及职业能力进行分析,及时调整专业课程体系,以岗位需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构建教学体系,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这个过程里要注重工学结合理念的导向性、体现企业行业的参与性、强化就业的功效性、实现实践教学体系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二、教材创新

(一)目前教材存在的问题

要想培养出符合行业企业需要的人才,一定要有实用的教材。目前所能使用的教材,普遍存在着两个缺点:一是理论性太强,实践性内容不足;二是跟不上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跟不上行业发展的需求。

目前科技的发展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但我们的教材、书中的理论往往落后于实践。学生在教材上找不到,在课堂上听不到,在实际的药品生产过程中却又确实存在。

(二)教材必须创新

在编写过程中,要独具匠心,区别于其他教育教材,充分展示新技术、新成果及在相关领域的应用。例如,只要不脱离医药行业,无论是从事新药研发、药品生产、药品营销、药品使用,都离不开“药品”,而对于药品的准入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目前中国太缺少这类人才。对于药品准入有何意义?药品准入的内容包括哪些?这些问题没有过深入的思考,教材中就更没有体现,学生也无从学到。

(三)教材要紧跟国家政策的变化而变化

国家对于药品的相关管理法规、政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地修订,我们的教材也应该紧扣国家法规政策的变化而及时进行修订,因为教材的修订有一定的周期,所以如果教材没有来得及改,那么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新法规的介绍。例如,《包装、标签和说明书管理规定》(暂行规定)(局令第23号)和《包装标签和说明书管理规定》(局令第24号),以及许多的补充规定,这些法规在不断修订,其要求也在不断地变化。这就要求我们所用的教材要及时进行更新修订,与时俱进。

(四)专业核心教材对学生的培养是关键

以前,大学生在教科书上所学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可能用到80%来指导实践,但是目前,学生从课本上所学的知识到了药品生产企业后所能用到的已不足10%。例如,药品生产过程中的清场是有着严格的SOP要求的,而目前,很多的学生到药厂后对此并不了解,最主要的原因是,社会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较快,而教材的编写和教学的改革还有待加强。

高职教育教材改革是以课程改革为基础,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要与课程改革紧密相联系,时刻反映课程改革的新思路,形成以课程标准为基础教材建设方向。高职教材建设除要坚持科学性、应用型、理论必需够用为度原则等,还需强调坚持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原则、学生为本、能力为本的原则,以及合作开发的原则。因此,高职高专教材的编写要吸收具有实际工作经验,又具有一定写作能力的人,与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校内教师一起编写教材,这样才能编写出真正反映现代科技成果的、真正有用的教材。

现在很多发展较好的优秀医药企业,都有自己的培训教材,对于生产的培训有:GMP基本知识、安全生产、洁净区工作原则、各种岗位操作规程;对于销售的培训有:GSP培训、产品经理的基本职责、医药代表的工作职责、学术推广的方法和思路等。而这些目前在大学教材上涉及较少。

三、教学建议

(一)专兼结合,组成教学团队

师资队伍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特别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需要聘请一定比例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专家、生产能手、销售精英到校任教。如果能建立校企人员的自由流动机制,将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企业人员从教书到著书立说,校企联合交流在逐步加强,这将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高校的建设。

(二)构建特色实训模式

1.校内外实训相结合

在制药专业类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实践教学比例在逐步增大,从认识实习到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学校应通过加强与医药企业的联系,一方面是为了更好了解企业不断变化的用人需求,另一方面可扩大校外实习基地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但是,在企业实习存在需要与企业生产同步的问题,有时会因为某些原因导致实习无法按教学安排进行,所以还应该在校内建立一个大规模的严格按GMP标准建设的车间,一方面让学生经常到车间进行模拟生产,另一方面,这个车间还可提供给一些中小企业进行员工培训,扩大对外服务。

2.虚实操作相结合

由于制剂生产GMP要求的限制,导致部分学生即使进入了车间但是真正动手实锻炼的时间不多,为解决此问题,可通过购置实训仿真软件,做到人手一台,仿真演练。同时可以给学生推荐精品课程网站,在多媒体教室在线或离线学习。

3.专项训练和综合训练相结合

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SOP,这些可通过专项技能训练对学生进行强化,然后将不同岗位组合到一起进行2~3个剂型的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在综合训练中存在的严重问题,还可再进行专项训练予以强化,培养出真正的实用型人才,学生进入社会后能尽快进入角色,实现“零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