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侯艳 我是个倔强的“戏疯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万众瞩目的第25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大赛暨第3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颁奖大会于2011年6月10日在成都落下帷幕,宁夏著名秦腔演员侯艳凭借《武松杀嫂》《花木兰》《安安送米》三部折子戏的精彩演出,摘得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项――梅花奖。
侯艳是继柳萍、张晓琴、李小雄后,第4个摘得此奖项的宁夏戏剧演员。获奖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很多戏曲爱好者对她们4人进行的比较、争论。对此,侯艳说:“我不怕和别人比较,希望别人能指出我的不足,有了竞争,我才可以往前走得更远。”
“罗晓英的女儿”
侯艳是宁夏石嘴山人,出生在梨园世家,继承了和母亲近乎一样的美貌和智慧。母亲罗晓英是宁夏著名秦腔艺术家,曾是宁夏固原地区秦剧团的台柱子,并担任过银川秦腔剧团团长。侯艳回忆说:“小时候和母亲一起去固原下乡演出,最不怕的就是走丢了。别人一看就知道我是罗晓英的女儿,就会把我送回家。那时候觉得可神气了。”
从小不是跟着姥姥去看戏,就是跟着母亲下乡演出。戏服上光鲜的装饰和闪亮的色彩、飘逸的长衣长袖让她心仪,母亲在舞台上的每一个台步、眼神、举手投足一招一式都让她艳羡不已。4岁的时候她便能记住大段大段的戏曲台词,让身边的叔叔阿姨感叹:“这孩子要是不演戏就可惜了。”
侯艳第一次登台是4岁的时候,是和妈妈同台出演《祝福》里的小阿毛。自此之后,侯艳就走上了充满波折和挑战的戏曲舞台。6岁进固原秦腔剧团学员班,9岁被母亲送到陕西省长安县戏校学习,11岁考入宁夏艺术学校戏曲学科秦腔班主攻花旦,16岁成为宁夏秦腔剧团的一名正式演员……
学戏之路,是漫长而艰苦的,侯艳能坚持下来,或多或少源于小时候那引以为傲的一句话――“罗晓英的女儿”。那时候没人知道侯艳是谁,知道的只是那个聪慧美艳且唱得不错的“罗晓英的女儿”,就像被罩在一个美丽的水晶罩子里一样,别人在艳羡时,罩子里的人却快要迷失自我了。“要在戏曲舞台上超越母亲证明自己”,侯艳每每在咬牙坚持时如是想着,直到现在,她才明白这一超越实现起来是多么的难,母亲为戏曲所作出的贡献和成就根本就不是她们这一代戏曲人能够比拟的。但在当时,正是这股子劲头儿成了倔强的侯艳唯一的坚守。
离开戏曲舞台的日子
倔强、叛逆的年轻人都曾想过,与其在安逸中墨守成规,不如在未知中披荆斩棘。16岁的侯艳无疑也是这样的。那时候整个戏曲界都不太景气,甚至一些戏曲人都羞于说出“我是个唱戏的”。当时又正好赶上宁夏秦腔剧团拆迁3年,很多人都选择了跳槽,剧团都快没了,何谈演出。
“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成长的烦恼总会在对未来的憧憬中不断被化解。拿着从团里领到的100多块钱工资,侯艳内心里的憋屈到了一个爆发的边缘。不顾家人的反对,她在温州商城开了一个小店铺卖服装,自己扛着蛇皮袋子挤火车进货,又在歌厅里兼职主持、唱歌。离开了戏曲舞台,离开了来自家庭的呵护与压力,这一刻她突然感觉到了欢快、自由。这种“小买卖+小事业”的发展模式在进行得如火如荼时,她又选择投身到大银幕中……
凭借着端庄淑雅的气质、清丽绝俗的外貌及深厚的戏剧功底,她先后在电视连续剧《红墙》《黄河渡》《千万别碰它》及电影《张寡妇黄酒》等多部剧中担任主要角色,并在由周星驰主演的电影《大话西游》中饰演观音姐姐。当她在荧屏中的表现得到越来越多的人认可时,大家都以为她将大放异彩时,她却走了回头路。
侯艳说:“我从来没有那么清楚明白地知道,自己是那么的迷恋戏曲舞台。戏曲行业里的苦,不是身体上的苦,更多的是一种坚守的苦。但戏曲有更多让我无法抗拒的诱惑,所以我要走回头路,但回头路我只想走这一次。”尽管如此,侯艳现在回想起来,仍觉得这段离开戏曲舞台的日子对她帮助很大,无论是表演上的集众家之所长,还是心态上的沉稳老练,或者是角色理解上的多元化感受,最后都融入她的戏曲表演中,水到渠成,俨然有大家风范。
梅花香自苦寒来
对于侯艳而言,能获得梅花奖,她最要感谢的人中肯定有一位慈祥的胖老太太――李小六,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老艺术家。侯艳申梅的三部折子戏都是出自李小六老师之手。其中,《武松杀嫂》既是她回归戏曲舞台接到的第一部戏,更是她回归戏曲舞台的大功臣。“当初拿到这部戏的时候,心里还是挺抵触的。一直觉得潘金莲这个角色是浮在水面上的人物,没什么可塑性。但看完剧本之后,我真的就寝食难安了。特别想演好这部戏,一定要把潘金莲的内心世界表现出来。”侯艳回忆道,“最让我惊叹、佩服的还是李老师对这种青年男女之间的情感把握,真可以说是妙到巅峰、深入人心。老艺术家们这种与时俱进的思想也给了我很多启示。”身边很多朋友都看过侯艳这部戏,大家共同的感受就是这个版本的潘金莲应该刻上侯艳的印章。
在朋友圈里,大家称侯艳为“戏疯子”。她自我调侃道,“在生活中别拿自己太当回事,但在舞台上一定要把自己当回事。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我要集中精力在舞台上,所以生活上我基本上是个,连过马路都要人领。听音乐、看书、看电影几乎占据了我现在所有的业余时间,这些都是我的表演所需要的,每天能干好这3件事,我就觉得特满足了。”
2007年,侯艳只身去中国戏曲学院进修导演,刚去不认识人,就成天一个人在琢磨戏,丈夫再给她打电话,电话另一边的她已是声音嘶哑。
还有一次,她要在《清风亭・盼子》中演老旦。对于旦角出身的侯艳来说,挑战的难度很大。旦角都特别注意身段,而老年人是自然佝偻的。多年来养成的习惯,使得侯艳一张嘴唱就立马摆出挺拔婀娜的身姿,试了很多次都不行。那段时间,她就成天把自己想成是一位老太太,走到哪儿都保持这个姿势。结果上天桥的时候还摔了一跤,引得行人侧目。
从小时候的天赋秉异,到青春期的叛逆倔强,再到如今的大气稳重;从《祝福》里的小阿毛,到《大话西游》里的观音姐姐,再到《武松杀嫂》里的潘金莲……正是这份倔强和疯狂,成就了侯艳一次次破茧成蝶式的蜕变。梅花奖对她来说,是个开始还是就此结束,都不重要。侯艳曾在自己的博客里写道:“世上的人们,有人喜欢浓桃艳李,有人喜欢水仙寒梅,我会维持自己特有的芬芳,不去随俗浮沉……”这是她和秦腔的约定,坚守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