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竹坡词艺术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竹坡词艺术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众所周知,周紫芝晚年在政治上附会秦桧而遭后人的鄙夷与诟病,对他的诗歌与词作流传上有负面影响,过去鲜少引起关注。近年对他的关注度有所提高,在其人、其诗、其词上都有相关研究,可谓开启了周紫芝研究的先河。周紫芝的《竹坡词》共存词156首,在南渡词人的词集中,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不容忽视,然而梳理为数不多的已有研究成果后发现,对竹坡词的研究依然存在研究格局失衡的问题。学者更多倾向于对竹坡词题材内容方面的分类与论述,而对竹坡词的艺术特色成就分析鲜有涉及,存在有较大研究空间。

【关键词】意象分析;词风风格;语言特色

一、竹坡词概述

(一)竹坡词版本源流。周紫芝词亦称为“竹坡词”、“竹坡老人词”,高邮孙兢在《竹坡老人词序》中称其:“嬉笑之余,溢为乐章,则清丽婉曲。当是岂苦心刻意而为之者哉。”周紫芝词作现今共传世156首,有汲古阁本《竹坡词》三卷收词150首,后今人唐圭璋先生又从《太仓米集》21卷中增补6首《渔父词》。而关于《竹坡词》版本,先后曾有有一卷本和三卷本之说。

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一歌词类中载,“《竹坡词》一卷。周紫芝撰。”这是对周紫芝词集版本的最早记载。然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却对一卷本的《竹坡词》提出了这样的质疑:“《书录解题》载《竹坡词》一卷,此本作三卷。考卷首高邮孙兢序,称离为三卷,则《通考》一卷乃三卷之误。”此处《通考》指的是马端临《文献通考》中说的“《竹坡词》一卷”,四库馆臣认为《竹坡词》之所以有一卷本和三卷本只差,是由于记录的笔误造成的。而现代学者全彩宜在其期刊论文《版本源流考》中表达了于《四库》完全不同的观点。她认为:“《竹坡词》一卷之记录非三卷之误。南宋时由周紫芝之子周所校雠刊刻的三卷本《竹坡老人词》与《直斋书录解题》所著录的《竹坡词》书名亦有差异,不能认为是笔误。在《直斋书录解题》中所著录的《竹坡词》一卷本,即是长沙刘氏书坊所刻《百家词》中的一种。该书大概成书于嘉定三年(1210)前后,南宋时期流传的《竹坡词》少有两种本子,《书录解题》记录的应为南宋长沙坊刻《百家词》中一卷本《竹坡词》,此本在元代应尚存,明初已经散佚。”

(二)竹坡词题材内容。对于周紫芝词作的研究,本篇论文以唐圭璋先生编纂的《全宋词》中辑录的《竹坡词》三卷为依据。通读其词后不难发现,周紫芝词作内容多为描绘个人生活感受之作。在题材选取方面,诸如相思闺怨、离别情愁、惜春悲秋、赠别贺寿、登山临水、抚事兴悲、隐逸闲情等在其词中均有涉及,以下简单归结为四点:1、爱恋情愁之作;2、赠别、贺寿之作;3、抚事感怀之作;4、山水隐逸之作。除此之外,周紫芝在自寿词《水调歌头》中写到“拟把彭殇梦,分付举痴儿”,说明了渴望归隐林泉的心愿。同时他在下阕还冷静地指出“金印借令如斗,富贵那能长久”的人生哲理,遂即明确的提出“此生但愿,长遣猿鹤共追随”的美好心志。在《渔家傲》中“遇坎乘流随分了,鸡虫得失能多少”也是先点出自己人生的坎坷起伏,后用“唤取扁舟归去好。归去好,孤蓬一枕秋江晓”一句传达出他已看淡世间百态,不愿再随功名利禄的潮波起伏,直接坦白的表明了意欲退隐山林的心愿。周紫芝对自然的热爱和自由生活的向往不着痕迹的遍布在他的隐逸词之中,毫无娇柔做作之感,字里行间均渗透这他那颗渴求安逸闲适的心。

二、竹坡词意象分析

(一)竹坡词意象分类。关于意象的分类,陈植锷在《诗歌意象论》中根据意象内涵的不同,将其粗略的分成了三个大类,分别为:“(一)自然的。这一类意象主要取材于自然界的物象,包括花、鸟、草、木、山、水、风、云、雨、雪、日、月、星辰等等。(二)人生的。这一类意象主要取材于人类的社会活动,如人物、用具、时间、地点、事件、典故等等。(三)神话的。这一类意象既不专属于自然,也不专属于人生,但它又切切实实是自然和人生的反映,只不过这种反映是借助了初民的幼稚想象而采取了非现实的或者说超现实的艺术手段,它包括中国自古以来就流传在人们的口头和书面的神话传说,和作者自己根据幻想的创造。”笔者在借鉴了陈植锷先生分类方法的基础上,并根据竹坡词意象使用的具体情况,现将竹坡词意象归为两个大类:其一为自然类意象,其二为人文类意象。

(二)竹坡词意象特征

1、同义意象的替换,避免重复。周紫芝作词,同一种意象会用不同称呼代替,例如:同为酒意象,在填词时有直接用酒字的,如“艾虎钗头,菖蒲酒里,旧约浑无据”(《永遇乐》),“篱边黄菊关心事,触误愁人到酒边”(《感皇恩》)。有用“”入词的,如“秋空晚,茱萸细捻,为谁倾”(《潇湘夜雨》),“新翻碧玉壶。水精钗袅绛纱符。吴姬亲手碎菖蒲”(《浣溪沙》)。即使在同一句词中,为了避免言语上的重复,意象二次出现的时候便换取同义意象替换,如“波翻,雾暖芙蓉绣。持寿酒。仙娥特地回双袖。”(《千秋岁》)

2、意象选取细致入微。周紫芝作词时,在意象组合上擅于自小处着手,在使用意象描绘景物或运用意象负载情感时喜欢择取温婉细腻的物象,将身边眼见的即景与情感不着痕迹的契合,娓娓道来,呈现细致入微的风格。竹坡词选取的意象多为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各种平凡景物,词人在其中寄寓情致、吟咏性情,将细腻含蓄的情感隐藏于意象之中,故而意象总体呈现出细致入微的风格。

三、竹坡词艺术特色

(一)清隽雅致的语言风格。周紫芝词语言经过精心锤炼,大多清新自然,典雅别致,极具有表现力。如描写初夏的景色言“密叶过疏篱,薄艳明芳草”(《卜算子》),叙写四季起承转合言“月来杨柳绿阴中,秋在梧桐疏影外”(《木兰花》),回味饮茶的乐趣言“雪浪溅翻金缕袖,松风吹醒玉酡颜。更待微甘回齿颊,且留连”(《摊破浣溪沙》),思念梦中的家乡小园言“波横素练,玉做寒峰。更短坡烟竹,声碎玲珑”(《潇湘夜雨》)。

(二)自然贴切的俗语入词。清隽雅致是周紫芝词的主体风格,将俚俗白话自然贴切的融进词中,能用通晓的语言、寻常的字词,写出深刻的感情则是他语言的另一特色。周紫芝曾言:“李端叔尝为余言,东坡云:‘街谈市语,皆可入诗,但要人化耳。’此诗虽一时戏言,观此亦可以知其化之功也。”他推崇东坡所云“街谈市语,皆可入诗”的主张,在诗词写作中注意学习使用口语化的市民语言。

(三)典故诗句的精妙化用。引用典故和化用前人诗词在中国古典诗词创作中极为常见,“一般地说通过直接使用或改造前人的诗句创作具有独特个性的作品,这正是诗人的本领。换句话说,在作品里活用前人的诗句,以此在广度和深度上增加作品的表现力,这是诗人的一种手段。比起诗来说,词更少使用典故。但是词并不完全忽视用典。最重要的是,词与诗一样,许多词人也常常通过改造前人的词句来增加作品的表现力。”紫芝是词人亦是诗人,统观竹坡词,其中典故和诗句的化用十分常见。周紫芝在《竹坡诗话》中提到:“凡诗人作语,要令事在语中而人不知。”正如他所言,竹坡词用典和诗词化用无生涩难懂之感,运用自如。

【参考文献】

[1]吴讷.百家词(下册)[M].天津:天津市古籍书店,1992:1079.

[2]曾枣庄.中华大典?宋辽金元文学分典?宋文学部?三上?作家[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12181.

[3](清)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Z].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5464.

[4]陈植锷.诗歌意象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32.

[5]吴文治.宋诗话全编[M].南京:凤凰出版社,1998: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