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实施创新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创新教育从何入手呢?依我之见,只有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才能真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前提是唤醒孩子的自主意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摒除“过分保护”,把自主的权利,即独立思考、行动的权利还给孩子们,要牢记一个原则:一个具有创造精神的人,首先是一个自主性很强的人。

英语是一门交际性很强的学科,小学英语的每一节课都安排有情景会话。假如授课教师一味地强调学生听清范读、读准语音,而不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他们的主动性谈何培养?教师的作用在于指导学生获得英语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情景会话中去,打好语言、语调基础。我总是先结合生活实际,利用实物、图片或道具创设情景,使学生听懂会话,再领读会话;接着让学生打开课本,在理解的基础上跟着磁带朗读几遍;最后,让学生将课文中的人名或事物换成自己的名字或身边的事物,进行分组表演,并请“小老师”领读。

二、保护学生的创造精神

德国作家、理论家卢多尔夫·维恩巴尔格认为,创造才是教育的最高范畴,只有挖掘学生内心深处的创造潜能,才是国家与人类进步的根本前提。教师的责任,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开发、保护孩子的创造精神。

(一)要保护学生的创造精神,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1.消除心理障碍,学习初始树立自信。从一开始学习,教师就应让学生知道自身的学习优势,了解英语的学科特点,从而使之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做学习的主人。

2.激发学习兴趣,在活动中培养自信。在教学中,我多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及方法,如会话、歌曲、游戏、绕口令、小诗、谜语等,激发学生兴趣,使他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3.巧妙运用激励语言,将自尊转化为自信。对学生一堂课的表现,应当有相应的评价方法,以利于学生总结经验,找到自身的不足。课堂上,我从不点名批评学生,以保护他们的自尊心。针对不同情况,我总是运用恰当的语言进行激励。我将激励语分为Excellent、Great、Very Good等,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相应的评价,以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与自信心。

(二)保护学生的创造精神,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学习

1.在字母教学中,我让学生观察字母的笔顺,加上想象,趣味识记。

2.词汇教学遵循“词不离句”的原则。每当学习一个新单词时,我总是让学生先说一个词组,再造一个句子,不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还使学生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学好英语。

三、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心理学研究认为:人们的创新活动一般经过准备酝酿豁朗验证四个阶段。也就是说,人们总是在提出了问题之后,才会积极、坚持不懈地思考和探索。因此,实施创新教育,必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就要从提问的主角位置退下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并要抓住时机,引导他们学会怎样提出问题,使他们从小养成“多问几个为什么”的良好习惯。在教字母书写时,我没有简单地把每个字母的笔顺、所占四线格位置直接传授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观察板书,发现问题,得出结论。如此得到的答案将长久地保持在他们的头脑中。

四、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大量的研究表明,创新不仅需要书本知识,更需要进行广泛的实践活动。因为实践活动不仅能使人们具有较多的解决问题的机会,拥有更多的独立和自由,更重要的是,人们在实践中会不断遇到困难,产生新的需要,从而就会激发更大的创造力。

(一)组织丰富多彩的创造性活动,让每个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利用教唱英语歌曲的机会,让学生发挥创造力,用手比划演奏各种乐器,如弹“钢琴”、拉“手风琴”、吹“笛子”等。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了所学知识,陶冶了艺术情操,增强了实践能力。

(二)由扶到放,进行学法指导

我经常向学生传授各种学习方法:听音要仔细安静,辨音要区分清楚,观察要反复注意,模仿要认真揣摩,练习要积极主动,运用要实际灵活。我积极创设各种场景,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习英语,进行语言实践,真正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基本能力。首先让学生听懂、会说课文中的对话,其次让学生将个别词组替换成生活中常用的词组,最后整合所学对话与以前学过的内容,创造性地进行语言交际活动。

(三)由课堂辐射到课外、校外乃至社会实践活动中

任何学习都要走模仿—掌握—灵活运用的路子,学习贵在创新,学是为了用。我要求学生必须做到灵活运用所学知识,鼓励他们在尽可能多的环境中进行英语实践。学生在实践中逐渐增强了英语交际能力,最终又内化为新的创造力。

(责编 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