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雅风心韵:盈耳秦声乐和临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雅风心韵:盈耳秦声乐和临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2年5月18日晚,为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七十周年暨浙江歌舞剧院成立五十五周年,浙江歌舞剧院民族乐团精心打造的一台“雅风心韵——周煜國民族器乐作品音乐会”,在浙江音乐厅华丽上演。次日杭州媒体报道此次音乐会有“四大”看点,亦即节目出自实力派作曲家之手,由业内具有知名度的指挥家执棒,一流专业乐团的演奏,更有当今华人乐坛富有影响力的演奏家加盟演出,一次民乐飨宴可谓实至名归。然而,笔者更关心的,还是在于当日晚的这场音乐会节目上。

音乐会上扎扎实实地演奏了十多首作品,可谓异彩纷呈。三种类型,以乐队合奏或乐器与乐队协奏等形式为主,它们题材丰富,展示出作曲家深厚的生活体验和广博的艺术积累,以及其对音乐的独特感悟,有的作品更显示出作曲家数十年磨一剑的艰苦创作历程,令人敬佩。正是由于这一点,触发笔者深深的思考。

从文化的角度看,这一场名为“雅风心韵”的音乐会,其“雅”与“心”应是作曲家着意要表现的主题,如同当晚音乐会那设计雅致的节目单一样。18日晚的音乐作品果然充盈着真诚雅致的风格与高蹈雄浑的古韵。作为一名生长在陕西的作曲家,对各种民间音乐素材的运用都显示出游刃有余的把握。从《忆事曲》到《蓝花花轶事》,从《云裳诉》到《遐方怨》,无一不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在扬琴与乐队《忆事曲》中,就凸显了作曲家对中國东南地区音乐素材的成功提炼。乐曲表现韵致之悠长、审美情怀之独特,使得这首原本深受电影《南海风云》插曲《西沙——我可爱的家乡》影响创作而成的作品,不乏福建海南地区之乐风。自问世以来《忆事曲》即在社会上广泛流传,深受听众和演奏者的喜欢。究其原因,除去作品在技法和结构上的一定突破和创新之外,更是对运用了变徵的雅乐音阶的突出安排,使其音乐语言色彩得以特殊而新颖的呈现、其旋法运用亦是音乐刻画所用重要元素之一。正是这一在陕西这种风格作品颇为罕见的处理手法使得作品跃然于心,常听常新。同样的处理手法也见于竹笛与乐队《遐方怨》、《舟山掠影》和《赶街》、《南疆舞曲》中。特别在竹笛与乐队《遐方怨》,更显示出作曲家对历史文化的深度读解。在流传于西安及终南山周边的西安鼓乐中,即有以“遐方怨”为名的鼓乐曲牌。史书记载,唐教坊亦有同名作品。唐教坊乐调为何已难寻觅其声伎,惟鼓乐曲牌今尚可闻之。曲意与音乐素材皆备,接下的便是作曲家的创作。饱含思古之幽情的乐曲先以一段颇具唐风古韵的舒缓旋律引出“断肠潇湘舂雁飞”之意韵,再以起伏跌宕的曲调展现“不知征马几时归”的迫切之情。终曲之处,引子部分的曲调再现,几经反复之后回归幽远青霄之情状,仿佛唐·温庭筠词中“海棠花尽也。雨霏霏”之所写。全曲与《忆事曲》在曲体安排上一样,先抑后扬,首尾呼应,情意绵绵。

“雅风心韵”的文化立意,还体现在作曲家的经典作品——古筝协奏曲《云裳诉》之中。该曲是作曲家最为闻名遐迩的作品之一,不仅是众多一流古筝演奏家和民族乐团的保留曲目,同时也是中國音乐“金钟奖”与“CCTV民族器乐大赛”等主流民乐赛事的指定演奏作品。此曲之所以深受大众青睐,正是由于作曲家巧妙拿捏住了欣赏者对“唐代文化”和“真秦之声”的审美期待,生动展现了“云想衣裳花想容”之诗意、词情与曲律。乐曲以凄厉激越的引子拉开序幕,一段以陕西地方戏曲如秦腔曲调为主要特征的旋律飞驰而下,急纵旋即乍缓,顷刻间便将聆者之心紧紧攥牢。其后徐徐奏出的音调,于顿挫按滑过程中的疾徐、软硬、轻重的演释中,流淌出一股清幽哀怨、凄婉深情的主题。当大量的摇指出现,是充满热情活泼的快板段落,亦不乏古朴典雅、意蕴悠长的情绪刻画。为了更好地突出地域音乐文化的特征,作曲家在华彩段——高潮乐段的配器中,加入了传统戏曲音乐常用打击乐如板鼓等特色乐器,藉古筝的摇指技法与戏曲打击乐之间形成了“紧打慢唱”的效果,音乐在空间上靠一种紧张的戏剧性结构张力推动发展,具有浓郁西北地域特色和激昂风格的“秦地之声”音至韵归。而后紧接的再现乐段,作曲家没有简单地予以重现了事,除了二胡声部的烘托之外,笙(笛)以及弹拨乐声部的加入使得乐队的表现更为厚重。古筝的再现段演奏因此而显得尤为情深动人。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民间将此曲多附会为“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并由此衍生出所谓“歌颂爱情”、“兵乱事发”、“魂断马嵬坡”、“刻骨思念”四个乐段,为此曲平添出一丝瑰丽而浪漫的色彩。但正如作曲家本人所言。该曲乃是在作者早年创作的古筝作品《乡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主题与内涵并无表现“爱情故事”的意图,而是以全新的创作思维发展而成。

当然,作为一名涉猎广泛、学养深厚的作曲家,周煜國的作品创作不会仅仅局限于展现陕西音乐文化。此次音乐会中,《山韵》、《舟山掠影》和《赶街》,加上返场的《南疆舞曲》等曲目的安排,无不体现了作曲家对多元文化的观照以及对不同地域音乐风格特点和音乐语汇等素材的综合运用。其中,笔者认为尤以《山韵》一曲最能展现其创作的深度与广度。该作品是作曲家有感于王國维《人间词话》中论及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所必经之三种境界的高论而作。作品以《谷》,《涧》、《峰》三个乐章,分别对应了

“三种境界”中所引用的三句诗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首创作于16年前的作品,即便以当代民族器乐作品的审美眼光来,依旧显得很“潮”:三个乐章看似各自独立,实则相互联系:突破传统民族器乐创作模式,音乐语汇和调式风格均不拘一格,其中大量滚奏与模仿吉他扫弦技法的运用,显得此曲十分“洋气”。正所谓“以物喻人,言志抒情”。该曲表面上看似在描绘山中风景,实则暗含着作曲家对事业由低谷迈向高峰这一过程的人生感叹,而这也恰恰是此作品能够成为阮曲经典的价值所在。

从音乐艺术的表现来看,当晚音乐会中担纲独奏的四位演奏家可谓是各领千秋,均为一时之选。李洁与孙永志两位是早已成名于國内民族乐坛的演奏家,亦为《忆事曲》和《遐方怨》的首演者,因此二人对所奏曲目认知之深刻、演奏之娴熟自不必赘言。青年古筝演奏家苏畅所演绎的《云裳诉》,则令人耳目一新。她外形靓丽、气质高雅,演奏扎实、气韵生动,不仅较为贴切地完成了这首音乐色彩较为浓厚的乐曲,同时在一些音乐细节上的处理也有独到之处,充分展现了其“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金奖得主的实力。不过,若耍论及当晚音乐会中令笔者印象最为深刻的,当属中阮协奏曲《山韵》的演奏者——柳琴,阮演奏家吴强。前文曾述及,《山韵》是一部思想深度和技巧难度兼具的作品,被称作检验中阮演奏家技艺水平的“试金石”。很多演奏者在演奏此曲时,往往工于技巧而逊于内涵,更少有在一场音乐会中将三个乐章完整演出的。当晚,吴强教授之演奏,无论是突出意境美的第一乐章《谷》,还是充分展示技巧的第二乐章《涧》以及强调音乐控制的第三乐章《峰》,均表现得举止从容、张弛有度,大家风范彰显无遗。三个乐章的衔接情绪统一、一气呵成。尤其是第二乐章中大段出现的快速过弦和换把等技法的乐段,吴强的处理细密宛如一条直线,于强弱变化中不改其速度和音色,使人不由得联想起“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之诗句。除了独奏乐曲之外,整个乐团的表现也值得称赞。作为一个以江南文化为背景的地方民乐团,能够较好地完成与自己风格迥异的音乐作品,并且还兼顾到协奏,合奏、室内乐等多样化的表演形式,这已充分表现出该乐团所具备的能力。但平心而论,对比整场音乐会所有管弦乐合奏曲的演出效果,该乐团仍以表现江南文化的《舟山掠影》一曲演奏最为突出。若要在未来的音乐产业市场中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浙江歌舞剧院民族乐团势必要在曲目多元化的改革上多下功夫。

鸣响于心弦的歌呼呜呜之音,萦绕在脑际的缤纷氤氲之韵。5月18日在浙江音乐厅上演的这台个人专场音乐会,还历史地反映出来一个作曲家的心路历程。从节目安排上,不难看出作曲家匠心独运地以时间为轴线,将三种类型的民族器乐作品按时间先后一一呈现,贯穿其三十余年民族音乐创作生涯。笔者认为,周煜國的民族器乐作品创作,之所以能够如此丰富多样且精品良多,不仅与其自身的天赋及孜孜以求的创作精神有关,更与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水融。周煜國30余年的创作生涯,恰恰与我國改革开放的发展同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时代价值观,深深地影响了这一代音乐家。从周煜國的作品中不难看出,无论是何种体裁的作品,他都在自觉运用传统音乐素材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譬如扬琴独奏曲《忆事曲》,此作所运用的音乐语汇和表现手法具有强烈的“现代性”,与当时大多数改编自民间音乐的扬琴作品产生的强烈对比,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的扬琴专业作品创作中独树一帜,同时也开启了专业作曲家创作扬琴作品的先河。然而,反观当代的民族器乐创作,尤其是独奏乐器的创作,能够使人印象深刻的新作品仍显匮乏,能够熟练运用民间音乐素材并加以创新发展的新人新作着实不多。很多常常拿来演出的民族器乐作品,仍是20世纪50至80年代的创作。新一代的作曲家不愿走前辈的老路,而其新作品问世后的生命力却不堪长久。当老一辈作曲家渐行渐远之时,中國民族器乐创作的未来将走向何处?

总而言之,周煜國的“雅风心韵——民族器乐作品音乐会”是成功的。笔者在为其欣然鼓掌的同时,也热烈地盼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看到他的新作品不断问世。希望他的创作能够继续秉承其一贯的用心和雅致,为中國的民族器乐创作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图片均为于庆新摄)

夏滟洲博士,西安音乐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