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穴位注射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165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穴位注射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165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参照199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病人全部来源于门诊,其中男95例,女70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65岁,平均年龄42.5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3年;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持续阳性半年以上。

2治疗方法

取穴:肝俞、胆俞、膈俞、脾俞、胃俞、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阴陵泉。穴位注射药物由辽宁天龙制药有限公司提供的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注射液(每支1mg)、复方丹参注射液(每支2mL)。采用一次性注射器长5号针头抽取4mL灭菌生理盐水溶解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2mg,穴位注射部位常规消毒后,将药液分别注入上述2~5个穴位;次日穴注用复方丹参注射液6mL。以上腧穴、药物交替使用。背俞穴向脊柱方向进针25mm,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三阴交垂直进针,深度为40mm,以达到酸、胀、沉、麻感,回抽无血方可注入药物,每次每穴注入药液1mL,每周3次,3个月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3治疗效果

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化验检查抗-HBs(+),48例,占29.1%;显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化验检查抗-HBs(+),95例,占57.6%。无效:治疗满2个疗程病情仍无明显改善,化验检查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抗-HBc还是阳性为无效,22例,占13.3%。总有效率为86.7%。

4体会

笔者采用穴位注射背俞穴是以中医经络学说理论为指导,肝俞内应于肝,是肝之气血输注之处;胆俞为胆的背俞穴,因胆与肝相表里,故取肝俞、胆俞清肝利胆理气;脾俞是脾的背俞穴,具有健脾利湿消黄之功能,同时脾又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刺激脾俞可增强机体抗病能力;膈俞具有和胃止血及宽胸降逆之功;足三里是扶正祛邪之要穴,针刺足三里可使机体免疫力增强,对消化系统功能有良好的调节作用;阳陵泉是足少阳胆经之穴,具有清肝利胆、清热之功效;阴陵泉为足太阴经之合穴,具有清化湿热及健脾固肾之功;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穴,是足三阴经交会穴,免疫学认为脾脏是最大的免疫器官,药物注入三阴交通过经络传导刺激脾脏产生大量的免疫细胞,再通过血液循环回流到肝脏(下肢血液直线回流到肝脏),通过穴位的信息传导,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多种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清除病毒、治疗疾病的目的。

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针剂,是从经过免疫的绵羊脏器中提取的核糖核酸,是一种特异性免疫制剂,可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促进乙肝抗体形成,是目前治疗乙型肝炎的有效药物;复方丹参注射液具有活血化瘀、理气开窍的功能,故使用之以达到消除乙肝病毒的目的。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