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密井网条件下储层沉积模式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密井网条件下储层沉积模式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大庆油田萨北开发区各套开发层系均已经进入特高含水期开采阶段,有必要针对不同类型储层的研究精度开展储层沉积模式研究。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及河流精细沉积学理论的指导下,明确了密井网条件下的储层精细解剖技术;共识别出2种大相,6种亚相,19种测井微相识别模式;精细刻划了Ⅰ、Ⅱ、Ⅲ类储层9种沉积模式,明确了各沉积单元的沉积环境,明晰了沉积环境与沉积模式的对应关系;分析了沉积模式与储层非均质性及剩余油分布关系。

【关键词】 储层 层序地层学 沉积微相 沉积模式 剩余油

萨北开发区Ⅰ类储层河道发育规模大、平面及垂向切叠严重、砂体内部构型复杂,Ⅱ类储层微相类型多样、相变复杂,Ⅲ类储层的成因需进一步明确。针对研究区储层特征,应用“储层层次分析和模式预测”[1,2]砂体解剖方法对各类储层进行研究,实现成因单砂体时间单元精细对比;完成了Ⅰ、Ⅱ类储层单砂体识别,Ⅲ类储层沉积微相厘定,提高了各类储层预测精度,并在此基础上,按河道砂体形成过程和离湖岸线的远近建立Ⅰ、Ⅱ、Ⅲ类储层沉积模式。

1 区域概况

萨北开发区位于松辽盆地大庆长垣萨尔图构造北部,储层属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分青一段~姚一段沉积时期的湖退进积三角洲沉积、姚一段~嫩一、二段沉积时期的湖进退积三角洲两个沉积阶段。发育萨尔图、葡萄花、高台子三套油层,可进一步细分为8个油层组,35个砂岩组,118个沉积单元。

2 沉积模式分析

2.1 剖面精细对比方法

经过研究区1546口井系统对比分析,按照“旋回对比、分级控制、不同相带区别对待”[3]的原则,提出了“封闭骨架剖面控制对比、标准层控制大套地层对比、标志层组合对比、特征岩性组合对比、标准层逼近控制对比、沉积模式指导对比”的储层综合对比方法,解决了各类储层复杂的油层对比问题。

2.2 平面沉积微相类型

研究区河流相可划分为点坝、心滩,废弃河道、天然堤、溢岸薄层砂、河道间泥、决口水道、决口扇8种微相[4];三角洲相可划分为分流平原、三角洲前缘2种亚相。三角洲分流平原又可进一部划分出分流河道、废弃河道、天然堤、溢岸薄层砂、河道间泥、决口水道、决口扇7种微相;三角洲前缘亚相可划分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漫流薄层砂、水下分流间湾微相、河口坝4种微相。

2.3 Ⅰ、Ⅱ、Ⅲ类储层沉积模式

2.3.1 Ⅰ类储层沉积模式

(1)泛滥平原相的辫状河砂体沉积模式:主要发育于PI3沉积单元,该时期河流能量强,物源供给充足,以垂向加积为主。主要微相为心滩和辫状水道。心滩以纵向坝、斜列坝为主,坝长一般250-400m,宽150-250m;辫状水道宽度在400m-600m,厚度4-7m。

(2)泛滥平原相的曲流河砂体沉积模式:主要发育于PI2沉积单元,该时期河流侧向迁移频繁,多期单一河道侧向切叠。废弃河道发育,但保存不完整,多呈新月状、半圆状。单一河道砂体宽度一般大于500m,砂体总厚度4-7m。

2.3.2 Ⅱ类储层沉积模式

Ⅱ类储层属三角洲分流平原亚相,按其离湖岸线的远近分为远、中、近岸水上分流河道砂体沉积3种沉积模式(图1)。

(1)远岸水上分流河道沉砂体沉积模式:河道的侧向切叠能力相对曲流河变弱,单一河道继承性近南北向展布[5]。废弃河道、点坝发育,且废弃河道保存完整。单一河道砂体宽度一般大于300m,垂向上砂体厚度为2~6m。

(2)中岸水上分流河道砂体沉积模式:仍以河流作用为主控因素,河流的侧向迁移能力进一步变弱,废弃河道相对不发育,河道两侧伴生溢岸薄层砂。单一河道砂体宽度在300~600m,垂向上砂体厚度2~4m。

(3)近岸水上分流河道砂体沉积模式:由于湖岸线来回摆动,河流和湖泊沉积作用兼具,但以水上河道为主控因素。废弃河道基本不发育,河道规模较小,以道间泥规模较大为特点。中-小型河道砂体宽度为150~300m,垂向上砂体厚度为2~4m。

2.3.3 Ⅲ类储层沉积模式

Ⅲ类储属于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按其离湖岸线的远近也可细分为近、中、远岸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及三角洲外前缘席状砂沉积4种沉积模式(图2)。

(1)近岸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沉积模式:仍以河道为主控因素,多发育呈枝状、窄条状小型水下分流河道,河道两侧发育大面积泥粉和泥质。河道砂体宽度小于150m,厚度为1.5~3m。

(2)中岸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沉积模式:处于浅湖-半深湖沉积环境,湖浪改造能力进一步增强,以窄小型水下分流河道及席状砂为主要沉积类型,分流间泥不发育。河道砂体宽度小于100m,厚度为1~2m。

(3)远岸水下分流河道沉砂体沉积模式:处于水下半深湖沉积环境,以特小型水下分流河道及席状砂为主要沉积类型,砂体在平面上多呈窄条状、串珠状或透镜状分布。河道砂体宽度小于80m,垂向上砂体厚度为0.8~2m。

(4)三角洲外前缘亚相席状砂沉积模式:水体进一步加深至水下半深湖—深湖沉积环境,河流携带的泥沙被湖浪改造成大片的席状砂,同时伴随席内缘、席外缘、席间泥,以席状、片状、破席状形态分布。

3 沉积模式与储层非均质性及剩余油分布关系

3.1 Ⅰ类储层

(1)辫状河由于河道下切,多级韵律变化造成砂体内部水平隔层发育,剩余油在剖面上主要分布于物性相对变差的部位,平面上分布于河道边部相对薄砂体或局部物性变差的部位。

(2)曲流河剩余油分布受点砂坝非均质性控制,侧积体底部局部连通,中上部被泥质所分隔,剩余油一般分布在储层物性变差的厚油层顶部。

3.2 Ⅱ类储层

水上分流河道及河道带为高渗带,分流河道间为低渗带。废弃河道和道间泥是控制剩余油分布的关键因素,剩余油多形成于由两者所形成的注采不完善区。

3.3 Ⅲ类储层

河道砂体泥质含量高,物性较差,非均质性强;加之河道窄小,大面积的席状砂分布,剩余油主要以井网控制不住型、注采不完善型存在。

4 结语

(1)综合研究提出了“封闭骨架剖面控制对比、标准层控制大套地层对比、标志层组合对比、特征岩性组合对比、标准层逼近控制对比、沉积模式指导对比”一套河流——三角洲相储层综合对比方法,建立全区等时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格架。

(2)研究区识别出2种相6种亚相和19种微相模式,Ⅰ、Ⅱ、Ⅲ类储层共发育9种沉积模式。

(3)确定了各沉积单元沉积时期的沉积环境与沉积模式的对应关系。

参考文献:

[1]邹才能,池英柳,李明,等.陆相层序地层学分析技术——油气勘探工业化应用指南[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

[2]赵翰卿,付志国,吕晓光.储集层层次分析和模式预测描述法[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4,23(5):77

[3]赵翰卿,付志国,吕晓光.大型河流——三角洲沉积储集层精细描述方法[J].沉积学报,2000,21(4):109-113.

[4]纪玉峰.新民油田东垒区块泉头组三、四段沉积微相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07.

[5]何宇航,于开春,分流平原相复合砂体单一河道识别及效果分析[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5,24(2):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