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王小帅 保持怀旧保持愤怒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王小帅 保持怀旧保持愤怒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因为制作时代的缘故,

那时候的电影本身就有一种视觉上的冷,

尤其是《冬春的日子》,

还是黑白片,

况且那个时候自己很年轻,

对当时的环境、

社会的状态、人的状态,

都是很直接的切入。

他戴着一副颜色沉闷但设计很别致的眼镜,普通的黑色休闲夹克,黑色牛仔裤,黑色皮鞋。整个人看上去严肃,眼神里又有些隐晦的桀骜。这就是第一眼的王小帅,隐藏在《青红》和《日照重庆》背后的电影作者。

《我11》,这么近,那么远

沿着2005年《青红》的轨迹,王小帅继续以自我表达的态度,完成了他的关于“大三线”题材的第二部作品――《我11》。同样是以大三线为时代和地域背景,也同样是“严肃电影”(王小帅曾表达,文艺片被滥用的时代,他的电影不再应该被称为文艺片,而是严肃电影),烙着“王小帅”的签印,残酷青春谱写的成长史,都带着异化和审视的意味,是中国“作者电影”的典型代表作。

但是,它们又有不同:外界说,从《梦幻田园》开始,王小帅的风格已经开始由冷变热,画面的基调和故事的走线已经由冷峻和沉重透出一丝光亮,显出生活积极的状态和故事的趣味儿。这一切,必然带着他年龄变化的因素,社会环境的前移和他对生活态度解读上的转型。

这是一部很有王小帅特色,却不太典型的王小帅作品。有悬疑惊悚的剧情,还沾染了死亡的气息,一样没有摆脱成长的疼痛,却是透过一双童真的眼睛折射出来,为电影带来一种清新的节奏。王小帅的朋友看过之后,都给出大概这样的评价:卸下了《冬春的日子》和《极度寒冷》的“怀疑”与“凛冽”,让人看到王小帅内心遥远和令人怀念的那个少年。事实上,《冬春的日子》和《极度寒冷》也是王小帅电影中最令人绝望的两部。“因为制作时代的缘故,那时候的电影本身就有一种视觉上的冷,尤其是《冬春的日子》,还是黑白片,况且那个时候自己很年轻,对当时的环境、社会的状态、人的状态,都是很直接的切入。”王小帅说。

《我11》,曾用名《十一朵鲜花》,是一个对于王小帅来说漫长而多折的情结,它最早的渊源追溯到1997年,当时几乎跟娄烨的《苏州河》一起筹备,还未申请法国基金就已经决定出去拍这部片子,片中逃犯的角色扮演者定了是“钟鼓楼”里的何勇,后来因为人事关系上的种种而最终被迫搁置。后来是2004年,拿到《青红》剧本的时候,王小帅掂量是先拍《青红》,还是继续做《我11》,同样是客观条件的限制,计划继续后推,直至2010年。由于西部发展的步伐已经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这些延迟无形中给影片实现的可能性增加了难度,故事发生的场景和氛围,已经只能依靠人工的复原和搭建。所以,也致使王小帅的下一部“大三线”题材,很可能已经是瞄准大三线人群的第二代或者第三代了。

去年,中法签订了合拍片框架协议,而第一个做出尝试的中国导演,就是王小帅和他的影片《我11》。回顾它的整个创作过程,法国方面给予了相当多的帮助,法国某电视台和南方基金都给予了资金上的实质性协作,而作为“交换条件”,电影的录音师、调光师、后期都起用了法国班底。于是,这部电影自然地拥有了双重“国籍”,“某种程度上说,这种合拍片得到公益的支持,可以令更多年轻的导演有机会表达自己。”影片的成片在去年7月已经完成,10月,王小帅携片前往多伦多,在今年的3月是有足够充分的准备进入国内的院线,但是却因为考虑到国内盗版、网络下载等很多因素会影响影片在法国的发行而延迟至5月9日全法公映之后。

非此即彼的商业与文艺

对于“大三线”这个既遥远又切肤的话题,王小帅总是觉得有话要说,而在他的电影《青红》之前几乎没有任何文学作品和其他窗口,对于这段牵扯四百万人口的特殊历史有过关注和纪实。在商业和物欲横流的世界,电影工业同样被唯利是图的炒作者们浸染和污蚀,对于始终在态度和表达上坚守住底线的部分第六代导演来说,是否时髦,是否娱乐,是否主流,从来不成为电影作品的初衷,却是那些游走在思想边缘、审查边缘、票房边缘的故事反而更有被关注的价值。

去年《日照重庆》上映之前,王小帅在戛纳接受了一连串的采访,国内一时间很多新闻,关于王小帅剑指屈从商业、“弃明投暗”的国内电影导演的说法。而恰恰相反的立场是,他在采访中同时还透露了自己向“商业”渐渐倾斜的天平。“拍《日照重庆》时我们有个香烟广告的植入,我几乎等到电影不得不拍的最后一刻才放弃这个合同。”王小帅并不是主观地从根源上排斥电影的商业性,甚至还愿意为电影的商业化做出让步,只是,市场并未以同样示好的态度回应他,令他心灰意冷。

而《我11》作为中法合拍片,充分地考虑和顾忌法国方面的感受而延迟上映时间,确实是一种向法国电影市场的妥协,海外发行,也确实是因为王小帅的作品并未在国内得到相对公平的票房以及其他待遇下的一种无奈之举。而这种举措,也绝不是他想要从海外市场获得商业利益的举措。“它更多的存在意义,是一种文化上的沟通,海外需要这种文化的交流和探索,这不是指海外的主流电影市场需要它们,而是指文化上的需要。小刚(冯小刚)最近在说的那个不要‘削足适履’,是从他个人的角度出发的,是希望得到本土认可的中国电影可以直接打入国外的本土主流市场。”很显然,冯小刚不希望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电影,和其所反映出的中国国情是“有趣”的,那是个令人沮丧的贬义词。而王小帅,是为这种文化上的交流和共享作出贡献,他觉得本土主流电影在国外主流市场得到票房上的成功并不现实。

王小帅在叙述这样一个事实的时候,语调平缓得好似在讲他人的故事,大概是因为,从《十七岁的单车》开始,经过《青红》、《日照重庆》,他已经对于国内的政策性文化限制不再抱有任何幻想,他只是说,其实票房反映出来的,并不是民众接受严肃电影的程度和能力,而是审查、院线等多方因素综合角力下变形的结果。

“事实上,商业电影并非没有艺术价值,而文艺片也并非就注定没有市场。”王小帅似乎是肯定他的电影受众的存在的,他觉得很多时候,实质受众远远比事实受众要多得多,只是,“院线的人看了开头之后,觉得节奏太慢,直接将它划为没有市场的文艺片,只有早上9点和晚上11点以后的排片,将它本身的观众拒之千里。”

其实从采访的一开始,录音笔按下确定键的时候,王小帅已经敛起了他身上本有并很锋利的一面,一种愤怒。这种愤怒不同于怒目圆睁的跳脚,也不同于暗自咬牙切齿的怨恨,是一种对社会现状的不完全服从和他自己有时隐藏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