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在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中拓展思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在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中拓展思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平时的教学中,常常听到一些教师抱怨学生在课堂上思维不够活跃,举手发言者甚少;尽管老师在课堂上讲得滔滔不绝,但学生依然兴致暗淡,没精打采。随着年级的升高,那种师生配合默契,学生课堂思维活跃的情景更是少见。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究其重要的因素就在于教师忽视了启动学生积极思维这一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开启学生积极思维?笔者认为:在动态生成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产生自己的学习经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才能拓展学生的积极思维,使课堂产生鲜活的、生动的气氛。

一、静态知识 动态探索

小学数学中的概念、定律、性质等知识是以"结论"的形式,叙述性地、静态地呈现在课本上。教学中若不注重"过程"而满足于这些"结论"教学,学生常常不能展开自主学习。这样既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不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当前,学生学习数学已不仅仅是为了知道这些结论,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些知识作为一个个对象,在发现——验证——完善——概括等动态的探索过程中经历一个个智力过程。

浙江省特级教师李国娟在"三角形三边关系"(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82页例3)这一课教学中,她以几根长短不同的塑料小棒、一把剪刀、一把尺子为教学载体串联了整节课,设计了一系列有目的、有智慧的教学活动,以"围成"、"围不成"为突破口,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并发现了"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抽象的概念。课堂上教师自始至终都让学生和自己一起先商量再动手操作,把主动权完全放给了学生。同时,教师智慧的提问,激发了学生体验和探究的欲望。如在初次三角形建模时,教师说"请同学产拿出一根塑料小棒,把它剪成三段,能围成三角形吗?"(因为长短不同,又没有规定剪成多长,所以学生剪成的三段各不相同。学生中有的围成了,有的围不成)。然后,再让学生量一量,如果围成了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分别是多少?如果围不成,三根小棒的长度又是多少?分别记下这三根小棒的数据。同桌同学想好了再动手,接着让学生交流并报出记下的数据,教师将学生报出的数据和能否围成的情况在黑板上分成了"围成"和"围不成"两组。又让学生们探究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并提问:"让我们仔细观察一下,它们为什么能围成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之间有什么关系?同桌同学再商量商量";在众说纷云中,很快有一位学生举手欲发言,老师也发现了他己掌握了要领,让其作交流:"短的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条长的边,就能围成三角形。如,2厘米、3厘米、4厘米的三段"。再来看看围不成的数据有什么特点?经过教师的点拨,学生很快回答了:"如果有两条边的和小于第三条边,则不能围成三角形。如4厘米、8厘米、3厘米的三段"。老师接着又问:把两条边的和大于或小于第三条边的两种情况弄清楚了,还有别的情况吗?一位学生又站起来说:"还有两边之和等于第三条边,也不能围成三角形。我在围时发现两边和等于第三条边,这三条边重合在一起了,不能成为三角形。如2厘米、2厘米、4厘米的三段"。在探究"任意"的重要性时,教师又说"你怎样剪三段能围成三角形,怎样剪不能围成三角形?学生交流体会后,教师为了让学生真正领会"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条边"中"任意"一词的含义,设计一组习题让学生加深理解:三角形一条长是5厘米,另一条是8厘米,那么还有一条可以是大于()厘米,小于()厘米;4分米+未知边()分米>9分米,用上5厘米、7厘米、8厘米三条线段填写:()厘米+()厘米>()厘米,()厘米+()厘米>()厘米,()厘米+()厘米>()厘米……从中归纳出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条边" 。 就这样,她让每一个学生都亲身实践探究,真实地体验到了怎样的三条边可以围成三角形。

显然,这种把静态的知识结论转化成动态的探索对象后,学生关于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从原有认知得到突破——不是任意三条边都能围成三角形,只有在任意两边和大于第三条边时,才能围成三角形。这种动态探索的认知过程,开拓学生思维的效果就显而易见。

二、自主探究 拓展思维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要从已有的认知起点出发,设计出一个个学生能够领悟,层层深入的问题,诱发学生思维。否则又会是拉着学生走,变成过程、结论一起"喂",学生还是学得被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掌握"自主探究"这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如何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来,教师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设法寻找切入口,针对性地创设问题情境和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到问题的挑战性和探索性,引导学生在矛盾和困难之中产生探究的欲望,在质疑、操作、实验、探索中消除假知,获取真知,丰富体验,求得发展。

在教学四年级"平行四边形面积"后有这样一道源自教辅资料练习题: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菜地,底100米,高30米。在菜地里挖了一个长方形水池,长20米,宽10米,将这块菜地平均分成两份,分别种西红柿和黄瓜,种西红柿和黄瓜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米?通过审题后,有学生提出了解题思路并通过计算很快得到了种黄瓜、西红柿的面积都是(100×30-20×10)÷2=1400(平方米)。

为了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交流,活跃思维,教师可进一步追问:"水池应该挖在什么位置呢?"让学生产生主动探究的需要。学生沉思分析后,纷纷在纸上画起了草图,一时间也无从入手,出现了算得出却找不出的困惑。此时,教师再引导小组合作讨论:应画一条怎样的线段才能把平行四边形菜地平均分成两部分?在探究中,学生遇到了画一条对角线就能把平行四边形菜地平均分成两份,却又不能同时把长方形水池平均分成两份的困难。老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让学生先思考:怎样把平行四边形菜地平均分成两份?这样的线段可以画几条?学生通过思考探索出将其平均分成两份的线有无数条。通过操作,学生不难得出结论:这无数条线段都经过平行四边形中心点,长方形也同理。通过师生共同的探索,学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只要找到相应的两条将平行四边形平均分成两部分的线段,以它们的中心点为长方形的中心点按要求挖出一个长方形,就能找到挖水池的位置。

这样的追问,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思维的深刻性得到有效的训练。在此过程中,教师寻找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切入口,根据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在一个个问题中步步为营,引导学生层层积极思考,从而解决问题。

三、捕捉信息 深入思考

一个数学知识往往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而在学生的理解中往往又会表现出与个体经验相关的自身特点。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让学生创造性思考,充分发现自己思维过程的同时,密切关注来源于学生思维中的各种信息,及时捕捉这些信息,并使其成为大家进一步思考的资源,让学生在信息的交流中打开自己的思维,反思自己的思维,调整自己的思维。

比如,在教学四年级《乘法分配律》后,我将乘法分配律拓展延伸:学生在已能将"102×85"熟练转换成"(100+2)×85"后,提出"4852×296-4853×295"怎样计算才能简便?学生经过观察思考,得出:将4853转换成(4852+1)×295,并讲出了理由:这样转换能与前半部分4852×296有相同的因数4852,再根据乘法分配律写出计算过程。在这位同学的信息交流后,又有一位同学站起来补充:"这样还不能解决问题,前半部分因数296还得转换成(295+1),这样才能有两个相同的因数,所以它们的乘积也相同,不通过计算,两个相同的积相减得0"。这两位学生的学习信息传递给大家,同学们受到了很大的启发,纷纷动手演算起来,结果算出来后有学生情不自禁地做出"V"的手势,脸上露出了成功的喜悦。接着我又顺势而为,给出习题:7777……7×9999……9(500个7乘500个9)的积是多少?有了上题思维信息的基础,学生们审题后引发了联想、思维和想象。这时,教室里异常安静。不一会儿,"我知道了"。一位男同学的声音打破了这安静的气氛,他把手举得老高,呈现出一副十分兴奋的样子。我请他交流,他急切地说:将9999……9(500个9)加上1减1成为(1000……0(500个0)-1),原式等于7777……7(500个7)×10000……0(500个0)-7777……7(500个7)×1=7777……7(500个7)0000……0(500个0)-7777……7(500个7),从左往右第500个7中借出"1"退至个位,得个位上是3,从十位起从右往左有499个2,结果是777……7(499个7)6222……2(499个2)3。显然,这么大的一个数要数也数不清,要读也读不出,只能通过想象和讲述把思维结果表达出来。这种利用学生的已有的思维信息,层层深入思考,有利于学生充分享受到积极思维的乐趣,从而开启学生的积极思维。

课堂中充分发挥了学生集体的智慧,使每个学生点点滴滴的思维火花成为大家共享的资源,同伴间的彼此启发,思维的积极互动,不仅得出了最终的方法,又不失宽阔的思维空间。

四、动态思考 领会方法

动态思考产生的结果并不仅仅是学生自己发现了一条规律,更重要的是一种"发现的体验",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让学生亲自经历"直观——表象——抽象"的认识提高过程,促成其思维的动态,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体会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我用运动的观点去分析处理教材,创设了一种"以静化动,以动促思"的教学过程。我先引出周长的概念:出示运动场地跑道、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物体等图片并让学生理解、认识、归纳出周长的概念后,再出示一个四条边可以拉动的长为3分米,宽2分米的长方形框架后提出:"如果给你一个长方形的框架,你用什么方法测得它的周长呢"。学生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方法:(一)、一条长×2+一条宽×2=长方形周长;因为长有2条,宽有2条。二、(长+宽)×2=周长,因为从图上看出(长+宽)这样的两组就是长方形的周长。然后,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对各种方法进行优化,最后得出:测量长方形的长和宽来计算周长。但不少学生对于长方形的周长公式仍较难理解,于是我就利用这个可拆可合的长方形框架教具进行动态演示,使学生再次生动形象地理解了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接着在教学正方形的周长时,我仍用这个一条宽可移动的长方形教具,演示把可移动的那条宽慢慢移向另一条宽,从而引导学生在动态演示中思考长与宽的变化引起周长变化的规律,当移至长方形的长变得和宽一样时,让学生懂得了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根据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列出算式:(3+3)×2=6×2=3×2×2=3×4=12(平方分米),并归纳出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揭示了正方形和长方形本质联系。

课堂中,这些动态教具,深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并展开主动思考,同时训练了学生观察事物、探索规律的良好习惯,也促成了思维动态化过程的养成和思维方法的不断积累,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创设动态教学情境,巧妙地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经历动态思考过程,才能真正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感受到思维的灵动,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和数学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