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师教育实习的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师教育实习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教育实习是师范生培养方案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高师院校培养中学师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但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到来,高师教育实习面临着许多问题。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实习;高师

所谓高等教育大众化(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是关于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理论,目前主要是依据马丁・特罗教授提出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50%,这是世界公认的数量指标,就是所谓高等教育大众化。我国教育部长周济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6年会上介绍,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1%,在校生已超过2300万人,进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今后,国家还将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等师范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教育实习又是高等师范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高师教育实习却遇到了许多新问题,应引起我们足够的关注和思考。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对高师教育实习提出新的要求和理念

教育实习是学生参加教育、教学实践的一项重要的学习活动,是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教学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体现师范教育的特点,培养合格师资的重要教育环节。高等教育大众化要求高等师范院校必须培养更多的师范毕业生走进中小学或高校成为一名教师,这些师范毕业生的质量优劣、水平高低取决于高等师范教育的本身。当然也包括教育实习的质量好坏,因为教育实习是师范生第一次走上三尺讲台,这是他们今后从事教师职业的第一步,这一步否能走好将直接影响他们今后的一生。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因此,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们要强调师范生职前教育与职后发展的融合、统一,实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双向建构。就教育实习中的实习生而言,三尺讲台,是他们的一次重大的人生角色的转变,是提升他们的生命质量一个重要过程。他们从教育实习中所获取的不仅仅是符号形态的知识,还有过程形态、经验形态和生命实践形态的知识,这些都是与自身的生命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样的实习理念将直接影响实习生当下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

二、当前高师教育实习所面临的问题

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教育,而师范教育又是教育的“工作母机”。教育实习是师范专业计划中规定的一门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性必修课程,它在加强师范生师德教育和形成师范生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在全面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高师教育实习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多元化而面临许多问题。

1.教育实习对全面性人才的培养理念体现不足。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张,高等教育已是全民的、大众化的,它需要培养越来越多的具有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职业人才,以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广大的市场人才需求。然而,当前高师教育实习事实上具有目标单一、重理论、轻实践等缺点,这样的教育实习会导致实习生劳动观念淡漠,缺乏实践经验,动手能力不强,思想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较差,缺乏团结协作精神等。而现代高等教育理念是向学生提供全面性教育,使他们能整合知识、技巧及人类价值,能以全局、整个人类利益来分析问题,更乐意投身为人类利益服务的事业中,同时更为自信,更容易与人交流沟通。显然,当前的高师教育实习对这样的的理念体现不足。

2.教育实习时问过于集中且过短、无法保证实习任务的完成。当前高师教育实多仍然是沿用传统的教育实习方式,实习主要是集中在大学四年级,时间一般是8-10周。学生教育实习主要是集中安排在大四的第一学期,整个实习时间为十周,包括实习前的试讲和实习结束后的汇报课,如果再除去“国庆节”或“五一节”等节假日,真正在中学实习的时间只有七周左右。按照一般要求,每一个实习生在集中实习期间,听课和讲课分别不少于10节,并完成一份2000字以上的调研报告,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底数。而实际上,有很大部分实习生未能完成这一要求,他们听课和讲课一般只有6-8节,而其它大部分时间是帮助中学指导老师做一些杂事,如批改作业和试卷、考试监考等,从整体而言,教育实习任务未能全部完成。

3.教育实习指导力量在不断弱化。其一,高校教师对师范生的教育实习指导不力,因为高校规模扩大以后,师资力量不足的矛盾一直存在,教师人均授课量在成倍的增加,还不包括其他日常管理工作和自己的科研任务。正常情况下每个指导教师负责6到10名学生的指导任务,具体是:在实习之前反复指导每个学生听课、评课、说课、试上课、指导实验等,到了下去实习后,应进行全程跟踪,及时了解学生上课情况以及班主任管理、实践技能和实验技能的操作使用等情况,如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由于高校教师自身工作繁重的现实情况,无法做到以上要求。一般是指导教师将实习学生送到各个实习点之后,再也无暇顾及,于是教育实习工作显得更加随意。其二,中小学对高校师范生教育实习工作重视程度在不断弱化。当前,大多中小学担心教育实习会冲击正常的教学秩序,影响教学质量。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中考和高考升学率更是成为评定学校和教师业绩的重要指标。就学校而言,中考或高考升学率越高,学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就越高,就越能招到更多的学生,学校也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就教师而言,他们所任教的课程在中考或高考中成绩排名靠前,这样的教师就会得到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社会认可,就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和更经济回报。鉴于以上种种原因,一般中学会找出若干种理由拒绝或少量接收高校师范实习生到学校实习,即使接受师范生实习,学校也不会投入更多的力量,教师的指导热情也会大大打折扣。许多学生在实习结束后对一些教学常规、授课技巧、班主任工作、实验操作技能等还懵懵懂懂,不知所以然,这不仅有害于实习生本人,更有害于教育本身。中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大厦的根基,而让这些带着“夹生饭”懵懵懂懂的实习生一走上工作岗位,就从事“教育大厦”的根基建设,那么这座大厦的质量就不得不令人担忧,这应该引起所有教育工作者,乃至整个社会的思考

4.教育实习基地建设滞后。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在考虑自身的发展方面投入的精力也越来越多,在某种程度上也就逐步淡化了与地方中小学的密切关系,高校的改革与基础教育需求越来越脱节,致使师范教育实习基地的建设未能得到高度的重视。同时,当前中小学担心过多的接受师范生教育实习会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造成教育质量的下降,最终影响自身的发展,所以对师范生进入到中小学实习表现不够积极,有时甚至拒绝接受。所有这些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教育实习基地的建设。江苏某地方师范院校从1999年到2007年,9年来参加教育实习人数从627增加到2046人,而教育实习基

地仅增加了11个,实习生数与实习基地数比例从1999年的17.91:1增长到2007年的58.12:1,实习基地远远不能满足师范毕业生实习的需求,特别是一些大专业(如中文、数学等),几十个相同专业的学生拥挤在一所中学实习,中学无法提供足够的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来指导学生,于是就出现了同一师范院校刚毕业一年或两年的师哥师姐来指导师弟师妹,这样整个教育实习的质量就无法得到保证。

三、加快高师教育实习改革,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

1.借鉴国外经验,延长实习时间和周期,实行多元化的教育实习管理模式。我国长期以来教育实习是由学校联系实习点,集中实习、统一组织、统一管理的一元化模式。客观的讲这种管理方式有合理的地方,比如能够加强对实习生的管理,便于集中指导,能够充分利用公共资源,提高学生的实习水平等。但是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这种教育实习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化人才的培养目标,因此,当前我国的高师教育实习也应延长时间和周期,并以集中实习为主,分散实习、顶岗实习为辅,实行教育实习多元管理模式。当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走出去请进来,分散见习与集中实习结合,教师指导、小组讨论及个人反思相结合等多种形式,使师范生在整个教育周期内有较充分的机会,多次、全面地接触、认识和了解中小学教育实际。如美国德州的贝勒大学教育学院规定,学生在大学四年中要到5-6所中学实习,使师范生在中小学的实践时间占到总学时的1 2%。从大学一年级至四年级有序安排教育实践活动,此起彼伏、连续不断,将教育实践活动贯穿始终。而英国的TrinityandallSains高等教育学院,四年的课程计划中规定了5次教育见习和实习:第一次在第三学期,时间6周;第二次在第六学期,时间4周:第三次在第七学期,时间5周;第四次在第八学期,时间6周;第5次在第十学期,时间3周。这样看来英国每年至少有一次教育见习或实习。

2.加强教育实习基地的建设,增强与中小学的广泛联系。我国高师院校应改变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的关门办学、高高在上等陈规陋习,借鉴国外教师教育改革的经验,应大力加强与中小学和基础教育机构的联系,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教法及科研合作等各方面主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积极为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等服务与指导;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中小学建立长期和广泛的合作关系,联手共建广泛、稳定的实习基地,走共同发展的道路。

3.完善教育实习的质量考核评价体系。高师院校应更新观念、加强对教育实实习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明确任务、细化目标、落实责任,增强对实习指导教师的培训与管理。同时,强化对教育实习的计划、组织、指导、考核、评价等方面研究,进一步完善教育实习质量考核评价体系,该体系至少包括如下几个大的方面: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活动、班主任工作、科研能力(主要是调查研究和调查报告质量)、团结协作能力等。最后对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分解细化和制定科学的实习目标及考核细则,及时反馈、科学评价,提高教育实习的质量和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