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凤翔皮影初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凤翔皮影初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文章概述了西府皮影,即宝鸡凤翔皮影戏的渊源;分析了皮影戏兴衰的社会历史背景。介绍了凤翔皮影传承人刘改成以及皮影的制作技艺,阐述了皮影从戏剧演出道具到独立的民间工艺美术品的嬗变过程。以刘军虎为代表的皮影雕刻艺人,在传承传统雕刻技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使作品名声大振,现已远销海内外。

【关键词】 历史渊源;皮影演出;皮影刻制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最古老且风格独特的戏剧表演形式之一。皮影是用牛皮刻制成戏剧人物、动物和道具,以灯照影而进行表演,因而取名为皮影。由于观看皮影演出时,人们只能看到通过灯光照在纱幕上的影子,所以凤翔方言把皮影戏叫做“灯影戏”,皮影叫做“灯影”。从事皮影的艺人,可分为演戏者和皮影制作者。陕西省关中地区为皮影的重要发祥地,凤翔以前是关中西部的政治、军事、文化重镇,当地历朝历代都有皮影演出和制作的杰出代表人物。随着电影艺术的诞生以及电视的普及,加之近些年娱乐方式多元化,皮影演出逐渐退出了大众视野,而服务于皮影戏的皮影刻制却一枝独秀,顺利完成了从演出工具到独立的民间工艺美术品的嬗变过程。凤翔县虢王镇万丰村的刘改成曾是雕刻皮影的著名艺人,他在继承传统刻制皮影技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使凤翔皮影独树一帜。现在其子刘军虎子承父业,雕刻皮影精益求精,近年来其作品名声大振,产品远销海内外。

一、凤翔皮影的历史渊源

皮影的起源历来有着不同的说法,最早的传说都与神有关。文字版最早有记载的是班固《汉书・外戚传》:“李夫人少而蚤卒,上思念李夫人不已,方士齐人少翁言能致其神,乃夜张灯烛,设帷帐,陈酒肉,而令上居他帐,遥望见好女子李夫人之貌,还幄坐而步,又不得视,上愈益相思悲感,为做诗曰:‘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海阳竹枝词》把这个故事更鲜活地表述出来:“张灯作戏调翻新,顾囊徘徊知逼真。环佩姗姗连步稳,帐前活见李夫人。”由此可知,汉代的长安已经有皮影戏出现,而距长安仅三百里之遥的军事、文化、政治重镇凤翔当然也不甘落后。这也许是皮影的初级阶段。

北宋皮影戏已相当普遍,成为大众娱乐的主要形式之一。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影戏丁仪瘦吉等,弄乔影戏……不以风雨寒暑,渚棚看人,日日如是。”逢节庆之日“每一坊巷口,无乐棚去处,多设小影戏棚子。”清代时皮影戏做为一个独特的戏剧表演形式已经相当成熟,入关的满族人非常喜爱皮影戏,八旗王府中有专设的皮影戏舞台和道具,艺人常被王公贝勒邀请到王府表演。由于受到统治者的推崇,凤翔的皮影在这一时期达到鼎盛阶段,成为陕西省西路皮影的中心,几乎占领了各种庙会的演出舞台。同时皮影戏有“花钱少,事办好”的优点,农村红白喜事大都请皮影社班演出。

20世纪60年代以后,政府对演出市场进行整治,坚决取缔了宣传“封、资、修”思想的剧目,皮影戏的传统剧目都在取缔之列,艺人们只好放弃演出。皮影刻制艺人为了生存,也创新刻制了能演出现代戏的皮影,但因为群众不喜爱,也只得放弃努力。改革开放以后,皮影班社有所恢复,当时全县共有皮影班社30多家。

近十多年来,受娱乐方式多元化、农民收入大幅增长而悄然兴起的张扬之风的影响,致使皮影演出市场急剧衰退,专业皮影演出班社已所剩无几,年轻艺人们大多从事了其它行业,目前已经很难见到皮影演出了。皮影刻制这时却抓住机遇,通过创新,顺利完成了从演出工具到独立的民间工艺美术品的嬗变过程,成为农民致富的一个好项目。

二、凤翔皮影演出的兴衰

每个皮影演出班社的人员大约10人左右,由演员和乐队组成,其中大多数为兼职。演出班社中的“挑线”手(操纵皮影表演的艺人)最为重要,其名气的大小往往决定演出班社名气的大小。皮影演出舞台为简易的楼阁式,在距地1.5米处做成六平方米左右的平台,供放置乐器和演职人员坐。台前斜挂一幅用粗布包边的纱网作为皮影表演的舞台,俗称“亮子”,皮影戏中的人物和道具放置在亮子上时,亮子后上方的灯就把皮影的影像投在亮子上,再由挑线手操纵着做出各种戏剧动作,于是观众就看到在亮子上表演的饶有情趣的“灯影戏”(凤翔方言对皮影戏的称呼)了。

凤翔皮影属于西路皮影,曾上演过的剧种有秦腔、眉户、碗碗腔等。漫漫千余年来,凤翔皮影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和表演技巧,筛选了适合皮影表演特点的剧目。因皮影戏的主要表演场所在各种庙会上,目的是为了“喜神”,其大多数剧目是以歌颂神佛功绩为主要内容,如《黄河阵》、《太和城》、《七熊盗桃》等。由于这些戏中有神、佛、仙、道和妖、魔、鬼、怪的场面,是“大戏”所表现不了的,很符合人们的猎奇心理;群众在看戏的同时,也能欣赏到精美的绘画艺术和雕刻技艺,这是皮影戏以前深受农民群众喜爱的重要原因。

过后,皮影戏虽然在凤翔复出,但与以前的兴盛相比已经不能同日而语。究其原因,一是皮影戏的传统剧本大都是口口相传、师徒直接传授,随着老艺人的相继谢世,许多剧本就失传了;现存艺人也有记得的,但都是自己本行当的剧词,支离破碎,没有人发掘整理,所以曾深受人们喜爱的传统剧目无法演出。二是依附剧本而存在的碗碗腔这一剧种,也随着老艺人的谢世而离开了凤翔。三是受娱乐方式多元化的影响,人们(尤其青年人)对皮影戏已经不再情有独钟。近年来,凤翔农村已经很难见到皮影演出了。

三、凤翔皮影刻制

凤翔皮影的艺术创作,吸取了汉代帛画、画像石、画像砖和唐、宋寺院壁画的手法和风格,也从秦腔戏、民间社火中吸取营养,堪称民间艺术大观园中的一绝。此后,皮影戏的演技和雕刻艺术都有所发展,成为深受群众喜爱的戏剧形式。观众在看戏的同时,也欣赏皮影的制作工艺。陕西皮影分为东路皮影和西路皮影,艺术风格各不相同,凤翔皮影则是西路皮影的代表。

皮影的制作从选皮到影人成形上戏,有许多工艺技巧。传统的制作工序可分为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合成等八个基本步骤。皮影人物的造型结构和制作工艺相当复杂,每一个人物都分为头、身、臂、臀、腿等部件,单独刻好后再用线把各部件组接起来,就形成一个完整的身段。头部暂不与其它部件组接,演出时根据剧情的需要安置在合适的身段上。人物的肩部和双手部位各系一根细竹子棍,名叫挑杆,供演出时挑线手操纵。皮影演出除了需要雕刻的30多公分高的人物外,还要配以卓、椅、台、案等日常用具和龙、虎等动物及车、轿等道具,也还要有山、树、花、草、亭、台、楼、阁等背景道具,这些用物都需要从事皮影雕刻的艺人提供。刻制皮影要选用上等的牛皮,经过刮薄、拉展、晾晒、雕刻、着色等24道工序后才能完成一个物件。手工雕刻一个人物,至少要刻3000多刀,一般采用阳雕阴刻、明暗凿纹等方法。

凤翔刻制皮影的能工巧匠曾层出不穷,过后出名的艺人当数刘改成。刘改成爱看戏班子演出灯影戏,也学习雕刻技艺。1958年,17岁的刘改成进入北京王府井大街东安市场工艺美术综合厂学习雕刻技术,两年后回到家乡,专门钻研和从事起皮影雕刻技艺。刘改成在大胆创新方面,首先对刀具进行了改进,把原先用指头的推力进行雕刻的刻刀改进为能用手的握力拉动雕刻的刻刀;其次是对传统的皮影造型进行了创新,将人物各部位的比例确定得更为合理;他还在皮影刻制过程中引入了其它有用的手法,使皮影更加具有观赏性,如他把篆刻手法运用于皮影制作后,使作品富有金石感,赢得了专家学者的好评;他在染色上对过渡色的运用,更是皮影界的首创。刘改成刻制出的人物、景物,图案造型精巧、生动传神,又有诗画般的韵味。

改革开放后,县上文化部门加大了对民间艺术的宣传力度,凤翔皮影在海内外有了名声,刘改成也就成为一名著名艺人。法国、日本等国家的艺术家及国内的艺术家、艺术院校师生络绎不绝先后专程去刘改成家观赏考察,《人民画报》曾对凤翔皮影作了专题报导。1989年,他的作品《马靠》、《小生雪花氅》、《龙袍》、《小旦》等被送到大连参展,其作品入选全国首届民间工艺美术佳品及名艺人作品展。2002年4月,凤翔县人民政府授予刘改成家“文化示范户”称号。

刘改成继承和改进了的陕西西路皮影有三大特色:一是西路皮影规格稍为偏大,其身体各部位比例协调,身材造型优美大方;二是西路皮影设色艳丽特殊,采用的过渡色独具特色,作品给人以活灵活现的感觉;三是西路皮影的制作最大特点是拉刀刻制,因而皮影刀路光滑,线条流畅,立体感强,结实耐用。由于刘改成的创新,使西路皮影焕发了生机。

改革开放以后,刘改成玩了大半辈子的皮影成了走俏货,后来皮影演出市场不断萎缩,但刘改成家制作的皮影作品完成了从演出工具到独立的民间工艺美术品的嬗变,成为一种有自己特色的民间工艺品而受到专家学者和民众的青睐,作为很有价值的收藏品和家庭装饰品越来越销售得火爆。2002年,刘改成率领家人来到凤翔县文化馆,创办了“西府皮影制作中心”,收了几十名学徒,进行皮影艺术的研究和开发。2003年9月,《华商报》对刘改成作了专题报导。

由于刘改成的言传身教,其三儿子刘军虎接过父亲在文化馆的摊子,并更名为“皮影雕刻艺术部”。他独立打拼了几年,现在已经小有名气。他面对民间工艺品如何搞好市场化经营的课题,花大力气研发新产品、搞好包装。近几年,凤翔皮影年产量8000多件,刘军虎夫妇和他的皮影雕刻艺术部年产5000多件。2003年9月,刘军虎的作品在宝鸡市民间艺术展演活动中获得了三等奖。2003年9月,刘军虎夫妇带着作品参加了在北京中国国际科技会展中心举办的由中国文物学会主办的“中国首届文物仿制品暨民间工艺品展”,2003年9月9日的《中国民族报》对展出情况作了报导。2007年1月,刘军虎的作品《皮影――蕃王靠子》荣登国家邮政总局发行的个性化邮票。

我们相信,有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有广大群众的保护热情,有艺人们的努力和创新,凤翔皮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传承和发展的新路子,为凤翔的民间艺术大观园增辉添彩。

【作者简介】

李晓群(1967-)女,凤翔县文化馆舞蹈干部,群文助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