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8个信号预警疾病来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8个信号预警疾病来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执行: 张宇

指导专家: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妇产科教授朱付凡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教授朱光斗

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眼科教授王振平

生活中,常有一些不起眼的细微症状被人们忽略。殊不知,它们有可能是一些重大疾病的早期信号。读懂这些信号,您就可以在医生的帮助下早期发现疾病,大大增加治愈的可能;但如果您对这些都视而不见,就会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那么,当疾病的信号灯亮起之时,您是否知道它表达的含义呢?出现这些异常之后,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阻止其进一步发展呢?

曾有一位医学院的老教授说,医生最不怕的是那种来势汹汹的疾患,比如大叶性肺炎,因为症状明显,能够早早发现,及时治疗,反而容易痊愈。最怕的是那种悄无声息潜入人体的疾病,比如癌症,发现时,常常已经到了晚期,很难治愈。

不过,病魔虽然狡猾,但潜入人体之时仍然会有一些异常的症状表现出来,这就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看懂这些信号,采取相应的诊疗措施,就能在疾病的早期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反之,如若对疾病来袭的信号视而不见,任其发展到晚期,治疗的结果往往是令人失望的。

下面,我们就选取几种常见重大疾病的早期信号,让专家教您读懂它们背后隐藏的疾病信息,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黑痣变大

――亮起癌变的警示灯

老王今年50岁,经营着一家规模不小的养猪场。最近,老王发现长在腰间的一颗黑痣莫名其妙地长大了不少。联想到自己曾看到相书上说,如果腰上有痣,就是命里有财,这叫“腰缠万贯”。如今这颗痣长大了,莫不是自己真要发财了?

黑痣又叫黑色素痣,是一种良性肿瘤,几乎每人都有,只要不影响容貌,很少引起人们的关注。尽管黑痣癌变的比例不高(据统计,每10万人中发生黑痣癌变的有1人),但黑痣癌变所产生的黑色素瘤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转移早、危险性大的肿瘤,如不及时治疗,一般可使患者在1~2年内死亡。

黑痣恶变的信号有哪些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的朱光斗教授指出, 30岁后,特别是年纪较大者,色痣逐渐增多时,应注意观察;如果已有的色痣其边界变得不清楚,边缘变得不光滑,颜色变得不均匀,或者痣体迅速变大,应引起注意。如果痣发生于手掌、脚掌、足趾、甲下或生殖器、腰围、腋窝、腹股沟、肩等易摩擦受损部位,应提高警惕,加强观察,定期进行自我检查。一旦痣体突然增大,颜色加深或部分高起,或有溃破、出血,周围发生卫星状损害及所属淋巴结肿大者,提示痣已恶变,要立即手术切除及送活体组织检查。

另外,痣颜色变黑不是恶变的绝对指征,因为在性成熟期及妊娠时,所有的色痣均可变黑及有增大趋势,仅在任何单个痣比其他痣变黑或增大时应引起怀疑。

色痣一般不需治疗,但平时应注意减少对痣的摩擦等刺激,仅在疑其有恶变时应及早施行手术治疗。目前常用的手术治疗有液氮冷冻、二氧化碳激光与手术切除3种。以手术切除为好,可一次切除干净并可送病理检查以明确病变的性质及程度,作为进一步治疗的参考。

老花眼减轻

――白内障的先兆

这天天气不错,坐在屋檐下乘凉的黄婆婆拿出儿子上班的工作服,准备把一个破损的地方补一补。可进屋找了半天,愣是找不到自己的老花镜了。无奈,黄婆婆只好试着不戴眼镜补补看。这时,怪事出现了,黄婆婆穿针引线看得竟如几十年前一样清楚。再拿出报纸,上面的字竟也看得一清二楚。老花眼竟会自己不治而愈?这可让黄婆婆非常高兴……

老年人因晶状体核硬化及睫状肌的调节减弱,看近物常感模糊不清,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老花眼。可有的人到了五六十岁,昏花多年的老花眼忽然能看清近物,甚至能不戴老花镜做针线活,因此感到非常高兴。殊不知,这样的表现却“是祸不是福”,预示着白内障已在悄然发生。

白内障为何会使老花眼的症状减轻呢?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眼科的王振平教授指出,这是因为在白内障早期,晶状体含水量增多,晶状体膨胀变凸,屈光力增加,使原有的老花眼症状减轻,视近物变得清晰。由于白内障发展较缓慢,很多患者在一段时间内能维持较好的远、近视力。但随着晶状体混浊的逐渐加重,视力必定再度下降。

此外,患糖尿病时,由于血的渗透压降低,眼内渗透压增高,血中的水分渗入到眼内和晶体内,使晶体增大变凸,也可以使老花眼的症状减轻;患老年性青光眼时,由于眼压增高,眼轴增长,老花眼的症状也可以暂时减轻。因此,老花眼的症状减轻实际上是身体的一种异常表现,往往预示着白内障等病变的发生,一旦有此表现应及时去医院检查,发现疾病及早治疗,切不可把它当成“返老还童”的表现而听之任之。

阴道接触性出血

――勿以量少而忽视

成年女性由于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每个月都有血液从阴道排出,这就是月经。但有时在非行经期,特别是、妇科检查以及便秘患者用力排便后,阴道也有出血的现象,即阴道接触性出血。这种出血是否正常呢?

很多女性认为,反正每个月经期都有血液流出,量也比这个大得多,因此觉得女人阴道出血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对此,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妇产科的朱付凡教授指出,有这种想法就大错特错了――阴道接触性出血,也是一种明确的疾病信号。

朱教授指出,所谓接触性出血,是指在、妇科检查以及便秘患者用力排便后有少量阴道出血的现象。对这一症状,首先要警惕的是宫颈癌。

子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女性肿瘤之一。接触性出血可能是它唯一的早期症状,多在与妇科检查时发现,呈淡红色或褐色。阴道出血量一般先少后多,或时多时少,病情发展到中期,则出血明显增多。只有少数患者初次接触性出血即为大量,常由小动脉破裂所致。有时阴道出血也可发生在用力排便后。

此外,接触性阴道出血也可能是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宫颈不典型增生、宫颈外翻等疾病的表现,凡有接触性出血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明确出血病因,排除是否患有恶性病变的可能,以免延误治疗良机。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内衣,尤其要注意性生活的卫生,且性生活不宜过频。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同时要注意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30岁以上妇女应定期进行妇科普查,定时做宫颈刮片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宫颈疾病。

溢液

――不容忽视的乳腺病信号

李阿姨是个闲不住的人,刚抱了孙子,就主动请缨要负责带孩子。这天,儿媳妇回家喂奶晚了,饿得孩子哭个没完没了。李阿姨没办法了,就把自己的塞到孩子嘴里想暂时哄哄。可孩子嘴一动,李阿姨就觉得自己流出了什么东西,仔细一看,是一种透明的淡黄色液体。李阿姨感到纳闷,自己快60的人了,难道又开始分泌乳汁了?

在非妊娠期和非哺乳期,挤捏时有液体流出称为溢液。溢液是乳腺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据统计,以溢液为首要症状就诊者占乳腺疾病的3%~14%,发生率仅次于乳腺肿块和疼痛。

但是,由于本来就是分泌乳汁的器官,加之溢液一般没有痛、痒等不适症状,很容易被大意的女性朋友所忽视。对此,朱付凡教授提醒广大女性朋友,虽然溢液大多数为良性乳腺疾病引起,最多见的是乳腺导管内状瘤和乳腺囊性增生,但仍有约10%的溢液为乳腺癌引起,应该引起重视。

溢液作为乳腺疾病的“信号灯”,其不同的性状常预示着不同的疾病:

(1)血性溢液。溢液呈红色、暗红色或咖啡色,最常见的是导管内状瘤,也较多见于乳腺癌,尤其是导管内状癌。因此,凡50岁以上的血性溢液者,应特别注意。

(2)浆液性溢液。溢液呈稀薄透明淡黄色,大多为导管内状瘤引起,也可见于乳腺增生,少数为乳腺癌引起。

(3)水样溢液。溢液呈稀薄无色如同清水一样,较少见,有时亦可为乳腺癌所致,也不应忽视。

(4)乳汁性溢液。溢液呈乳白色,如乳汁一样,可淡可浓。可见于正常妇女停止哺乳后数月或数年,乳腺增生或服用某些药物也可引起。另外,还常见于垂体肿瘤。

(5)脓性溢液。溢液为黏稠的黄色或绿色液体,可带血性,似脓样。为炎症表现,多见于乳腺炎或导管扩张症。

总之,溢液的女性不能大意,也不必恐慌,应及时去医院作详细的检查,如溢液涂片、空腹抽血查催乳素,甚至乳腺钼靶,以明确病因,对症治疗。

忽来忽去的“发蒙”

――中风的前奏

蒋大爷患了缺血性脑中风,尽管已经度过了危险期,但右腿完全失去了知觉和活动能力。医生说,也许终生都不能恢复了。此时,蒋大爷的女儿痛哭失声,一个劲儿怪自己太大意了。女儿回忆起,父亲生病前,有一次坐在沙发上和自己闲聊,突然父亲的谈话停了几秒钟,后来父亲说感到眼前突然黑蒙一片,但马上就恢复了。这次突发突止的“发蒙”没有引起家人的注意,没想到很快就发生了悲剧。

缺血性中风是一种突然发生的疾病,经常在安静休息或睡眠时猝发,让人防不胜防。但缺血性中风并不是完全没有先兆的,比如这种突发突止的、一过性的“黑蒙”,就被视为脑血管病的最早报警信号之一。出现这种现象的常见原因是短暂发作的一次脑缺血,英文缩写TIA。发作时,有人会突然“蒙”了,好像一瞬间什么也想不起来;有的感到天旋地转,但一下子就过去了;还有的眼前一黑,失去知觉,但很快恢复;又或者突然间说不出话来。

这些,其实都是大脑瞬间缺血的表现,说明脑血管已经狭窄,发生血栓的危险性很高。这时应及时就医,并作相关的检查评估,必要时进行抗凝、溶栓等治疗。

蜘蛛痣

――肝脏的求救信号

赵刚去年刚刚荣升副总经理,一直想要干一番事业的他认为这是一次展示自己的绝佳机会,于是工作非常卖力,常常陪客户喝酒应酬到深夜。一天晚上赵刚洗澡时,偶然发现自己胸前长出1个小红点,从中心往四周放射状伸出许多分叉,不痛不痒,用手压时会褪色,松手又发红。对此,赵刚并没有在意。直到1个月后,赵刚和一个做医生的朋友泡温泉,朋友看到他身上的小红点后一脸严肃地叫他去医院检查。联想到自己近段时间以来一直四肢无力,总感觉非常疲惫,赵刚不敢怠慢,来到医院做检查,结果竟然发现是肝硬化。

蜘蛛痣是一种特殊的毛细血管扩张症。它多出现于面部、颈部及胸部,亦有其他部位出现者。表现为中心部直径2毫米以下的圆形小血管瘤,向四周伸出许多毛细血管,且有分支,看上去恰似一个红色的蜘蛛趴在皮肤上。若用铅笔尖压迫中心部,蜘蛛痣就会消失,因为蜘蛛痣的血流方向是从中心点流向周围毛细血管分支,若中心部受压则血流阻断,蜘蛛痣因缺血而消失。

蜘蛛痣是怎样形成的呢?大多数学者认为与雌激素代谢有关,青春期少女及妊娠期妇女由于体内雌激素含量增加,会出现蜘蛛痣,这是一种正常表现。若是男子或老年妇女突然出现蜘蛛痣则应提高警惕,因为肝硬变、肝癌及慢性肝炎伴有肝功能衰竭的患者,由于肝脏灭活雌激素的能力减弱,雌激素含量相应增加,亦会出现蜘蛛痣。因此有人说,蜘蛛痣是肝功能衰竭的警示灯。

蜘蛛痣本身对人体并没有什么危害,但若发现蜘蛛痣,应立即到医院就诊,检查肝功能及肝脏B超,排除恶性肿瘤及各种导致肝功能衰竭的疾病。

回缩涕血

――指向鼻咽癌的线索

早上起来,王大伯总喜欢“清清嗓”。可近一个月来王大伯吸鼻后吐的痰中总带着一些血丝,有时清晨的鼻涕中也带有血丝。开始他以为是天气干燥引起的鼻出血,并没有太在意。但是1个月下来,情况没有好转。于是,王大伯来到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医生给他做了鼻咽镜检查和病理检查,最后证实为鼻咽癌。

涕血是鼻咽癌的早期症状,表现为鼻涕中带血,或从口中回吸出带血的鼻涕,又称为回吸性痰中带血(回缩涕血)。涕血常发生在早晨起床后。涕血量不多时,经常被患者疏忽,误认为是鼻炎或鼻窦炎,或被当作咯血到内科就诊。此外,鼻塞、耳鸣、听力下降、头痛、颈部淋巴结肿大也是鼻咽癌的表现,如果这些症状同时出现,要高度警惕鼻咽癌,应到医院进行鼻咽镜检查、鼻咽部CT检查和MRI检查。病理检查是确诊鼻咽癌的最重要依据。

超过两周的声音嘶哑

――不一定只是用嗓过度

林老师在某重点中学当班主任,在讲台上操劳了大半辈子的他,在带完最后一届高三后就要退休了。可最近,林老师却反反复复出现声音嘶哑,班上几位细心的女同学还给他送来了金嗓子喉宝。但林老师却觉得很奇怪,自己做了这么久的教师,嗓子早已经练出来了,很少再出现声音嘶哑的情况。况且这次声嘶持续两个星期了还未见好转,这与过去也完全不同。细心的林老师带着疑问来到医院检查,结果是患了喉癌。好在发现得较早,进行部分喉切除后林老师又重返了讲台。

声音嘶哑是人们司空见惯的事情,人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大多数人都认为声音嘶哑不是什么大问题,几天后自然会好。事实上,由于过度用嗓、感冒等原因导致的声音嘶哑确实没有什么大碍。但是,如果声音嘶哑反反复复老是发作,又没有过度用嗓的情况,就要警惕喉癌了。喉癌的早期表现包括:(1)声音嘶哑时间超过2周。(2)长期咽喉感觉异常。(3)经消炎治疗及发声休息仍无好转。(4)有长期大量吸烟史、饮酒史。

不过只要能够早期发现,喉癌的生存率还是相当高的,早发现、早治疗,可使喉癌的生存率提高到90%以上。

编后:健康,属于勤于吸收医药保健知识,并时刻关心自己身体细微变化的人。只有留心身体表现出的各种症状,早发现、早治疗,才能防患于未然。但是,留心各种症状表现并不是“神经过敏”,不能有一点不适症状就盲目恐慌。以本文列举的一些疾病表现为例,虽然都是相应疾病的一些特征性的表现,但绝不能说有这种症状就一定患了这种疾病,而只是说有此症状就要重视它,不可听之任之,然后去医院以求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