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荷塘月色》“探究式”教学设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荷塘月色》“探究式”教学设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设计思想】

杜威提出的探究式教学的核心是问题,怎样让学生的学习活动围绕问题展开。《荷塘月色》是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学习散文无非两个宗旨:或理解作者的情感,或把握作者的心绪。朱自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较为含蓄,但心理走向却甚是明了。

因此,教学本文时,我把重心放到了引导学生探究作者的心路历程上。围绕作者涉及三个“点”(其中有一个是虚幻的),设计如下几个问题:1,作者在家里是怎样的心情?去荷塘的路上,他看到了怎样的景物?它们与作者的心情有什么关系?2,作者对荷塘和月色的描写各有什么层次和特点?它们与作者的心绪有着怎样的关联?3,江南有什么特别之处值得作者向往?

意在让学生通过探究这两组问题,基本能明白作者在三重世界里的不同心理,从而理解他为消解“颇不宁静”而作的努力,可以看出造成他这种心理的,不纯粹是个人因素,还有家庭、社会等原因。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面对荷塘美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想。杨万里赞叹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写出了荷花的艳丽色彩。“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头。”写出了荷花的动态。周敦颐却看到了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面对这样的景色,朱自清又是如何抒写心中情怀、流露内心情绪的呢?

(二)朱自清先生停留的地点及心理状态

当晚,朱先生一共“停留”过三个地方:原点(出发点和归宿地)——家;逗留点——荷塘;向往地——江南。

1 请你画出朱自清夜游荷塘的活动轨迹(见上)。

2 第二段的景物描写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心理状态?你从哪些关键词语上看出来?

明确:孤独、寂寞、迷茫

句子:①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②荷塘的四面,长着许多树,葱葱郁郁的。③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④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3 在去荷塘的路上,作者有哪些心理活动?其中以什么心理为主?请你透过关键语句来品悟。

(1)“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

为什么说“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呢?“平常的自己”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作者为什么要“超出平常的自己,到另一个世界里”呢?

明确:作者显然对平常的自己不满意,感觉到很压抑,令他烦闷,因此“颇不宁静”,他渴望摆脱这种现状,于是外出散心。

(2)“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得是个自由人。”

为什么作者“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才感觉自己是个自由的人呢?为什么只有“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才能“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呢?

明确:透过字面,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白天的生活很不自由的,经常要做一些不愿去想但又必须去想、希望去想但又不能去想的不自由、受束缚之事。思想上的不自由,令他郁闷。语中置一“觉”字,文章便增添了无穷意味;少这一字,则真成了自由的人,那就只有喜悦,没了哀愁。

(3)“白天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

明确:这一句不用追问,只要通过两个“一定”的语脉承接关系,就能明显感觉到在白天,作者经常做不甘心做的事,说自己不情愿说的话,这些让他烦闷苦恼至极,表现出作者内心深处难言的苦衷。此句点明作者此次夜游的目的——为了逃避或摆脱现实中带给他的苦闷。

(4)“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明确:“且”是“暂且”的意思,“受用”即是“享受”。此句放在这段的结尾,显然具有过渡作用。同时也提醒读者,接下来的写景是作者急欲摆脱现实的烦恼,而想暂且通过对荷塘的月色的美景欣赏来平复自己烦郁的内心。

(5)总之,以内心烦闷而急欲摆脱的心理为主。

4 荷塘月色景色鉴赏并人物心情解剖

(1)在月下荷塘边,作者看到了一幅月下荷塘的美景,请你鉴赏作者描写到的各景物特征(包括使用的修辞手法)。

明确:

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以比喻手法写出其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具有动态美。

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的样子。拟人手法赋予静物以生命力和感情。接着连用三个比喻,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荷花的这些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

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由嗅觉转向听觉。“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缥缈、沁人心脾等方面相似,更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

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钱钟书先生把它叫作“通感”——即打通各感官,把具有相似感觉的句子放在一起比喻。

荷波:“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拟人手法写出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既有视觉形象,又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

荷韵(流水):“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把所见与想象想结合,“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传意,此处用来写流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2)拾起头来,作者又在静寂中默赏了荷塘内的月色,请你参照上面的提问——赏析法,在课后自己写出鉴赏文字(特别要了解什么是“通感”)。

参考:

A 本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月色本是难写之景,作者借哪些景物,写出荷塘上月色的特点?

明确:叶、花、树,写出了月色朦胧缥缈的特点。

B 月色本是难状之景,作者用了一些传神的动词:如:“泻”“浮”“洗”“画”等,描绘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些动词的特点。

明确: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浮——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轻飘状态;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画——有“人为”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C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作者在写荷花的香味,怎么又突然写到歌声了?也是通感。

D 师生共同小结:本段虽着意写月色,但又处处不忘荷塘,用几个传神的动词,从不同角度写出淡月辉映下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形成的朦胧景象,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实则写出了作者内心淡淡的忧郁。

(3)讨论:在我们眼里,景色的确很美,但在余光中先生和叶圣陶先生眼里,却认为朱自清先生描写的景致很随意(详见课本第99页),你认为呢?请说出理由。

A 赞成说:境不由心生

明确:从文章的开头,作者就明确告诉读者,他“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不宁静”:历来说法不一,有“夫妻吵架说”,有“父子别扭说”,有“社会动荡说”,或者统而有之,总之是无从确定。

在这样的心态下,作者写荷塘月色的美景,实在是在一种心情烦躁、沉郁的情况下写的,其写作的目的只是试图通过对美景的描写来消解自己内心的烦郁!说到底,这是作者试图调节自我情绪的行为。“境由心生”,是指什么样的心情才能写出什么样的景,创造出什么样的境。而作者带着一颗烦乱、“颇不宁静”的心,又如何能创造一个景神合一的美境呢?可是,他又实在急欲摆脱这烦郁,怎么办?没心情创造心情,也要写景!如果像余光中先生说的那样,这些景物的描写是“浮泛”的、“不出色”的,恰恰印证了作者此时写景是一种为赋新词强消愁的依然摆脱不掉的烦郁心理!

B 反对说:境由心生

绘的是真景。作品鲜明地突出了景物的特色,生动真实地再现了特定环境下的特定景物。这样,文章所要抒发的真挚感情才有可靠的寄托,才让读者感到真实亲切。

抒的是真情。作者以准确贴切的语言,抒发出作者因置身于良辰美景而生出的“淡淡的喜悦”,以及社会带来的一直难以排遣的“淡淡的哀愁”——这个哀愁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和“峭楞楞如鬼一般”里突兀地体现出来,是它们,搅扰了温馨的美景,破坏了喜悦的心情。即使写树缝里的灯光,作者也尽选消极的词语和事物,而且句式舒缓,语调低沉,读者从字里行间似乎能听到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息声。

小结:在荷塘边,作者暂且得到了心灵上的宁静。但最终是想排遣烦闷的心情而不得。

5 作者为什么“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与作者的心情有什么关系?

明确:采莲是江南的旧俗,那时那里的人物,开心欢乐,祥和温馨,它正好反衬出作者内心的惆怅郁闷。因此,江南成为了作者的向往之地。

(三)总结

在一个晚上的一段时间内,清华大学年轻的教授朱自清,独自散了会步,经过了三个地方,企图在三重世界里寻求自己内心的安宁静谧,但最终,他只是兜了一个圈子,复归原来心情了——游走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