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转方式、调结构 促进农民增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目前,农民增收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是“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它关系到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制约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如何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增效,进而促进农民增收,是当前做好“三农”工作的关键。本文就制约农民增收的几点因素进行分析,并总结了东阿县促进农民增收的几点经验。
关键词:增收 拓宽渠道 扩大就业
农民增收问题是当前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而且制约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如何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增效,进而促进农民增收,是当前做好“三农”工作的关键。东阿县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把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促发展,惠民生、保稳定有机结合起来,以推动农村工作转型为重点,转变发展方式,培植和壮大特色农业,加快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从传统生产经营向产业化方向转变,努力促进农民增收。
一、关于制约农民增收的几点因素
1.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化水平不高
广大农民种植的农产品缺乏特色产品;质量不高,名优产品少。大多处于初级加工阶段,规模小、加工粗、附加值低、无品牌,投入高、产出低,农民靠农产品增收难;精深加工农业龙头企业缺乏,生产规模小,带动作用不明显。
2.农业专业化服务组织不完善
目前,农村专业化服务组织存在着管理不规范,经营水平低、效益差,合作社经济实力不足,经营手段落后,经营人才不足,农民参与合作意识不强等问题,其作用不能得到有效发挥。大部分农户还处于各自为战、分散经营的状态,既形成不了整体规模,也不能使产销有机结合从而形成利益最大化。
3.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不高,思想观念陈旧,影响农民增收
据调查,目前在家农民或者外出打工者,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人数占绝大多数,高中文化程度者寥寥无几。广大农民文化素质低,缺乏利用农业科技知识增产增收意识,自然脱贫致富难。加之大部分农民受小富即安和重农轻商观念的影响,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缺乏敢闯、敢试、敢冒险的精神,导致农业新品种、新技术不能得到推广,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4.城镇化发展步伐不快
工业生产没有形成规模,工业反哺农业力度不够,农民依靠二、三产业增收比较困难,农民就业增收的渠道不广。农民还大多依赖于农业,仅局限种植、养殖业,这就使大量的过剩劳动力没有得到合理利用,造成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低,产业聚集力不强,农民就地转移的程度不高等也是影响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
二、关于东阿县在转方式,调结构,促进农民增收方面的几点做法
1.调整农业经济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拓展农民增收空间
1.1培植主导产业,加强优势产业基地建设
东阿县拥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资源,以绿色、生态、有机、无公害为方向,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思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发展“林业、畜牧、蔬菜、桑蚕”四大特色农业主导产业。依靠科技进步发展优质粮食,稳定50万亩优质小麦面积,申报注册“东阿小麦”地理商标,建设全国知名的生产加工基地。大力发展订单养殖、规模饲养,突破林下养殖,提高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无公害蔬菜已成为东阿农业的一大亮点产业,一批无公害蔬菜打响了品牌,闯出了市场。
1.2积极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合作社上连龙头,下带农户,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载体。我县重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一体化经营体系,逐步形成生产基地化、销售超市化、经营连锁化、加工链条化。同时制定出台县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标准,坚持边发展、边规范,力争三年左右,使各类专业合作社制度健全,管理规范,带动能力明显增强,使70%的农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60%以上的主要农产品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工和销售。
2.进一步做好农村劳务输出工作
2.1加强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开发,鼓励农民进城务工就业
东阿县建立健全了劳务输出地与输入地之间的就业信息沟通机制,组织工作人员提前深入各劳务输入地收集合适的就业岗位信息,为准备外出求职的农民提供准确的就业信息。积极与本地各新兴企业进行联系,帮助一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2.2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东阿县通过项目招标、基地认定的方式确定了三所学校和五所培训基地承担“阳光工程”培训任务,开设了计算机应用、机械制造、电子电器、服装缝纫与加工、产品包装等专业。按照“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原则,在加强监管的基础上,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农民的引导性培训中来。
3.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是安置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主要载体,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使之不仅能够有效地吸收转化本地的农产品,提高附加值,进而带动运输业、餐饮服务业等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大对农副产品加工、农业机械制造、支农化工等涉农产业的支持力度,优先发展需要农村配套、提供原料和能够吸纳大批农村劳动力的产业。鼓励发展城乡联动、同兴共赢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努力形成一个工业项目、一个骨干企业带动一方农村经济,安置一批农村劳动力的发展格局,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4.搞好资金扶持,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建立信贷“绿色通道”, 提供信贷“套餐”和“快餐”服务,设立信贷专柜,简化贷款手续,提高工作效率,方便农户。创新农贷品种,延伸服务范围,将小额农贷的对象延伸到种养大户、个体工商户、运输户等,开发“务工人员贷款”、“助学贷款”、“居民消费贷款”等新品种。构建与政府、农户之间的信息交流机制,定期向政府汇报支农工作情况,加强信用社与农户之间的信息联络,做到支农信息及时反馈,支农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