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泽丹通脉汤治疗高脂血症62例患者的临床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泽丹通脉汤治疗高脂血症62例患者的临床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六安市中医院,安徽六安237000

【摘要】目的:观察泽丹通脉汤的降脂疗效。高脂血症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他汀等药物);治疗组32例应用西医常规治疗加用泽丹通脉汤治疗,疗程均为6周。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关键词】泽丹通脉汤;高脂血症

【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1097-02高脂血症是血清中一种或多种脂质含量超过正常高限的病变。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其发病率也逐年升高。在我国,该病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已成为危害人类尤其是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我们通过对高脂血症患者使用泽丹通脉汤加西药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观察其临床疗效及TC、HDL-C、LDL-C的影响,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11年4月-2012年1月在安徽省六安市中医院心血管内科及糖尿病科住院的高脂血症患者6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病例数:治疗组32人;对照组30人。病例均参照《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医辨证标准参照2002年卫生部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诊断为脾虚痰积型、痰瘀滞留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及临床资料上无统计学差异。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给药方法:采用一般高脂血症的常规治疗,低盐低脂饮食,忌烟、酒、辛辣。阿托伐他汀钙片10mg每晚一次疗程为6周。

1.2.2研究组给药方法: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泽丹通脉汤。由生山楂20g、葛根15g、枸杞子15g、决明子15g、黄精30g、玉竹12g、丹皮30g、泽泻30g、赤芍12g、郁金20g、生蒲黄12g、延胡索15g组成(每日一剂,分二次口服。疗程为6周)。

1.3统计学方法:所有资料用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统计数据以(χ±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

2.1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①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70%;②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③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④恶化:证候积分减少<3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具体数据,(见表1)。

表1两组临床症状疗效比较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恶化总有效(%)治疗组329(25.0%) 21(67.9%)2 (7.1%)093.7%#对照组306(20.0%)18(60.0%)6 (20.0%)080.0% 注:治疗后,两组间比较,#P

表2两组治疗前后TC、HDL-C、LDL-C变化比较(mmol/L, χ±s)

组别例数时间TCHDL-CLDL-C 治疗组32治疗前6.58±0.321.03±0.173.63±0.34治疗后4.43±0.27* 1.57±0.12*1.87±0.29*对照组30治疗前6.33±0.291.21±0.213.34±0.30治疗后5.34±0.24*1.27±0.14*2.31±0.26*注:与治疗前比较P

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一种或多种脂质高于正常称为高血脂症。高血脂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是指血中胆固醇(TC)和/或甘油三酯(TG)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现代医学称之为血脂异常。高血脂症大致属于中医“胁痛”、“肝癖”“积聚”等范围。宋晓芳[2]认为可将高脂血症分为脾肾阳虚、痰浊痹阻型、肝肾阴虚兼气滞血瘀型、肝郁血瘀型和肾阴不足型5个证型。本研究组脾虚痰积型、痰瘀滞留型所拟用方,本方中生葛根、丹皮、赤芍、郁金、延胡索疏肝理脾;泽泻、生山楂化浊降脂;丹皮、赤芍活血化瘀;枸杞子、玉竹、黄精补肾益精。诸药共奏疏肝理脾,降脂化瘀之效。据研究[3],泽泻、生山楂等药,功能利湿化浊,消积散瘀,均有一定的降血脂、抗脂肪肝作用;枸杞子是滋补肝肾,养肝明目的佳品,枸杞子中所含的甜菜碱,可以抑制脂肪在肝细胞内沉积,促进肝细胞的新生,对肝功能紊乱以及体内脂质代谢的异常,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本结果表明,泽丹通脉汤治疗高脂血症临床总有效率为93.7%,说明中药泽丹通脉汤具有改善高脂血症的临床症状,TC、HDL-C、LDL-C等指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第二辑,1995:171-174.

[2]宋晓芳.辩证分型治疗高脂血症82例疗效分析[J].中医药学刊,2001,19(5):478-479.

[3]刘青云.中药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