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例谈“设疑”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普通高中教育要“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有个性的发展。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国际视野与民族精神、社会责任感与人生规划能力。”教育心理学指出:疑问是思维的第一步,是开启学生思维器官的钥匙,是思维的启发剂。设疑是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手段,问题设计得好,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设疑教学是学生对老师精心设计的问题进行思考、讨论和交流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出发,通过科学地设计问题,巧妙地提出问题,创设生动愉悦的教学环境;学生通过对教师设计问题的猜测、探究,获得相关知识,并经历获得相关知识的过程,在此基础上主动地发现问题并提出新的问题。设疑教学还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设计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笔者在教学“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时采用了设疑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笔者不揣固陋,把其中的几个环节提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①蛋白质和糖类物质在膜上是如何分布的?我在提出问题的同时在多媒体上展示图片: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膜是“暗——明——暗”三层结构;为了让学生看清楚细胞膜的结构,我又把课前准备好的细胞膜的空间结构模型和结构模式图拿出来给学生看,让学生对照观察、思考。学生经过一番讨论、交流,得出如下结论:第一,蛋白质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的表面,有的嵌入其中,有的则贯穿其中。第二,糖类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被位于细胞膜的外侧。学生得出这个结论后,我又趁机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细胞膜的空间结构,解决三类化合物在膜上的分布问题。这样学生学起来饶有兴趣,回答问题得心应手。
②当讲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时,我根据教参中的有关内容提出了如下问题:“两位科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们首先将小鼠的抗体与显绿色荧光的染料结合,人的抗体与显红色荧光的染料结合;然后让被标记的抗体分别与小鼠和人细胞膜上的抗原相统合,这样在小鼠与人的细胞膜上就分别产生了绿色和红色荧光。这时,两位科学家又将上述两种细胞融合,这两种细胞融合后,开始阶段,细胞的表面一半呈绿色,另一半呈红色;但是40分钟后两种颜色的荧光点在细胞表面呈均匀分布了。”请同学们思考、讨论,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讨论一段时间后,我用多媒体动画展示了人鼠细胞融合的过程。学生通过对多媒体动画的观察和分析,很快发现这种被标记的物质在膜上是运动的。这时,我因势利导继续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结果学生发现由于构成细胞膜的各部分都是可以运动的,所以整个细胞膜是可以流动的。最后得出这样的结论:细胞膜的结构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③“如果红色球状物的多少代表某种物质浓度大小的话,那么,这物质进入细胞是由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运输,还是由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运输?” 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得出:这种物质进入细胞是从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侧运输这一结论。在学生得出这个结论后,我用类比的的方法(河水中从上游向下游漂流的小木片)引导学生得出在这种运输过程中,不需要消耗细胞内新陈代谢所释放的能量的结论。
④教材中说:“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能够从消化了的食物中吸收葡萄糖,却很难吸收相对分子质量比葡萄糖小的木糖。”这体现了细胞膜的什么功能特点? 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讨论,学生较轻松地掌握了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这两种运输方式的主要特点,也很容易地掌握了细胞膜在生理功能上特点: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教师要敢于冲破教材的束缚,创造性地设计问题,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灵活性。”所以,教师设疑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同时要求学生思考、讨论这些问题要用不同的方法,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去思考、讨论。由于学生思考、讨论问题的方法和角度不同,得出的答案也就有可能不同,答案有可能是丰富多彩的。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旧知识的复习巩固,又有利于引导学生对新知识的猜测和探究,从而培养和锻炼他们的发散性思维。
教师在课堂上设疑要注意一些方法和策略,“满堂灌”虽是不可取的,但也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来个“满堂问”。设疑要适时、适当,要行之有效。教师通过设疑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组织合作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组合或认识、加工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认知结构,从而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网络的建构,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巩固已有知识,发现并掌握新知识。
总之,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设疑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去思考、讨论和交流,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为学生以后全面发展和有个性地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