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想妙招 巧作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想妙招 巧作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文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准确、系统、完整地反映客观事物的特征、事变过程、表达思想感情的一项高级思维活动。这种活动是具有综合性和创造性的。正因为如此,作文也就成为衡量一个学生的思想水平、知识水平和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尺之一。那么,我们语文教师该运用一把什么样的钥匙去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使之渐能悟道,自会作文?我要说:是范文给学生引的路,是《作文》给教师支了招。

一、解放思想,敢让学生“跑马”

我每隔三年都要新接两个班初中新生,自然,对学生的写作都要进行一次作文水平“摸底”,为防止学生写不出内容,自己往往在写前辅导时,口若悬河一般,谈命题的立意、选材、组材的方法,结构全文的思路,开头结尾的技巧等等,然后再让学生动笔。可两节课过后,我一收作文,能交上来的也就半数左右,更可怜的是收上来的文章简直叫人啼笑皆非,篇篇纯属“兔子尾巴”。对这种现状,我心急如焚,明知困难重重,可还是付出了极大的热情去研究,力求去扭转。对此,我试着对学生写作采取了“放”的态度,即一开始写作,我没有加以过多限制,要学生大胆地去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内容,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均能按自己的意愿去进行。一句话,尽量放开他们的手脚,让他们畅所欲言。通过一段时间地“放”,我调动起学生的写作欲望,激发出他们对作文的兴趣。学生能把在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各种各样的人、事、物,把自己的观察所得、心得体会、理想情操、心里情绪等按照自己的意愿比较生动地通过文字表达出来。这样,训练半个学期后,学生的作文首先拉开了篇。看着一份份内容丰富,但无章法的文章,我内心有了点“底儿”。我想,有了“好马”,还怕戴不上“笼头”?

二、教会学生审题和选材,敢给“好马” 戴 “笼头”

任何技艺的学习都离不开模仿。幼儿咿呀学语,蹒跚学步,要从模仿开始,我们学作文也需要有一个从模仿到创造的过程,而范文中可供我们模仿的地方是很多的。例如,遣词造句、取材立意、布局谋篇都可以作为我们作文模仿的模式。因此,我试着使用《作文》,根据不同阶段,不同单元的内容,把对学生作文理论方面的指导放到个体的作文教学中。每一次指导,重点解决一个问题,让学生从中学到一种写文章的技能。譬如,面对学生不会审题,不善于围绕中心选材这种毛病的普遍性,我就试着选择《作文》中的有关例文,突出怎样审题,怎样围中心选材,这方面知识专题的分析,使学生能把作文的理论知识形象化、具体化,自觉迈入写作的规律之门。例如,在一次作文训练中,我给学生命了一个这样的题目《我成长中的一件事》,要求写一篇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题目摆上黑板后,我帮助学生仔细地审题,导出这个文题的选材范围比较广,学校、家庭、社会中可供选择的例子很多,但能否找到最能反映自己是如何成长的材料是写好这篇文章的关键,也是构思这篇文章的难点,因此,学生要认真回想一下自己成长的方方面面,联系自己的切身经历,选择一件最能反映自己是如何成长的事情来写。审题后,学生很快便进入了写作状态,看着学生时而沉思,时而奋笔疾书的情形,我心中狂喜。可拿到作品稍一浏览后,我就发现了问题,再一审,竟大失所望,原来大多数学生的选材根本没有扣住题眼。看着一篇篇失败的文章,我品味着给“马”戴“笼头”的艰难和苦涩,降低了要求,亮出了《作文》中的一篇范文。我再次教学生审题的思路,讲题眼的确定,讲选材的重要,又和学生一起共同分析了范文选材角度,材料详略的安排,写作上的技巧。学生看完范文后,教师的点评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第二次用这个题目写作文,他们详细审题,严格地筛选材料,认真地构思,这样一来,文章的头起得自然,主题的记叙就充分地表现出了“我”成长中一件事的具体经历——如何成长,记叙具体生动,有血有肉,有情有感,有规有矩,让人读后耳目一新。

此次作文指导实践告诉我:学生的思维活跃得如同脱缰的野马,要给它戴上“笼头”,使它“循规蹈矩”,但没有范文的引路,《作文》的支招,仍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给学生写作钥匙,自行开启智慧之门

教给学生一把写作钥匙自己去开启智慧之门,是我历来教学生写作的宗旨。作文中帮助学生审好题,围绕中心选好材虽然很重要,而教会他们在现有材料的基础上去学习如何组材,则是教给学生开启作文大门的一把钥匙。同是一个材料,不同的角度就可以表现不同的中心,而不同的中心还可以进行不同的组材。这种根据中心组材的训练可增强材料分类的清晰度,有利于材料的取舍的鉴别。如有一次我给学生出了一个这样的题目:《在春风荡漾的日子里》, 题目公布后,学生很兴奋,我照例让他们自由议论了一段时间后,再询问他们所选择的材料,学生发言时很踊跃。有的说:“这个题目可选人们学雷锋做好事的事例”;有的说:“可以表现春天是一年四季美好的开始,要展现人们的宏图大志”;有的说:“要表现在春风荡漾下,自然界万物复苏的美好的自然画面”等等。学生对这个题目是动了一番脑筋的,材料很充分,可如何去组材呢?我在学生议论的基础上又向纵深导入了一步,果然,问题一提出,学生冷静了下来,他们的感性思维转向了理性思维。这片刻的宁静实际上是他们在做材料的取舍,在调整材料的角度。果然,片刻之后,“刷刷”之声响彻教室。两节课后,一份份清晰整齐的作文交上来了,我带着欣喜之情逐一浏览后,发现确有相当不错的一批文章,可遗憾的是仍有一部分人的组材没有成功,选择的几个材料同属一个角度。带着这个问题,我趁热打铁,在讲评课上又和学生重温了《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帮助他们回忆本文表现的中心,帮助他们理出本课选取的三个典型材料的各自侧重点。同时,我又从《作文》中选了组材角度运用得好的一篇文章,要求学生进行研读。同时,我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1)本文要表现的是怎样的中心?(2)本文选取了几个材料?这几个材料都是从哪几个角度表现中心的?(3)作者这样组材的用意好处在哪里?问题提出后,学生看文章非常专注,那种权衡文章时的蹙眉、摇头、微笑、会意的表情异常丰富。我一鼓作气,又鼓励学生第二次完成了这篇《在春风荡漾的日子里》。看着这一篇篇立意新颖,选材得体,文字清新的文章,我也深深地沉醉在“春风里”。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在写作教学中精心探讨,苦心经营,学生写作的兴趣很浓,写作水平的提高也是显而易见的。仅以上一学年为例,就有三名学生的作品在《鹿泉教育》上刊登,有三名学生的作品在“中少杯”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中入围,一名学生的作品在全国华人作文大赛中获二等奖,我也同时获得优秀指导奖。

搞好作文教学,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是我工作二十多年一直奋斗的目标。放开手脚,让学生拉开篇是消除学生对写文章的畏惧感;解放思想,让学生模仿是让学生开阔视野,较灵活地掌握写文章的技巧;而帮助学生学会审题、选材、组材则是交给学生一把开启作文大门的金钥匙,让他们向着写作的更高层次冲击。在这写作教学的艰难跋涉中,我可以发自内心地说,是范文在给学生引路,是《作文》在给教师支招。

(责编 张亚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