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圣诞节遐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圣诞节遐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圣诞将至,邮箱中堆满着Sam’s Club,Costco等各大商家的促销广告,可见商家们在这样的萎靡经济下,对市民圣诞购物的期望仍然是很高的。

过节就是和家人在一起

在遇到我之前,老公对圣诞节是不屑一顾的。 公公婆婆在老公未满一岁时已经离婚,因为某些原因,他和妹妹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每年的圣诞礼物仿佛是父母对他一整年的疏忽补偿,每年的圣诞礼物很多也很贵重,但他并不开心。童年时每年的圣诞愿望是能够一家人一起吃Christmas EveDinner……这个愿望从来没有实现过。家没了,圣诞节对他来说变得毫无意义。长大后,每年的圣诞他宁愿呆在家中独自度过,也不愿意到亲戚或朋友家去。亲戚们都在埋怨他不重视家庭,他也不在乎,他想要的是自己的family dinner,notsomeone else′s family dinner.

多年后遇到我,随着家庭的建立,圣诞节在老公心里复活了。老公每天拿着促销广告在我面前扬个不停,“老婆,我该买这个给雅雅还是买另外一个,抑或是全都买了?”几乎每一次我的答案都会是“NO”。我这个管家婆一定要把好银子关,否则都给他买礼物败光了。去年老公买给雅雅的礼物堆的像小山一样高,每一份里面都有他浓浓的父爱。

圣诞节让小孩子学会自省

在中国的时候读的是外语专业,对圣诞有过一个简单的概念,觉得圣诞不外乎给亲戚好友邮寄圣诞卡,买礼物。出国后才知道,原来圣诞还有很多东西可以做的,例如,到商场和圣诞老人拍照,一家人出去买圣诞装饰,讨论圣诞大餐菜单……

女儿雅雅对圣诞可是充满期待的,邻居们每年把前院布置的像童话世界一样,充气的,实体的,发光的,会动的……无一不让女儿心动,整天嚷着要我布置室外的灯饰,然而室外灯饰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我只是尽能力的简单布置了室内的圣诞树和灯饰。踏进12月,我每天都会在她睡之前给她朗读圣诞故事,她自己也会听CD里的圣经故事。我们家从来没有明确的,让她听圣经故事是希望她通过圣经故事了解一些宗教文化,仅此而已。很庆幸美国已经取消所有学校的宗教课,还孩子们一个没宗教色彩的校园。

圣诞故事里面很多都是带有童话色彩的,如Dr.Seuss的书,很有启发性。每一个美国家庭肯定有一本他的书,可见他的渗透力是如何的强。

西方国家的父母还鼓励孩子们写信给圣诞老人,成年人可能会觉得荒唐可笑,但对小孩子来说是很有挑战性的,他们会在信里告诉圣诞老人他们想要的圣诞礼物,如果他们过去一年是个乖小孩,他们就会如愿得到他们的礼物,否则,圣诞老人会给他们一个小小的“震惊”――他们会收到自己不想要的礼物。所以,孩子们在寄出信以后会很期待,也会做小小的检讨,回顾过往一年有没有做过“坏事”。

政府出面满足童真

我以前以为寄信是假的,谁会相信单单在地址栏上写上:For Santa Clause,Northpole就能把信寄出,肯定是父母把信藏起来然后告诉小孩子已经寄给圣诞老人了。直至去年我才知道,原来真的可以寄信给圣诞老人的!

去年老公一直在鼓励雅雅写信,缘于她还不会写字,而我也不相信真的能把信寄出,意兴阑珊的迟迟没有行动。老公忍不住的帮她写了一封信,女儿当然高兴,我在一旁看着他们两父女认真的样子,不禁悄悄的问:“老公,你真的要把信寄出去?” 老公理所当然的回答“当然,” 我还是不死心的问:“你明知故道那信会寄不出去的,你也要寄?” 老公迷惑的望着我:“谁说寄不出的?我每年处理上千上万的邮件是寄给圣诞老人的。政府有一个特定的地方存放这些邮件的。”这回换我出神了,为了满足小孩子的童真,美国的政府部门特意设立一个“Northpole”邮箱。

去年女儿收到她心仪的礼物,不停的和我们说圣诞老人多么的厉害,那么多小朋友,他竟然记得我想要的,下一次他来之前我一定要放一些曲奇在桌子上留给他吃――美好的童真表露无遗。

节日享乐与价值观冲突

在哥斯达黎加的几年忙于工作,并没有一头栽进当地人的热烈圣诞气氛中。

哥国是天主教国家,对圣诞尤其重视。热的要命的气候,每家每户还是下重本的把家中某角布置成小小的白色圣地,学校也会放长假,就像我们的农历新年一样。哥国和美国的圣诞大餐有点分别,他们不吃火鸡,吃烤猪,烤牛肉。往年我不过节,热情友好的邻居们一定会预定一份晚餐给我,然后邀请我去跳舞,拉美人的骨子里留着舞动的血,无论为何事庆祝也离不开跳舞。Feliz Navida(西语:圣诞快乐)刚说完,他们又开始庆祝新年了。吃喝玩乐是他们的人生一大目标,当地人没有几个是有存款的,赚得快,花得快,标准的“今朝有酒今朝醉”。

有一个朋友曾经问过我,“为什么中国人那么喜欢工作而不见你们娱乐?”我说:“我们从少到大受到的教育是,年轻的时候要苦干,要储蓄,免得老来后悔。”朋友说:“明天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口袋里有钱当然有当下享受。”哥国有着完善的社保体制,只要他们年轻时有工作,他们到老的时候就一定有退休,年轻人也不用照顾他们的父母。国情不同,教育不同,无论我怎么说他也不会明白。但是看着纯白如白纸的小雅雅,我暗暗下决心,我的儿女决不可以有这样的想法。

“未雨绸缪”是千古不变的硬道理,无论生活在哪里也都是一样。很多老华侨的儿女们生活颓废,经常听到他们慨叹,“出国是害了他们,他们被这里的教育洗脑了,整天只会吃喝玩乐!”当地的文化教育确实会影响到年轻一代的行为,然而转念想一下:父母是名副其实的中国人,在家里却连中文都不说,孩子们还会听你的中式教育理论吗?担心他们不会说西文而影响到日后生活,投入不到当地社群吗?那可是在说笑了,生活在外国的小孩怎么会不懂当地语言!口里说着外语的不一定是外国人,充其量只是一个黄皮白心的“香蕉”人罢了!脱离开自己的土地尚不为可怕,丢掉自己的传统才是悲哀呀。

中西合璧兼收并蓄

雅雅虽然不是百分百中国人,但在家里我一直和她说中文。她能说一口流利粤语,在国内每次去茶楼饮茶,人们都很惊奇一个“鬼妹仔”会用粤语和人沟通。等她再大一点我就把她送去中文学校学普通话和写中文。雅雅每天和我吃中国饭菜,她最喜欢青菜,广式老火汤,她也吃西餐但不是洋垃圾。

现在我的双胞胎已经开始吃我熬的米粥。吃中餐、说中文在我家要实行到底。很多人问我:“你老公不吃中餐,不说中文,你不会觉得有距离吗?”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诉他“不会”。家里的伙食一直是中西合璧,周一至周五,老公上班,不用一起吃饭,我给他做的饭盒基本上是西餐。 到周末familydinner的时候,中西变换着吃。

我和儿女们说中文,老公虽然听不明白,却从来不会觉得left out.有时我问他:“听不懂我们说什么会不会觉得难受?”他反过来安慰我:“当然不会,我不会多国语言,能有你做他们的老师,当然最好不过了,我开心还来不及,怎么会不开心呢?”在此,很感谢老公给我一片自由的天空,连我吃咸鱼,榴莲的时候,他捂着鼻子也会说,看你吃的那么开心,我也很高兴。我从来不逼他吃凤爪,荔枝等他觉得是异物的东西,也不勉强他学中文,能沟通到就好。爱一个人不一定要和你同化,适当的空间反而会令感情更加稳固。

教育分歧解决有道

在教育上,有时会有一些分歧,例如,老公做了一个表格黏在冰箱上,女儿定时收拾她自己的房间,老公会每天给她一块钱。每学会一个单词给她一个Quarter……然后把帐全记在表中。钱倒是不多,问题是,不好的习惯就是这样养成的。

为什么收拾房间和学习要给钱鼓励?房间是她的,学到的知识也是她的,难道不给钱她就不用做这些了吗?老公开始不赞同,他说:“小孩子需要奖励,他们才会有动力前进。” 我说:“是需要奖励,但不是每天给。那样长大以后他们每做一件事之前都会先和你谈条件,谈奖励,到时你就知道我为什么反对。” 老公虽然觉得我说的有理却还是很犹豫的样子,我也不好硬是要他取消他认为是有利的措施。让他自己去决定吧!夫妻间的互相尊重是很重要的,有理也不一定要强出头的,如果非要他服从你的决定不可,他会觉得“I am nobody”,记住,男人也会受伤的。

不出一个星期,冰箱上的表格不见了。

临近圣诞节,十分想念家乡,也想起了这些琐琐碎碎的小事,感谢《cookie world》杂志给我这个机会,祝各位读者有个快乐的圣诞和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