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体会文字美与情感美,打造心灵沟通的桥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体会文字美与情感美,打造心灵沟通的桥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所谓国学素养,其实就是学生的文学意识。在小学阶段也就是指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当中能够有意识地品味文章之美,这既包括文字美,也包括情感美。随着时代与科技的发展,孩子们接触得越来越多的是视觉听觉上的媒介,对于文字的感悟力逐渐迟钝。下面就结合苏教版五年级语文课本中的两篇课文从文字美和情感美来探讨一下在实际的教学中如何渗透这种国学素养的培养。

一、感悟文字美

所谓文字美,其实就是作者对于语言文字出神入化的驾驭能力让文本具有了非同一般的表达效果。同样是描写人物,讲述故事为什么作者能够娓娓道来,可是学生们写作文的时候却做不到这一点呢?这里,就以《林冲棒打洪教头》为例来分析一下。记得这是我上的一节组内交流课,当时选课的时候我认为这篇文章选自名著,很值得品味,文中讲的故事也很有趣,跌宕起伏,所以对讲好这节课信心满满。布置预习任务时也是草草带过,并没有做细致的要求。等到了第一次讲课的时候我发现孩子们提不起兴趣,我提的问题要么是没有人回答,要么是回答不到点子上,一节课下来感觉学生与文本脱节,而我的教学进程也是勉强进行。课下的时候有一个学生问我说:“老师,这篇课文和咱们以前学的不一样,很多词我都不理解,而且课文里的人物说话的语气也很怪,跟我们平时不一样”。听完孩子问的问题我恍然大悟,这篇课文选自《水浒传》,是文白夹杂的文章,孩子们根本就没有在预习的时候把每一个词的意思弄懂,课文的意思也没读懂,上课的时候自然就会无法回答老师的问题。于是我在第二次讲这节课的时候做了一些调整,首先给学生提出了明确的预习要求:1.借助工具书和参考书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2.从原著中找出这个故事,准确、流利的朗读并且知道故事的大概意思;3.总结古人白话文小说与现代汉语写成的小说的不同之处。这三项预习要求看起来完成很有难度,孩子们如果照着要求机械地完成会很枯燥,于是我决定让学生用语文手抄报的形式去展现,效果非常的好,孩子们的积极性也很高,在手抄报上预习的知识也是丰富多样,切切实实让孩子们向课文文本迈出了第一步。在此基础上我再去讲这节课的时候就非常的顺利,课堂实效也提高了。

二、体会情感美

所谓情感美,就是作者想要通过这篇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学一篇课文最重要的就是在感悟文字美的基础上去体会情感美。但是往往在教学的时候学生很难把握和理解作者的情感,造成学习与体会的脱节,不能够切身体会。这里就以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中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为例,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体会距自己千年的作者的情感。第一次上这节课的时候感觉我的讲解不够透彻,学生在朗读的时候就无法读出感情,课堂氛围也不热烈,学生无法越过千年的鸿沟与作者进行思想上的交流。课后在与学生交流时发现孩子们无法走进诗歌文本中去,诗歌对于孩子们就是几十个文字的堆砌,因此就像两者之间隔着无法跨越的鸿沟一样,难以去体会作者的感受。于是在第二次上课的时候我就先让学生们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作者写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然后再结合景色的变化去分析作者心情的变化,这样就让学生非常容易而且真切地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比如引导学生想象被贬在外,仕途不顺的苏轼看到乌云遮天时作者心情怎样?当他看到纷乱的雨滴坠落入船时他会怎么想?他的心情是否也像纷乱的雨滴一样凌乱?到这里适时地引导学生去读诗句,体会作者此时的心情变化,孩子们读的效果非常好。紧接着让学生想象当作者看到卷地风来、雨过天晴是心情怎样?他是否也像湖面的水一样平静如天呢?此时让学生自读自悟,并结合作者的生平及性格来体会作者的心情变化。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发现短短的四句诗,作者不仅仅描写了夏日疾雨变化快,更是写了自己波涛汹涌的心情变化。

正如叶圣陶说的:“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契合。”这座桥梁本身就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需要我们的学生主动投入、积极参与到阅读过程中,一点一点地挖掘出来,才能与作者会面,达成情感的契合。

以上所举的例子是五年级课本中国学韵味比较浓的两篇课文,在学习这样的文章时,我们更是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国学素养,给学生打造一座心灵沟通桥梁,让孩子们真正能够走进文本,用心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并从心底爱上这充满韵味的文字,让孩子们跨过历史的阻隔与经典对话。

总之,关于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国学素养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于我这个刚上岗的教师来说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于我的学生来讲我希望阅读能让他们“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沙口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