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产钳助产18例临床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1.039
产钳术助产是解决头位难产的有效方法,正确掌握和实施产钳术较剖宫产而言,手术相对简单,术后恢复快,在一定紧急情况下对母婴有益。现就我院2年来18例产钳助产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3年5月~2005年6月收治行产钳患者18例,产妇年龄21~32岁,孕周37~42周;出口产钳12例,低位产钳5例,中位产钳1例;初产妇15例,经产妇3例。18例产妇中,产钳手术适应证:胎儿窘迫6例,第二产程延长6例,持续性枕后位3例,枕横位1例,产妇疲乏无力1例,1例既往有子宫肌瘤剔除手术史。
方法:在分娩过程中出现胎儿窘迫、宫缩乏力、第二产程延长或第一产程过长致产妇极度疲乏无力等并发症,不能顺利经阴道分娩。经仔细检查无头盆不称,并查清胎方位,确定胎膜已破,宫口完全扩张,胎头骨质部分已下降至坐骨棘以下,可以放置产钳。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导尿,铺巾,初产妇行会阴左侧切开,予局部麻醉或神经阻滞麻醉。若经产妇阴道口松驰,一般不需做会阴切开,胎方位为枕横位或枕后位,则徒手旋转胎头为枕前位。放置产钳时若前后叶产钳锁扣不易合拢者,表示胎头矢状径偏斜,未与骨盆前后径一致,或前后钳叶放置未达到同一平面,应取出产钳,重新检查胎头位置及产钳放置的情况。可以放置单叶产钳。
结 果
本组18例产钳中17例成功,1例未成功,该例系经产妇,阴道口松驰,未行会阴侧切,先露平棘,宫口开全1小时30分产程无进展,枕左前位,估计无头盆不称,放置产钳,助产失败,无胎儿窘迫,立即改行剖宫产术,新生儿无窒息,重3950g。产妇住院6天,伤口愈合良好。新生儿中1例右顶骨非凹陷性骨折,转儿科治疗,预后良好,5例颜面部产钳压迹处皮肤不同程度青紫,1周后自消,3例轻度窒息,经吸黏液及刺激后哭声畅。新生儿中无颅内出血及死亡,无头皮血肿、重度窒息等其他并发症。产妇中2例侧切口延伸2cm,无1例会阴Ⅲ度裂伤,无1例会阴血肿。17例产钳助产成功者中16例行会阴左侧切开,伤口愈合良好,住院天数4~7天。
讨 论
目前剖宫产术已广泛应用,技术相当成熟,对孕妇及围产儿均较安全,但当头位分娩胎头位置已很低且又存在分娩期并发症的同时,特别是胎儿窘迫,为抢救围产儿生命,产钳助产术相对简单、快速,可在紧急情况下短时间内结束分娩,减缓围产儿缺氧症状,降低围产儿窒息率及死亡率。本组资料中,1例产钳失败,无胎儿窘迫,立即果断改行剖宫产术,母儿安全出院。
产钳术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充分估计胎儿体重、双顶径大小与产妇骨盆是否相称,若头盆不称禁用产钳,中位产钳弊大于利,应尽量避免。低位产钳及出口产钳,可在一定程度上代替剖宫产,降低剖宫产率。
产钳助产时,判断胎方位以及确定先露高低很重要,分娩过程中往往不易查清坐骨棘,可以胎头骨质部距阴道口的距离来判断胎头入盆程度,示指进入1~2cm即可触及胎头骨质部则属低位产钳范围,伸入约3cm触及时则属低中位产钳。若胎头水肿块较大,表示胎头受压时间较长,头盆不称可能性大,施术时更需慎重。钳叶扣不拢或钳叶滑脱,可能发生在持续性枕横位,一叶产钳在颜面,另一叶在枕骨,应旋转成枕前位。
本组无1例产妇会阴Ⅲ度裂伤,术后会阴伤口予碘伏擦洗,大小便后冲洗干净,再予碘伏擦洗,并静滴抗生素预防感染,伤口愈合良好,无1例延期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