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乐活主义”教育实现路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乐活主义”教育实现路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乐活”作为一种时尚理念以其强大的生命力与号召力在全球风靡。通过分析“乐活”的特点,结合高校实际得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汲取“乐活主义”营养的结论,并探索出若干条高校“乐活主义”教育的路径以及“乐活主义”教育的实施原则以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乐活主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路径

“乐活主义”的内涵及中国的“乐活”

“乐活主义”的内涵。“乐活”又称“乐活主义”或“乐活”价值观,是英文简称LOHAS的音译,全称为:lifestyle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它是一种全新的文化理念与生活方式,其内涵是:“在生活态度上强调积极向上的达观态度,热爱生活,朴素简约,对自己负责,同时注重自我成长,热爱传统文化;从社会态度看,强调对社会负责,人最大的幸福在于奉献;对环境的态度看,强调环保低碳,关心生病的地球;从消费理念看,强调简约简单的消费与低碳消费反对奢侈消费与破坏环境的消费行为。”

中国的“乐活”。改革开始30年以来高速发展的经济与富裕的生活使一大批中国人有机会去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加之许多学者与公益人士的推动,“乐活”得以在中国生根发芽。

实际上,在“乐活”这个概念尚未进入中国之前,就有许多人在践行“乐活”的理念。传统中国生存哲学,从根本上说就是“乐活”,正如廖晓义女士说的:“简约其行、高尚其志、强健其身、和谐其境”,这就是“乐活”。今天,它成了后现代的生活时尚。环境恶化、心灵硬化、文脉枯竭,这是现代人的苦难。“乐活”是一种选择,这是远行的人类,对于心灵家园和自然母体以及自己真实生命的回归。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汲取“乐活主义”营养的可行性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适应社会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就是要适应大学生的特点,打破过去僵化的工作方法,汲取丰富的人文营养。

文化市场的开放以及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的落后造成人们在面对传统文化继续被破坏的同时也面临着西方文化的冲击,许多人因此陷入迷茫。这在可塑性很强的青年大学生身上表现最为显著。一些大学生开始怀疑主流思想与意识形态,怀疑传统文化,甚至对政治、古典进行嘲讽,极力表现出玩世不恭。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了适应大学生新的思想特点,需要引入这样一种理念,它能体现现代时尚元素,且有能力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民主文明平等的精粹统一在它的理念下,并能在社会主义国家生根发芽走出中国特色。“乐活主义”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思想政治教育部分内容与“乐活”理念的一致性。首先,“乐活主义”主张将世界看作是联系的整体,事物的存在、发展与灭亡有其自身的规律。这与辩证唯物主义提倡的坚持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有极大的相似性。其次,“乐活主义”强调对社会负责,热爱家乡,热爱祖国,进而热爱全人类,充分体现了爱国主义色彩,符合政治观教育的内容。再次,“乐活主义”者认为,只有将个人利益放到集体利益中,帮助他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人生观教育中,要求受教育者有社会责任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心,与“乐活主义”倡导的人生观也是一致的。

这种一致性显示,若将“乐活”思想推广至大学生中,使大学生普遍认同并接受“乐活”这一思想理念与生活方式,实际上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进行隐性教育的重要方式,对提高工作效率有重要意义。

在当代大学生中开展“乐活”教育有重要意义。首先,“乐活”教育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重要意义。乐活理念提倡一种对生活达观大度之态,倡导对自己负责,有利于构建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形成自律精神以及节俭意识。

其次,“乐活主义”是净化鱼目混杂的校园文化市场的一剂良药。国内文化市场充斥着许多宣传西方消极思想与包裹和平演变企图的作品,高校大学生受大众文化的影响,其价值观呈现复杂性的特点。“乐活主义”的产生符合现代人摆脱精神空虚与不确定性的需求,作为一种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文化元素渗透到大众文化中,能够发挥其强大的生命力,对校园文化市场起到很大的净化作用。

最后,大学生“乐活主义”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需要。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乐活”教育,是让大学生从感性方面接受和谐的力量,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理性的文件转化为充满人文关怀的感性大众文化,从而更有效地端正他们对和谐、幸福、快乐的理解,这对构建和谐校园、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汲取“乐活主义”营养的途径分析

所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汲取“乐活主义”营养,实际上就是将经过整合、符合中国实际的“乐活主义”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内容进行,即进行中国化的“乐活主义”教育。高校进行“乐活主义”教育的途径可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

宏观层面――对社会大环境的要求。首先,社会风气必须健康向上。在拥有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的国度里,每个人乐观向上,充满希望与活力,能够出于对国家、社会的责任理性地思考社会的发展,在这种前提下,一种健康向上文化元素的引入才会被广泛接纳。

其次,社会风气必须包容大度。改革开放前,我们的社会风气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每人都在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努力工作。但那个时代 “乐活主义”不可能生根发芽,这除了与经济状况有关,从精神领域来说,一元化的畸形教育只培养了有政治价值取向的人,其他价值取向被全盘否定。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下,“乐活”作为一种外来之物,是难以被人们接受的。

再次,社会上要扩大对“乐活主义”进行宣传的大众传媒介质。我国对“乐活”进行宣传主要集中在极有限的几本杂志与几个网站上。宣传“乐活”的杂志流通率并不高,而乐活网站访问量不大,管理混乱,这些实际情况制约着“乐活”思想的传播,对“乐活”进行传播要主动出击,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纸、杂志,形成全面的宣传模式。

中观层面――校园文化建设要求。从中观层面来看, “乐活主义”教育所赖以进行发展的环境载体,是校园文化。所谓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①良好的校园文化,能为“乐活主义”的繁殖提供沃土、铺平道路。高校在此种意义上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应包括以下几步:

第一,净化校园文化环境,为“乐活”的生长提供净土。国内文化市场上一些东西影响了校园内的大学生,慢慢腐化着某些人的思想,虽然“乐活”有改变其想法的作用,但是腐朽的校园文化是难以接纳提倡“至善”的“乐活主张”的。因此,净化校园文化环境成为吸收“乐活”的前提。

第二,赋予校园文化景观建设以“乐活”内涵。以西南政法大学为例,该校的许多建筑体现浓厚的法学氛围,提醒师生要秉承公平正义民主的理念,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如西南政法大学图书馆门前那本翻开的巨大《世界人权宣言》雕像,告诫每一位学子不要局限于自己狭隘的天地,要为世界的和平、人权而努力。

第三,规范校训,重新阐述校训内涵,通过实践校训端正校风学风。校训是一个学校精神追求、育人目标、道德理想的集中体现,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西南政法大学校训“博学笃行,厚德重法”,要求学生不仅要热爱学习还要积极实践,同时要有一颗公平的心,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这就体现了浓厚的自我成长要求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乐活”的理念要求。

微观层面――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新内容的“乐活主义”教育,需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动。从教育者角度来说,教育者在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要在专业知识里渗透“乐活”理念。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可以用“乐活”的事例引导学生领悟人生真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增强学科趣味性的同时,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从受教育者角度来说,要将内化与心的“乐活”理念外化于自己的行动,具体而言,积极参与各类校园“乐活”社团,如青年志愿者协会、爱心社等,履行社会义务是不错的选择。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汲取“乐活主义”营养应注意的问题

“乐活主义”的不利因素分析。“乐活”固然有许多科学的内涵值得我们学习,然而根生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乐活”,其前提始终是建立在个人主义基础之上的,其倡导的对社会负责、关心地球等理念最后的落脚点是个人需要。以个人为立足点的“乐活”其根基是不牢固的,这是西方的“乐活”最根本的弊病,也是中国引入“乐活”并进行改造需要重视的问题。

“乐活”的引入和改造要遵循社会主义方向。首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将资本主义社会从“个人”出发的乐活改为从“社会”出发,是解决“乐活”弊病的关键。其次,“乐活”价值观只有在社会主义土壤里才能开出最灿烂的花朵。“乐活”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大和谐,正好与我国传统文化倡导的和谐理念相契合,可以说,“乐活”在社会主义中国发展条件得天独厚。(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

注释

{1}罗先凤:“中国重点大学校训的价值取向研究”,《西南大学高校教师硕士学位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