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不同行距与密度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不同行距与密度对小麦产量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不同行距密度小麦产量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行距处理间小麦产量差异显著,以行距20 cm为宜,达到11 393.35 kg/hm2;在不同密度处理中,以密度300万株/hm2的处理平均产量最高,为11 030.40 kg/hm2。

关键词 行距;密度;小麦;产量;影响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1-0027-01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目前小麦超高产研究已成为研究热点[1-3]。现有大穗型品种因其分蘖成穗率较低,生产上多采用密植增穗或改变行距来实现超高产。目前,关于行距和种植密度效应的研究都是对一般品种进行研究,而对于大穗型小麦品种研究则报道较少。鉴于此,本试验选择大穗型小麦品种6058,探讨不同密度和行距间小麦籽粒产量的差异。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试验实施

1.3 数据处理

成熟后计产并测定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利用DPS数据分析系统对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及相关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小麦产量及构成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在行距处理中,行距20 cm的处理平均产量最高,达到11 393.35 kg/hm2,与行距24 cm的处理产量差异显著;在密度处理中,以密度300万株/hm2的处理平均产量最高,为11 030.40 kg/hm2,其次分别是240万、270万、330万株/hm2的处理。平均穗粒数以处理A2B1即行距20 cm、密度240万株/hm2处理最高,平均有效穗数以处理A2B3即行距20 cm、密度300万株/hm2处理最多。3种行距处理的穗粒数均随密度增加呈减少的趋势;在行距16 cm下,有效穗数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大。方差分析表明,行距和密度对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分别达到显著(P

2.2 对小麦群体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朱云集等[4]认为,行距16.7 cm可以促进小麦高产。张保军等[5]报道,三密一稀行距种植对小偃503的品质性状及产量效果较好。吴玉娥等[6]认为,窄行距对小麦有效穗数的增加不利,产量水平相对较低。本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行距处理间小麦产量差异显著,以行距20 cm为宜,产量高于其他行距处理,这主要由于6058属大穗型品种,分蘖穗率中等,且行距20 cm具备较好的通风透光条件,有利于小麦产量的形成[7-9]。

4 参考文献

[1] 赵虹,杨兆生,闫素红,等.播种方式对不同类型小麦品种产量性状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0(2):100-105.

[2] 吕凤荣,赵淑章,杨胜利,等.行距配置对小麦产量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00(8):10-11.

[3] 邢先贵,朱旭彤.优质小麦品种在不同栽培条件下的产量和品质表现[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6(2):117-122.

[4] 朱云集,郭汝礼,郭天财,等.行距配置与密度对兰考906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01(2):62-66.

[5] 张保军,由海霞,海江波.种植方式对小麦产量及品质影响的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02(4):1-2.

[6] 吴玉娥,薛香,郜庆炉,等.行距对超高产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04(3):84-86.

[7] 刘蒙蒙,王宜伦,韩燕来,等.施用不同形态的氮素对小麦产量及锰素积累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12,24(5):94-96.

[8] 张松令,刘玲玲.旱地小麦窄行条播渗灌栽培技术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2,17(2):40-43.

[9] 赵春江.北京地区小麦优化栽培技术方案的系统决策分析[J].华北农学报,1992,7(2):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