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建设中国 特色纤维质量监管体系的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建设中国 特色纤维质量监管体系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纤维质量监管工作是质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棉花等天然纤维是仅次于粮食的重要农产品,是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其生产和流通历来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美国《重要战略材料储备法》中涉及13种农产品,其中之一就是棉花。

在质量属性上,棉花等农产品不同于一般工业品,一般工业品由企业依据产品标准生产,产品的质量属性由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并提供质量标识,而农产品经自然生长后就具有了天然的质量属性,但是由于种植和加工过程中的众多不确定因素,棉花的质量标识并不能由生产者(农民或加工者)直接提供,而必须由专业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后提供。这一质量标识又是流通中定价的唯一依据,这也是世界上棉花生产大国的棉花流通基本模式。我们国家为棉花流通体制建立了一系列产业政策。对于如何不断加强和完善对纤维的质量监管工作,引导生产、整顿加工行为、稳定流通秩序,一直以来都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目前,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纤维质量监管工作面临着传统产业升级发展、人民群众对纤维原料安全关注度不断提升等重要考验,面临着如何解决纤维监管工作与纤维检验业务的平衡发展等诸多挑战,在实践中遇到了许多新的困惑和问题,迫切需要找到答案。

专业纤检机构履行纤维质量监管职能的基本情况

《国务院关于加强专业纤维检验工作的通知》20多年来,尤其是2001年《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各地专业纤检机构工作思路明确清晰,工作能力持续增强,质量监督工作职能逐步扩展,工作效果不断显现。

纤维质量监管是国家调控纤维产业运行的手段。以先进的检测技术、方法和标准,依法进行纤维质量监督管理,完成纤维质量检验、监督检验和复验仲裁工作,纤维质量评价结果是贸易结算的依据,除此之外,检测数据还具有双重服务功能,一是为国家掌握我国纤维资源状况、引导纤维产业发展、监管纤维质量、调控纤维进出口规模提供依据;二是为农业改良品种、纺织业合理配用纤维资源等产业活动提供数据支撑。

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纤维质量监管工作还逐步向纤维制品质量监督和服务延伸,纺织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已深入人心,受到老百姓的广泛关注,为实施有效的质量监管提供了广泛的社会支持,为工作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质量监管工作外,据相关报告数据显示,纤检系统的检验业务占据全国纤维检验55%以上的市场份额,外资机构约占据30%以上的份额,民营检测机构起步较晚,市场份额约10%。据统计,2012年纤检机构完成我国各类纤维检验量合计1008万吨,纺织品检验132万批次。为国家调控纤维生产,减少质量、等级差异造成的经济损失,保障纤维生产交易的正常进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在看到纤检机构具有自身优势的同时,也要注意面临着发展的诸多问题,尤其需要重视的是自身纤维监督工作与纤维检验业务的平衡发展问题。目前,国家十分重视检验机构改革工作,改革的重点是检验业务走向市场。对于这个问题,纤检机构的态度是非常矛盾的。站在监管的角度,一方面,越是基层越希望检验业务走向市场。原因有很多,主要是随着安全责任的追究,检验机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同时检验业务走向市场,可以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越是主管部门越希望质量监督与检验相结合,检验业务不应与监管职能全部剥离,主要原因是检验业务是质量监督工作的技术支撑,二者相互依存,为监督服务的检验业务承担着重要社会责任,而市场化的检验主要为经济利益服务,两者在现实中很难实现完美的统一。如果检验机构改革将检验业务从纤检机构中予以完全的剥离,毫无疑问,检验机构将会更快走向社会,但同时纤维质量监督工作也会承受更大的压力。再有,在未来开放的市场中,检验机构的竞争与发展,管理水平的高低也会成为一项重要的竞争因素。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就要求我们在发展中必须走出一条特色之路。

有特色事关纤维质量监管事业的生存和发展

没有特色,就没有社会价值;没有水平,就没有社会地位。纤检机构要有紧迫感、危机感和使命感。发展中国特色的纤检事业,目标定位是保障;技术能力是关键;文化建设是路径;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是根本动力。

特色问题,说到底是定位问题。定位就是确定科学的发展方向,这是纤维质量监管工作有特色的根本保障。纤维质量监管的主要对象是农产品,这是纤检系统工作内容的特殊性,也是我们工作定位的基础。由于农产品与一般工业品在质量属性上的根本区别,纤检系统的定位基础是具有特殊性的。我们说“质量是基础,安全是底线”。纤检系统恰恰在流通环节中扮演着质量标识的提供者、质量安全的保障者这一重要角色。目前,在纤维质量监管工作十分繁重、任务更加多样的背景下,特色是未来纤维质量监管工作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所在。那么该如何为未来纤检系统的发展定位呢?依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毫无疑问,服从于发展是我们最正确的选择。服务于发展首先要适应于发展,这就意味着坚不可摧的理想信念,意味着强大的技术能力,意味着底蕴雄厚的团队文化,就意味着不能一成不变,必须不断地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应当清醒地看到,能否更好地服务于发展,直接关乎未来纤检机构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高水平是建设中国特色纤维质量监管体系的关键

在有特色的基础上,还要有高水平。高水平,不仅指有一流的检验场所、硬件设备,更重要的是,要有一流的技术能力,一流的管理制度,一流的人才队伍、一流的工作作风,一流的行业文化。说到底,就是要出一流的“服务”,即高质量服务于纤维行业发展,高效率服务于满足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需求。要真正有特色、高水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共同努力。

产业发展到哪里,质量安全风险就延伸到哪里。纤维产业发展需要先进的质量监管体系与之相适应。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纤维产业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市场需求拉动、技术进步推动和机制转换的带动下,加上国家政策的扶持,纤维产业呈现快速发展势头,并发生深刻变化。纤维产业发展一方面加大了纤维质量宏观监管难度,也使纤维质检技术不适应产业发展的矛盾日益凸现。为此,我国自2005年起,以推行棉花质检体制改革为突破,拉开了纤维质量监督检验体制改革的序幕,把建立先进、科学、与国际接轨的纤维质检技术体系作为改革重点任务之一。形势发展决定了纤维质量监管技术体系的同步发展:一是覆盖面更广泛,满足不同领域应用需求;二是评价指标更科学,满足纤维质量、安全和卫生指标综合评价需要;三是评价手段更先进,解决“检不了、检不出、检不准、检不快”不适应产业发展的问题;四是支撑作用更明显,实现国家宏观调控、质量管理、贸易风险应对及诚信管理决策中的技术需求。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纤维产业发展,提高纤维质量监督服务国家经济发展的有效性。

文化之路是建设中国特色纤维质量监管体系的依托和必由途径

文化是一个团体、队伍的灵魂,从管理的角度来看,优秀的团队组织,一靠制度,二靠感情,最高层次的是要靠文化。文化所以能成为软实力、无形资产,就不能是空洞的口号,也不仅仅是团队的共同目标,还必须能够得到社会的欣赏和认同。

纤检系统文化是在纤维检验专业化工作的凝聚下,由共同的归属感而产生出来的;是在事业传承、艰苦奋斗、不断探索中继承与发展的;也必将成为我们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和永久财富,从而不断推动纤检系统的精神和理想信念的沉淀、总结和发展。通过文化建设,不仅可以增强全国纤检系统整体凝聚力和整体合力,而且关系到纤检系统的前途。

推动纤检系统文化建设和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纤维质量监管体系的战略性任务,内容包括:一是要坚持正确方向。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以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根本标准,传递正能量。二是夯实文化底蕴。文化底蕴的作用潜移默化且持久深远。底蕴来自于传统,又存在于纤检系统每一名干部职工自身,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让社会认识纤检,不断增强纤检系统团队亲和力、感染力、影响力和辐射力,具有重要意义。三是要增强文化宣传能力。要认真研究、准确把握新形势下纤检系统文化宣传工作规律,多用群众身边的事实说话,多用群众易接受的方式说话,扩大覆盖面,紧紧围绕服务科学发展和纤检事业自身发展两大主题,全面提升文化宣传工作能力水平。四是要注重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纤检事业服务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继承传统的同时不断创新才能够不断促进纤检系统的文化繁荣。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纤检系统的文化建设才能历久弥新,充满活力、日益丰富,这是纤检系统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是建设中国特色纤维质量监管体系的根本动力

纵观纤维质量监管体系建立和不断发展的历史,正是对有特色、高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的历史,靠的就是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从公证检验制度的确立到纤维流通体制改革,从感官检验发展到仪器化、信息化检验,无一不说明了这一发展历程。要实现新形势下更好发展,真正做出有特色、高水平,更要靠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我国社会经济运行和发展规律,认真总结基层纤检机构和人民群众的新鲜经验和宝贵意见,注意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发展的有益做法,大胆改革一切不适应发展要求,不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体制机制和具体做法,形成符合规律、特色鲜明、高效灵活、竞争力强的新型纤维监督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一要积极探索纤维质量监管依法行政机制改革。纤检机构是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部门,而行政执法队伍站在行政管理第一线,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同纤检系统的社会形象密切相关,应充分认识建立廉洁、高效执法队伍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现实中,由于行政活动的复杂性、灵活性,依法行政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建立健全依法行政制度是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核心与重点。按照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努力研究适应政策制定、行政执法、纠纷解决、行政监督适度分离的体系机制建设,做好依法行政大文章。

二要积极探索纤检机构内部管理机制改革。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解决纤检机构内部管理体制机制中不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问题。“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实现服务经济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目标,就必须切实解决好我们在内部机制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这是我们履行职能、服务科学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加强内部质量管理,规范工作程序,严格内部工作考核,确保工作质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热爱事业、精通纤维专业的人才队伍;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到服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上来,不断提升纤维质量监管工作的有效性与贡献率。

三要积极探索对全国纤检系统的检验业务管理机制改革。研究建立对全国纤检系统检验业务的综合性管理相关机制。逐步探索在提升纤检系统整体检验技术能力方面,包括对全系统技术装备水平、业务发展能力、检验人员技术交流、检验能力建设等方面建立相应综合协调管理机制的可行性。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对全国纤检系统的检验业务的组织和管理,构建和谐的管理机制,从而提升整体服务水平,既不“缺位”,也不“越位”,服务和谐发展。

四要积极探索以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带动下的纤维质量监管机制改革。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是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证棉花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中国国情决定了棉花及其他纺织纤维有着区域性强的特点,而且品种繁多。与此同时出现的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以棉花质检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行带动其他各类纤维质量监管机制的改革,应对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党的十强调:面向未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一切工作的各个方面。只有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纤维质量监管工作,在明确发展道路的基础上,实现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地把握纤维质量监管体系服务于社会发展的规律,服务于满足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需要的本色,坚持正确的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不断充实“人民质检,质检为民”理念的丰富内涵,了解群众的质量期盼,切实提高服务群众的本领,在不断地实践中去探索推进,促进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推动建设有特色、高水平、重文化、能创新的新时期纤维质量监管体系。

(作者单位:中国纤维检验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