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冲破思维限制,挖掘创造潜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冲破思维限制,挖掘创造潜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教师需要打破学生的思维束缚,逐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聚合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等。

【关键词】生物教学 发散性思维 聚合思维 创造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2-0128-02

在传统教学中,由于对升学率的追求,人们过分看重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思维能力的发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占主流地位的仍然是传统记忆型的教学模式,庞杂的内容材料和片面强调识记而很少注意实际的思维过程,封闭了学生思维活动的窗口。

美国全国教育协会在《美国教育的中心目的》一文中声明:“强化并贯穿于所有各种教育目的的中心目的——教育的基本思路——就是要培养思维能力。”因此,应打破思维束缚、培养思维能力。那么,思维该如何培养呢?毕竟思维不是可以直接由教师传递给学生并由学生完全接受的东西,相反,它更多的是依靠学生自己在经验中的探索、体悟和积累。

一 突破思维惰性,培养发散性思维

澳大利亚的弗兰肯海姆在《活跃课堂思维的教学策略》中提到了“逗号思考法则”,并讲述了他在课堂上的使用过程:先在黑板上画一个相当不规则的句号,大到能让所有学生都能看清楚。在这个句号中通常有一个缺口,以便引起学生的好奇。然后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的答案很多,但一开始都是常规答案,如“球”、“粉笔”等。弗兰肯海姆老师不断地鼓励学生,让他们继续发表意见,并且还引导学生从三维的视角来思考:从鱼儿的视角仰望该物体,从鸟儿的视角俯视该物体等,让学生打破常规,提出很多不同寻常的答案。老师在有了20个答案后在黑板上又画了个逗号,然后继续问出10个左右的答案。从弗兰肯海姆的课堂过程,我们可看到:思考问题时只要坚持能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索,从不同层面进行分析,就可以产生大量的、独特的新思想。只要能坚持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和培养,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训练思维的积极性,突破影响发散性思维的障碍——惰性,从而打破思维定势。

由此可见,教师的任务不应是简单传授知识,而是要在教学中不断地为学生创造表达自我的空间,提供发展自我的机会,通过特定的开发训练,改变单一的思维方式,运用联想、想象、猜想、推想等尽量拓展思路,从问题的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各个层次进行顺向、逆向、纵向、横向的灵活而敏捷的思考,从而获得众多的方案或假设。挖掘出每个人的创造性,将学生的潜在能力变为现实能力。

冲破思维限制,培养聚合思维

创造性思维与发散性、聚合这两种思维方式在思维活动中是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没有发散性思维就不能提出全新的假设和答案,就不会有创造性思维;但发散性思维提出新答案必须经过聚合思维的检验证明才能确定其正确性。聚合思维又称求同思维、辐合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或最好的答案的思维。

为什么渔民扬帆下海,一网打捞起活蹦乱跳的鱼数百成千,而不是一条一条地捕捉?因为渔民们已掌握了鱼群活动的规律。可见,只要我们细心研究,对比归类,找出各种信息之间的联系和特点,认真总结,即可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规律。如遗传的基本规律这部分内容,一直是大多数学生的薄弱点,可实际上不管是概率的计算、配子类型的问题,还是基因型表现型的推断问题,甚至是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拓展延伸中的显隐关系的相对性和基因互作等问题,只要能够找准规律,就会发现,其实它并不是那么的困难。

三 挣脱思维枷锁,培养创造性思维

生物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突出能力培养,其中创造性思维就是能力培养目的之一。

如新课程标准版高中生物文本中有大量生物学概念、方法、过程、原理、理论,需要学生进行理解与记忆。笔者刚从教时,在意的只是学生是否已记住了,很少在意学生是否理解,更不要说去了解学生是怎么记忆、理解的;这样的结果使学生越来越习惯于机械性记忆——死记硬背。后来我在教学中发现,这样一味地只求成绩,不求方法和能力的做法,只会事倍功半。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在关于记忆的实验中发现,记住12个无意义音节,平均需要重复16.5次;为了记住36个无意义音节,需重复54次;而记忆六首诗中的480个音节,平均只需要重复8次。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凡是理解了的知识,就能记得迅速、全面而牢固。死记硬背,只会事倍功半。

如果学生能在记忆的过程中,更多地去寻找、去探索一些有利于自己记忆的方法,如学会运用创造性思维对基础知识进行联想记忆(再结合自身的想象)来进一步创造一些口诀等,这样将更有利于学生的记忆。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这节内容知识性很强,需要记忆的比较多,在设计本节课时,我考虑到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和身体健康关系密切,所以,整节课我都以糖类和脂质与生活的联系为主线,以不吃早饭上课精神不集中导入到糖类的学习,又以急性肠炎为例,提出为什么只能用葡萄糖而不能用蔗糖,最后又以糖尿病患者的饮食需定量摄入米饭和馒头为例,让学生在掌握单糖、二糖和多糖区别的同时,明确主要的能源物质应为葡萄糖。对于脂质的学习,一方面借助“猪坚强”导入脂质的学习,另一方面利用对“胆固醇过高”这一病例的分析,以及维生素D、性激素等对人体的作用让学生进行理解性记忆。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利用生活常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在教学“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这一节课后,让学生借助课本38页人教版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相关蛋白质的概念图进行归纳总结,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及归纳总结的能力。在教学“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这一节课后,让学生借鉴蛋白质的概念图,自己建构有关核酸的元素、基本单位、数目、结构通式等内容的概念图,让学生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知识的整合以及迁移能力。

我们正处于创新的年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被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当务之急,教师的任务就是在教学中用自己的教学智慧去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张扬学生的个性,享受学习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学会思维,成为有思想、有智慧的人,为社会培养出具备高创造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汪安圣主编.思维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2]郅庭瑾.为思维而教[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Eric Frangenheim.活跃课堂思维的教学策略(第六版)(龙玫译)[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