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享受教育,快乐成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享受教育,快乐成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学生的快乐成长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是教师成功引导学生的关键所在。学生的成人、成才更让教师感到欣喜。教师要带着轻松的心情和学生一起快乐学习、成长。

关键词:兴趣;好奇心;爱;快乐;享受

转眼已在教育历程上行进了十几个春秋。每每走进课堂,学生那渴望的眼神总是让我兴奋和感动,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和疑问总让我感到教师的神圣职责。一句“老师好”的问候总能让我心里暖暖的,每次成功的体验都让我和孩子们得到心里的满足。直到现在我始终认为教育是我一生中最爱的事业、教师是我最爱的职业,学生的健康成长让我感到欣慰,学生的成人、成才更让感到我欣喜。有爱才有教育,有爱才有成功,才会有享受教育的感触。

初入教育时,总认为作为教师只要把学生该科成绩提上去就是成功。十几年的教学历程让我的观点发生了很大地转变,“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总能让我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文化知识,更需要处世哲学,方能立足于社会。而这些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更多的老师去探讨。教无定法,因为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域差异,不能效仿。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快乐的源泉,有了兴趣才会有学习的动力。因此,作为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快乐学习才是重中之重。

以前总是有些老师埋怨学生基础太差,一个问题讲几遍还是不会,道理讲了一大堆,还是没有学习劲头,学习之外的事情倒兴趣十足。这也说明了教师的引导方式错误。许多教师为了追求课堂容量一节课满堂灌,讲的内容挺多,但效果却很差。其实,学生的心智和身体一样,超过一定的速度就不能较好地吸收。如果讲授的知识过快过多,学生就无法及时良好地吸收,不久它就会淡忘掉。这些知识和技能如不能和心智结合在一起,就会在应付完考试后从记忆中消失。更糟糕的是,这种做法会使学习变得越来越厌烦。这种教学学生被动接受,教师并无无快乐可言,如何让学生愉快成长呢?和学生谈心时他们常说单调的课堂学习内容使人感到知识讨厌,而愉快的功课会使知识吸引人。这也说明教师应该反思自己的教学,那些在恐吓和惩罚中得到知识的孩子们,日

后很可能不继续钻研学习;而那些以愉快方式获得知识的学生,不只是因为知识本身是有趣的,而且许多快乐和成功的体验将促使他们终身进行自我教育。

近代西方科学教育思想的倡导者斯宾塞,通过对孩子天性的透彻分析和妥善驾驭,提出了:“逃走教育,快乐教育的教育理念,强调对儿童的教育应当遵循心理规律符合儿童心智发展的自然顺序。”从而揭示科学教育最本质的特征。

一、当今教育改革应从如何提高知识的趣味性和时效性入手

1.引导孩子在快乐中学习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和求知的最大动力,是孩子对事物的主动选择,而教师的引导则能促进加强孩子的这种主动性,学习才有有兴趣,才会使兴趣变得持久,有目的,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适当编排一些竞赛性游戏去练习。如:传统体育项目“推铁环”练习,可以设计“S”形递进追赶、慢推、接力(一组只用一个铁环)等竞技比赛。这样既丰富了教学内容,营造了课堂气氛,又避免了技术动作练习的单调性和枯燥感。

2.好奇心让孩子自愿学习

只要发现孩子的好奇心,就不用担心孩子没有学习的动力,

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是教师成功引导孩子的关键所在。例如:垫上前滚翻的教学,大垫子一拿出来,学生就会主动去试翻滚,可能会出现各种姿势动作,教师这时可以结合体操中“力量”与“美”的教育,激发他们翻滚的创新动作和创新意识,达到完美的效果。

二、要让孩子快乐地成长,就必须培养孩子快乐的性格

1.要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

平时注重孩子的爱好,为他们提供各种兴趣的选择,并给予必要的引导,他的爱好越广泛,自然就越容易拥有快乐的性格。

2.要密切关注教师同孩子之间的感情

在培养孩子快乐性格的过程中,友谊起着非常重要的的作

用,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孩子与同学在一起玩耍,让他学会愉快融洽的人际交往。个别孩子对体育项目练习有畏惧心理,教师应及时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亲其师,信其道”消除畏惧感,培养了和谐的师生感情,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些孩子有消极情绪时,要教孩子学会调整心态。要让孩子明白,一生快乐的秘诀在于有适应力很强的心理状态。这使他能很快从失望中振作起来。在孩子受到某种挫折时,一定要让他坚信前途总是光明的,并教他注重调整心理状态,使其迅速恢复快乐的心情。

学生快乐成长,是教育的成功,是教师教育的享受。享受教育吧!快乐让学生轻松学习,快乐让教师有轻松的心情工作。

参考文献:

赫伯特・斯宾塞.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海峡文艺出版社,2010(4).

(作者单位 安徽省濉溪县临涣镇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