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试论声乐美学的艺术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试论声乐美学的艺术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声乐演唱作为音乐的艺术形态之一,在它的艺术美的构成与体现中,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文章就声乐演唱的音质美、声乐演唱的字音美、声乐演唱的意境美等来阐述三者是如何来体现声乐演唱的艺术美的。

关键词:声乐演唱;音质美;字音美;意境美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8-0135-01

声乐艺术是人类心灵对世界感应的产物,是以歌唱声音为物质材料的人类精神唤醒的展开形式,它以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体现了人类情感表现的自我创造与追求。它的特殊性是由使用人声这一特殊“乐器”决定的。

一、声乐演唱的音质美

声乐是人声的艺术,要充分发挥人声的艺术表现力,就必须具备一定的音质条件。音质是声音的本质,声音的本质是决定发声效果的关键。气息的深浅、音域的宽窄、音响的强弱、共鸣的明暗这些因素都决定着演唱者的音质美。常言道:气巧则声优。轻巧的呼吸是演唱者音质美的首要构成因素,气息是声音的动力,是发声的源泉,也是声音的根本,没有气息就没有歌声,更谈不上音乐以及能否给人带来美感。作为声乐艺术的支柱,能否精巧的运用气息不仅关系着歌曲的整体艺术美感,而且关系着歌曲的旋律美、字音美、行腔美。因为气息与歌唱的咬字、吐字有着密切的关系。咬字、吐字需要在气息的支持作用才能唱的美,但是也不能光有气而无字,这样唱出来的声音给人的感觉是虚而泛,无可谈及美感。音质美还要求有较宽广的音域,它要求在人声的自然形态的基础上加以扩展,具备足以适应各种声音的要求,能够在一定音域的范围内负荷声音的变化幅度。做到高音上得去,低音下得来;音高声不竭,音低声不虚。能够自如地控制音域中的高低变化,增强发声的艺术表现力与美感效果。

二、声乐演唱的字音美

声乐是一门音乐与语言相结合的综合艺术。语言是声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歌曲的旋律都是在语言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产生的,与其他姐妹艺术相比,歌唱的特点以直抒人们的心声见长,各种乐器都能演奏出美妙的音乐来,但只有歌唱的乐器是能够发出语言的音乐,也正是由于它是带有音乐的语言,因此在传情达意上最直接、最准确、最亲切,最易被人们所接受,也最富有感染力,最能引起人们心灵的共鸣。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不同民族歌曲风格的表达都与声调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演唱的歌词,要求其语言像一首诗、一首词,精炼短小,美丽动人,富有诗意,充满感情。好的歌词往往能高度地概括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作为歌词,其语言要有色彩性和规律性,这样才能使这些动人的诗句具有很强的歌唱性。俗话说,歌词是能唱的诗。因为它有诗的意境和感情基础,也可塑造出成功的音乐形象,还能以此为基础写出更具生命力的优美旋律。声音纯净、透明、圆润、明亮、甜美,这是音色的美。声音基本功扎实、气息流畅、共鸣腔体应用自如、咬字吐字清晰等等,这是技巧方面的美。还有属于艺术表现方面的,如歌曲高潮、低潮的处理,声音强弱、刚柔、粗细的处理等等,都会给人以美感。演唱的实践告诉我们:演唱者只有掌握了字音的结合规律,演唱时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把完美的音乐线条呈现给听众,满足听众情感及美感之所需,才能把听众带入优美的旋律和诗一般的意境中去。

三、声乐演唱的意境美

歌唱是情之所使,兴之所至,它使人们能够充分抒发心灵的百般情感,也使听众能进入美妙歌声所描述的意境。唱一首歌,首先要抓住歌曲的主题思想,体会内容的深刻含义,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然后选择相应的歌唱手段,进行精心的设计,做到心中有数,有了思想内容及演唱手段等的依据,歌唱者在演唱时就能进入特定的意境和角色,仿佛身临其境,把自己变成是作品的主人公,这样唱起来就会情深意美。黑格尔说过:“音乐所引起的只是一种朦胧的感情共鸣,听众情感很容易越出这种意蕴朦胧的内心因素,把我们主体内心情况摆进去,达到物我同一状态。”所以音乐足以打动我们的感官,使听众达到不同程度的感动之外,也给歌唱者本人以最大的角色参与。声音作为音乐材料,本是无貌无形的,但当歌者对其倾注全身心的热情时,它就开始展现出它的形式和意蕴。歌曲的意境美在音乐中不单单是以直观的形象来体现感情的,而是侧重于情中景、景中情,通过情与景的统一来达到艺术效果,来体现出声乐演唱的意境美。俗话说的好: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句话印证了现实是艺术美创作的源泉,而想象与情感则是构成艺术美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音乐演唱在整个音乐实践的过程中,实际上是体现了一部作品的创作从现实生活中取材,再上升到精神境界,再由精神境界向物质的表现转化的一个逻辑的继续。作曲家的创作来源于生活,但其创作只是一种精神表现,只有通过演唱者的实践演唱才能使它转变为可以体察到的实在的表现。然而,只有现实的依据和精神的创作是不足以完美表达作品的,如果没有演唱者的音质美,就无法实现演唱美;没有字与音的完美融合,就无法实现演唱的字音美与行腔美;没有想象,就没有了意境,就没有了意境美,也就无法产生特定的审美感受。

参考文献:

[1]余笃刚.声乐艺术美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