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层联系点制度引领记者“亲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0年初开始,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建立采编人员基层联系点制度,鼓励年轻记者编辑下基层采访,并在《浙江日报》要闻版开辟相应专栏“亲历――来自基层联系点的报道”。
“亲历”栏目的报道长则数千字,短则几百字,不拘形式,读者喜欢看,记者乐于写。开栏一年多,逐渐成为“三贴近”的一个版面。至2011年9月7日,“亲历”栏目已满百期,本文就此作一点回顾小结和业务思考。
再造采访方式,重构版面焦点
“跟随清洁工人迎来第一缕晨曦,陪伴交通警察送走最后一抹晚霞,感受渔船上风浪颠簸,体验高温下热浪翻滚……”这是2010年7月6日“亲历”栏目推出时的编者按,开宗明义、形象生动地表述了专栏特点:带着读者到新闻发生的现场,感受原生态的生活。
一是采访方式的改变。亲历报道的采访要求以记者的参与、体验为核心,一百期栏目中,每篇报道都能看见记者“身在其中”。在《拾荒者的一天》中,记者与一名拾荒者一起,喝公共厕所的自来水解渴、啃5毛钱一个的馒头充饥,从晚上7时起一直步行拾荒到凌晨3点,穿越大半个杭城,共捡得72个空矿泉水瓶,真正体验了拾荒者的艰辛。
二是小人物唱主角。“亲历”的报道对象清一色是小人物,他们是菜农、粮农、渔老大、快递员、清扫工、护理员、卖冰女、票贩子、三轮车夫、大排挡小贩……以流动人口、困难群体、特殊群体为主,都是当前社会最需要被关注、又最容易被忽略的,往往缺少社会发言权,在“亲历”中,他们成为了新闻主人公、版面主角。
三是报道内容聚焦民生。“亲历”主题一直紧扣百姓的衣食住行、求医、就学、教育、养老、保障等民生热点、难点问题。群众的生存状态、理想愿景成为重点。比如《看病难,有多难》一文,关注的就是一群特殊病人,他们为了能在大城市的医院看上病,要在医院附近的小旅馆里住上几天、甚至数月,为省钱,他们只要求最简单的住宿条件。记者陪着他们穿梭在旅馆和医院之间,记录下他们求医路上的真实感受。
追求清新文风,探索人文价值
亲历亲为式的采访带来了清新的文风。
在文风上,“亲历”的写作追求四重价值标准:感知、感动、感悟、感情。像《板栗开口笑,山上山下闹》中,记者用自己的亲身感受描述采摘板栗的辛苦:“板栗蒲呼啸而来。突然,我小腿一麻,刺痛感接踵而来。转头一看,一个板栗蒲正躺在我脚边,我摞起裤腿一看,一片密密麻麻的红点。”记者紧接着告诉大家,其实,采摘板栗时被扎伤是常有的事,尽管打板栗辛苦,可是对农户而言,心里却美滋滋的,因为这一季大约能进账2万多元。这一巧妙的连接,让读者心情起伏,不知不觉间就对栗农的酸甜苦辣有了理解。
亲历报道还尝试将生活原态描绘成一幅幅的风情画。《驾着船儿去买水》《葡萄园里迎黎明》,光看这些标题,你很难想到写的会是抗旱、抗洪报道。高温下的民生报道如何创新?又是“亲历体”带来“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叙述方法上,“亲历”突破了常规使用的第三人称,更多使用第一人称。记者不再只是作为旁观者讲述“他人的故事”,大多数时候,记者还是当事人,讲述的是“我们的故事。”“说着说着,我们的车驶出终点站,开始了我们今天的别样‘晚高峰之旅………类似的叙述方法在“亲历”中非常普遍。因为是“我们的故事”,从叙述方法来说是参与式的,而非评价式的,在心理上无疑更容易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如何让这些来自基层的真实记录充满生命张力,给人以美的熏陶?也是“亲历”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亲历”相信维护人民的权益和尊严,弘扬高尚的精神品质就是新闻美学的核心所在。在栏目开篇作品《我跟老金倒马桶》中已经体现了这一印记。记者写到,在老金那里,各家的臭味都是不同的,老金从人家的马桶中一闻,就能知道这户人家是否有人得了糖尿病,他会提醒人家上医院检查。从这里,我们看到,即使在常人眼里很卑微的工作中,也滋生着极为顽强和崇高的职业精神。这一美学价值一直贯穿着报道。
接地气,从生活中汲取养分
“亲历”栏目自推出以来,见报频率从最初的三至四天见报一篇到目前每天一至二篇,未有间断,一线采编人员人人争当“亲历”记者。栏目越办越有活力,究其原因是“接地气”,其背后是理念转变、制度保证,以及党报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
早在一年多前,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就开始了“走转改”。2010年春节前夕,集团决定在春节期间搞一次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走访困难家庭的采访活动,让年轻记者同普通百姓一起吃年夜饭,倾听基层群众的诉求、愿望。结果,报社有16名年轻记者主动请战,就此展开“新春面对面”系列采访活动。2010年6月,作为“浙报集团十周年庆”编辑记者与读者的互动活动,报社34名编辑记者组成14支小分队,奔赴全省各地农村、企业、社区、学校、医院和部队等基层单位进行蹲点体验,拉开了“根植厚土花开向阳――浙江日报记者编辑基层体验行”的大幕。
经过这两次基层采访活动,记者作风有变、状态有变。集团编委会意识到,这是编辑记者深入基层、联系群众、转变作风、体察民生的有效方法和载体。为了把阶段性的采访活动制度化、常态化,集团决定建立采编人员基层联系点制度,要求每个采编人员和部门都有自己的基层联系点,联系点要进村入户,越贴近基层越好;而且每年都要定期不定期地去各自的联系点蹲点调研。至今,集团各媒体已建立个人及部门基层联系点900多个,遍布全省各地、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党建等多个领域,记者一年中三分之二的时间都走访在基层。“亲历”展现的就是编辑记者蹲点调研的丰硕成果,它也是一种版面引导,让记者在基层的收获有“落地”之处,反过来也能增强报纸在群众中的影响力。
到群众中去,慢慢成为记者的自觉行动,有空没空都会去自己的联系点转转。接上地气,有了养分,自然有了写不完的话题,也有了“亲历”的旺盛生命力。有一位新进报社的山东籍年轻记者,一个人报了三个基层联系点:一个外来工集聚的社区、一个城中村,还有一名快递员。结果,这个在浙江一个熟人也没有的“外来户”,抓新闻的感觉很好,他写的《我和宋哥送快递》《头顶烈日追潮行》《城管服务到乡村》等亲历报道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转变报道理念,重新定位记者角色
党报要拥有发动群众、动员群众的力量,首先要想群众的事、说群众的话,做群众的自己人。这也符合新闻传播规律。法国新闻理论家贝尔纳・瓦耶纳曾经说过:是新闻,实际也只有新闻,能够使全社会的孤立原子聚结起来,具有一呼百应的力量。但是,这要有一个前提,即新闻谈论的必须是他们自己的事。
因此,党报记者的自我定位不仅是一个新闻播报人,还应该是与群众建立了深厚情感的群众工作者。“亲历”栏目的定位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到群众中去,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长期浸润在“亲历”的采访氛围中,记者渐渐褪去了浮躁和功利色彩,不再为写稿而写稿,就采访而采访,开始与采访对象交朋友,建立了有血有肉的情感。
《浙江日报》温州分社的一名女记者在欠发达地区温州文成县云湖多蹲点调研期间,与该乡中心小学仅剩的八名留守学生结下深厚友谊,虽然那里地处偏僻,从县城到乡所在地每天只有两班公共汽车,进村除了摆渡,就是爬山,但她一年里回访了四次。在孩子们眼里,这名“记者阿姨”冬天送羽绒衣、开学送文具,跟妈妈一样亲。当八个学生中的小孟欣意外摔伤头颅后,校长第一时间求援的就是我们的这名女记者。在孟欣病危期间,她一直守在病床前,并发动社会义工组织帮助解决治疗费用。孟欣出院后,她还特意赶到孟欣父母的打工地去看望孩子。如果没有真情实感,这名女记者不可能对孩子如此牵挂,如果只是为报道而报道,她笔下的故事就不可能那么真实、感人。
(作者是《浙江日报》地方新闻中心特稿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