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本文系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小学科学课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XBJY1483

摘 要:小学科学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但目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低效性,降低了科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有效的科学课堂教学即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经历探究活动的过程,掌握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精神,培养科学态度。

关键词: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思考;措施对策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本次课程改革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性教学,这就要对其进行理性思考,采取一些措施对策,以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水平。

一、处理教材的有效性

1.整体把握内容、灵活处理教材

充分利用现有教材,根据现有教材,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点和教学实际等,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

2.精心设计内容,活化手头教材。

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以及教学的实际,灵活地、创造性地活用教材,使教材凸显实践性、科学性与趣味性,让学生乐于参与,乐于实践。

二、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新的科学课程标准要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科学活动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思维能力;注重让学生从现实世界和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掌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合作与交流,“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科学。

三、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为课堂是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课堂教学中生成是永恒地。不注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反应,忽视生成性问题,没有师生的互动,课堂的有效性就会降低。因此,在教学过程的实施中,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关系到课堂有效性的提高。教学中教师有时一个很不起眼的提问或点拨,学生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1.有效地创设情境

所谓创设问题情景,就是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精心设计与问题有关的情景,给学生充分地自由想象的时间和空间,促使学生边看、边听、边思、边议,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2.有效地创设游戏活动

在科学教学中,我还经常根据教材的内容,设计各种游戏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摩擦力》,我让学生做一个“拖人游戏”:

A组:在粗糙的地面上拖人。

B组:在光滑的地面上拖人。

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已有的实际经验,指导学生做游戏。在游戏活动中,可让学生思考一些有关摩擦力的问题:

(1)在不同的路面上拖动向东的同学时,所需的力有什么不同?

(2)在相同的路面上拖动不同的同学时,所需的力有什么不同?

(3)在光滑的路面上,直接拖动同学与拖动坐在滑板上的同学,所需的力有什么不同?

学生对这样的活动是熟悉的,但是对这种现象的了解就不一定清楚了。我让学生重温这些活动,通过几个不同类型的拖人游戏,去感觉拖人时需要的力有多大,使学生初步形成摩擦力这种概念。就这样让学生在轻松地愉快的情境中,玩得愉快、学得轻松,大大地提高了科学课堂的有效性。

3.有效的探究活动

科学课堂的教学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但并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个主导作用指的是教师适时、适度、有效地指导一些探究主题、探究方法、探究过程较复杂的探究活动。例如,在教学《导体和绝缘体》中,我们同一个物体需要反复操作,避免物体以外的仪器发生问题而导致分类的失误。

4.有效的小组合作

长期的教学实践和探究,我深深的感悟到了:要使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落到实处,提高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的效率,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必须自始至终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组内分工职责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清清楚楚,所谓让“每一个学生都清清楚楚”,就是要让学生都明确组里所有角色,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组长负责科学探究中的组织、管理工作记录员负责观察或实验过程中的记录工作材料员负责探究材料的领取、保管、归还工作汇报员负责代表小组对探究结果进行汇报交流工作。这既有利于小组成员各司其制职,又为他们以后的角色转换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有效的评价制度

新课程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1.教师评价

当评价发生困难,或出现问题时,教师应想方设法及时处理,进行总体把关并记录在案,留待学期结束时总评每个学生该学科总成绩时使用,同时又作为随时了解学生日常学习状况的依据参考。

2.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能够消除被评价者本身的对立情绪和疑虑,调动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以批判的眼光剖析自己,在反省中不断地完善自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我发展和自我成长的能力。

3.学生互评

要引导学生对同伴提出的各种观点进行相互评议。但互评时不要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给对方划等级或打分数上,这样评价会变成互相“挑错”和“指责”。

4.家长评价

学生家长参与教学评价可以建立一种家长与教师共同关心学生学习的机制。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之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需要我们更多地去思考、创造性地去设计、艺术性的去实施。相信我们在不断摸索中总结经验,不断前进,真正把我们的科学探究活动引向生活,走向社会,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让我们的孩子去感受科学学习的魅力,真正与科学学习零距离,让学生出彩,让课堂精彩。

参考文献:

1.张红霞.科学究竟是什么.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12).

2.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河南省巩义市子美外国语小学)